APP下载

我国对外战略中的“中庸”实践

2011-02-19孙士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小国中庸大国

孙士庆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对中国“崛起”予以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中国崛起”的讨论逐渐增多;2003年11月3日,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发表了《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以后,学术界围绕“和平崛起”这一论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腾飞,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跨入世界前列。据悉,2010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在此背景下各大国以及周边国家都对中国的“崛起”保持着高度警惕,世界上因中国“崛起”而产生的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美争夺霸权”、“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给国内建设和中国的国际交往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因此,如何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争取大有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事情,它还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协作与支持,需要世界各国的适应性调整和接纳。本文认为如果中国把“中庸”学说作为制定其国际战略的哲学基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就能为中国的领导者提供智力支持,使其以一种平衡的方式解决国际重大问题,而这种方式也能为国际主流社会所接受,进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一、“中庸”: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不同的政治体制以不同的文化作为基础。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的人们对基于不同文化观念的国际秩序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古希腊城邦秩序与东亚国际秩序。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 “中庸”,其本质暗含了宇宙中的安定和谐关系。这样国家之间的和平通过体认“中”的价值来实现,“中”可形成宇宙万物的“融洽秩序”,最后“万物育焉”①。

“中庸”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其首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的意思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孔子认为“中庸”是“德”,而且是至高、至大的“德”;其次,“中庸”这种美德,现在很少有人提到它了;再次,表现出孔子对“中庸”的重视和怀念。《礼记·中庸》亦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系指“中用”,“中用”即“用中”,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曰:“用中即中庸之义是也。”中庸观念强调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恰到好处,知乎所止,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讲究一种分寸感。南宋大儒朱熹将《伪古文尚书》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破解为古代圣人秘不示人的“传授心法”,即“十六字心传”。“允执厥中”讲的就是行中庸之道。

与“中庸”概念相近,古人有“中和”一词。“中和”概念,较早见于《中庸》与《荀子》。《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谓“和”为“中节”,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朱熹《中庸章句》释曰:“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正心,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儒家的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社会改造方案,是由内及外、由吾及彼、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的进路,强调的是由改造人性,进而改造社会,终至天下太平②。

“中庸”思想的含义是什么呢?《礼记·中庸》中有这样的表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是“中庸”的两个基本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中庸”,就是以中为用,不是无原则的折中和迁就,实际上是有明确的标准和原则界限的。孔子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乎礼!失礼所以制中也。”③这就是说要合乎与礼,以礼制中,也就是说凡事要适度,适中,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恰到好处,达到最佳效果。孔子以“中庸”为最高美德,并且还是重要的处事方式和治国之道。

二、中国古代“中庸”思想的实践

在中国乃至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历史中,“统一”是与“和平”相辅相成的,统一是和平的前提。中国人自古就注重“一”,老子将“一”推崇到极点,“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④。他把“一”与道等同起来,把它看做是万物的归宿和本原。在哲学上,中国哲人们始终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以“和”为主的,就连兵家代表人物孙子也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⑤。除儒家和墨家外,其他诸家也反战争,求和平,如老子强调以道治天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⑥。对于国际关系,他主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取胜,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大者宜为下”⑦。如果大国对小国谦下,可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尊重,也可以获得大国的信任,故此两者各得其所,和睦相处。

孔子及其弟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体系,更主张治“天下”以仁义为主,反对以强凌弱,干预他国内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从仁义安定天下,“不服,则文德以来之”,推崇“柔远怀德”和“厚往薄来”。

众所周知,上升中的西方强国如西班牙、法国、俄国、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通过血腥武力和殖民弱小国家来扩张其影响力,而古代中国在民族之间非常尊重和谐。古代东亚的国际秩序又叫“朝贡体系”,这种体系“包括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强国,但不会将其周围国家囊括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其他国家也不会为对抗这个主导性的强国而与其他国家搞均势”⑧。在“朝贡体系”中,邻近的国家像日本、越南、朝鲜大部分时间里享有政治上的完全独立,各国的统治者派出使者象征性地向中国的皇帝奉献贡物,并要求获得承认,对这些国家的统治,更多的是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进行。“使者获得了中国皇帝慷慨赠送的布料、丝绸、黄金和其他奢侈品,这些东西的价值经常远远超过他们贡品的价值”⑨。贸易逆差如此巨大,以致有些历史学家估计,明朝的皇帝阻止了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航行,以保持贸易的平衡。

在这种朝贡体系中,汉文化特征要求中国做出让步,以便和“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保持中庸或者平衡关系。这又像老子所提倡的“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⑩。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战略中的“中庸”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外战略上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庸”文化的底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就是新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对“中庸”文化的传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出了以两元军事联盟为基础、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分为标准、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健康发展的角度演绎了“中庸”文化在当代国家关系中的运用,促进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友好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世界处在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之中,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不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裁和威胁,而且与印度、缅甸等国还存在着边界纠纷。中国虽处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执行对苏“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因赫鲁晓夫的专横而不得不图谋自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出了当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分为标准的国家交往关系的准则,抛弃了两极思维,使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偏向一个极点之后,滑向中值,不但使中国赢得了长期的和平和稳定,而且也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理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国际环境面临巨大压力,邓小平及时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坚持“四不原则”即“不当头、不扛旗、不结盟、不对抗”。邓小平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当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存在巨大差距,中国不能也无意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抗。当头、扛旗只会使自己背上更沉重的包袱,在国际环境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一心一意搞好我国的经济建设,使自己的国家尽快强大起来才是当务之急。从谋略的艺术来看,邓小平同志十分高超地运用和发挥了“中庸”的思维,使我国的国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在解决边界纠纷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当然,搁置主权归属的争论,并不是说就是对主权的妥协、迁就和放弃,而是如何选择一个谈判主权归属的时机问题,这也是对“中庸之道”思想的良好运用。

根据“中庸”理论,所谓“适当的程度”是,在一种形势下相关各方可达成一种对所有人可接受和获得收益的平衡状态。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已经在重构“中庸”思想和超越以两大军事联盟和意识形态对抗为特征的国际秩序基础上建立起来。对于国际争端,他阐述道:“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对于中国台湾问题,他说,和平统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江泽民同志提出解决国际问题应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和平相处。邓的声明肯定了“中庸”的本质。根据“中庸”的准则,妥协、互惠互利和共同繁荣都应该在“中”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中,人性被满足,并产生和谐。如果你获得你想得到的并给予其他人他们想要的,双方将达到“中庸”。诚如孔子所坚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考虑到别人就是照顾自己,这就是“中庸”。对于“中庸”的实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和谐社会如果没有共识或者较高的道德标准(“道”),它将是空中楼阁。对中国来说,一个正义的政府应该通过“中庸”的准则解决问题,并保持国家之间的均势关系。

我国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对外战略上以“和”文化为思想基础,提出了“和平崛起”战略。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也试图从“中庸”的思维来应对当今的世界发展。和平崛起不意味着我们无所作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武力,和平崛起要求的是一种参与和融合,谋求主动而不谋求主导,强军而不黩武。和平崛起的战略和我们伸张正义、谋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矛盾,也与主动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不矛盾。中国反对单边主义,但不挑战现存的世界秩序,还要和大国、强国保持良好的政治、经济互动。“和平崛起”战略的提出不是一种妥协,更不是一种放弃,而是在正确认识世界大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实力,对“中庸”智慧的运用。它可以使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摆脱他国对中国的担心和防范,又可以使中国按照既定的方针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四、结 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是当代人类的共同呼声与愿望。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越后起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不是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争霸或称霸,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崛起的目标,更不是效仿、攀比美国,以美国的对外行为理念和方式与世界打交道,以美国的生活方式消耗和享用世界资源,而是对内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对外以“构建和谐世界”为宗旨。

尽管文化并不是万能的,但它的确塑造了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行为方式。一种文化只有当其在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能够解决问题和矛盾时才具有吸引力。就像欧美民主对全世界的贡献一样,中国的“中庸”也必将使国际社会受益。今天的世界依旧存在极端现象:经济上的富有和贫穷、政治上的强大和弱小。“中庸”正是世界所需要的。“中庸”不排斥差异,而是在过与不及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和谐。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的“软实力”植根于“中庸之道”。

注释: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②“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的“和”文化[N].光明日报,2008-08-26.

③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59页.

④(春秋)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9章.

⑤(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⑥(春秋)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0章.

⑦⑩(春秋)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61章.

⑧Kang, David.Why China’s Rise Will Be Peaceful: Hierarchy and Stability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EB/OL].http:www.ou.edu/uschina/SASD/SASD2005/2005readings/Kang?prediction.pdf.

⑨Borthwick, Mark.Pacific Century: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Pacific Asia[M].Westview Press,1992.pp30.

猜你喜欢

小国中庸大国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小国名企斯太尔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大国气象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齐鲁大地诸侯小国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