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路

2011-02-19李雅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区域性郑州

李雅莉

(河南省人民政府 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金融中心是指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集中,在金融的筹集、分配、流动方面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多种资源条件的综合优势之上的,是在一系列供给和需求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和巩固的。一般来说,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二是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三是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具备较高的筹措和运用资金的能力;四是健全的金融法规和管理制度,实行较为宽松的金融管制;五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其他支持性的配套服务业;六是拥有足够数量的金融专业人才。在我国国内,由于政治体制、市场机制、金融法规等区域差别不大,上述六条中,笔者认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最关键的要素有三条,一是雄厚的经济实力,二是集中的金融机构,三是优越的位置与配套服务。

由于金融中心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设想,根据公开资料,已经制订相应金融中心发展规划的城市超过20个,全国兴起“金融中心”建设热潮。如果说,此前建设金融中心还仅限于口号式构想的话,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开始详细规划并逐步付诸行动了。很多人不禁质疑:真的有必要建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参与的这些城市是否都具备条件?而这又是否可能造成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一、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及郑州市金融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金融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金融结构逐步改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金融服务功能显著提升。2009年,郑州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21.9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9%,比2006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2006~2009年年平均增速为26.3%,金融资源聚集与辐射能力逐步提高。笔者认为,郑州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是非常坚实的。当然,也不容否认,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相比,郑州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郑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

1.区位优势独特

郑州位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地处国家两大一级发展轴——陇海—兰新经济带与京广深港经济带交汇处,起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是全国8大铁路枢纽和8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全国7大公路主枢纽之一,全国3大邮政电信枢纽和6大通讯枢纽之一,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河南省和郑州市在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将郑州未来的发展功能定位为国家交通通信主枢纽、国家区域经济金融物流商贸中心、国家区域性创新中心和国际旅游与文化名城。高起点、高规格的城市规划与定位,将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金融基础良好

(1)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十一五”以来,郑州市的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交易活跃程度不断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提升。至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6 540.3亿元,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居第二位;各项贷款余额4 922.2 亿元,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居第三位。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1家,累计募集资金80.7亿元,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的第二位。2009年全年A股股票基金交易额13 274亿元,债券交易额22亿元,期货交易额107 336.2亿元,股票与期货交易额均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一位。保险市场增长迅速,2009年全市保费总收入103.1 亿元,户籍人口保险密度1386.1 元/人,保险深度3.1%,保费总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分别居第二、一、二位。

(2)金融机构云集

当前,郑州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基金、担保、产权交易等新型金融业态蓬勃兴起,初步建成了网络发达、功能先进、服务高效、运行稳健的金融服务体系。

2009年年末,郑州辖区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14家,机构网点1 385家,从业人数23 974人,其中,政策性银行省级分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5家,邮政储蓄银行省级分行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郑州分行7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8家,农村合作银行1家,外资银行1家,资产管理公司郑州办事处4家,信托公司2家,财务公司1家,村镇银行2家,贷款公司9家,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55家。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是目前全国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上市交易品种包括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和硬白小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菜籽油、早籼稻等期货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郑州价格”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重要的价格风向标。截至2010年10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5 434 553 819万元(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0.39%。郑州辖区内共有期货公司4家,营业部67家。

郑州商品交易所已经在国际交易所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各交易所表现看,成交量居于前三位的依然是韩国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和欧洲期货交易所。国内方面,2010年1月~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4.3亿张,居全球第10位,较去年同期前进1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2.9亿张,居全球第12位,较去年同期前进2位;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1.7亿张,居全球第14位;中国台湾地区期货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同比微降1.7%,居第17位;中国香港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同比增长5.4%,居第20位。

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产权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是工信部在全国试点的5家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机构之一(另外四个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服务范围除了中部六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之外,还收纳了浙江、山东两省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业务。

纵观世界各地金融中心建设,其基本特点是拥有证券期货交易中心,郑州这一优势是国内除上海、深圳、大连之外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

(3)金融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近年来,河南省和郑州市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快速,支付清算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小额支付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网银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均已开通运行。高起点、高规格规划与建设的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CBD)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入驻金融机构五十多家,初步产生了金融聚集效应。

(4)经济基础雄厚

金融作为经济活动的血液,其建设与发展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郑州作为单个城市,其单个城市经济实力并不十分雄厚,但中原地区城市密集,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2008年区域生产总值已突破万亿元,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是河南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当前,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全力谋划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在该规划区域内,拥有人口1.67亿,占全国的1/8;2009年经济总量约3万亿元,占全国的近1/11,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 000美元,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供应均居全国前列;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6,其中夏粮产量超过1/4;该区域处于长三角、环渤海与内陆地区的连接带,陇海经济带、京广经济带、京九经济带交汇于此;郑州正处于规划区的核心地带,是该区域的核心增长极,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此汇聚和分散,为金融产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且也需要金融产业为该区域的腾飞提供动力支持。

(二)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不足

1.金融服务滞后于经济需求

2009年郑州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7%,在周边省会城市中,低于武汉、济南、西安、太原。并且郑州金融信托、租赁、股权基金和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发展迟缓,地方金融机构市场定位雷同、业务种类单一,仍以存贷款为主,金融创新跟不上市场需求步伐,中间业务品种较少,产品层次不高。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银行信贷占企业融资的比例在90%以上,并且向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

2.金融组织体系尚不健全

一些全国性银行尚未入驻,外资银行仅有1家。地方金融机构综合实力不够强,缺少地方龙头金融企业和法人机构,目前尚无一家本地省级品牌的商业银行,发展步伐不但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一些中西部省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信托公司实力不强。企业财务公司起步较晚,只有1家,且规模较小。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仍属空白。仅有1家法人证券公司,且资金实力、推荐承销上市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省内推荐上市市场也大部分流失。期货公司仅有4家,与拥有全国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的城市地位不相适应。尚未成立本地法人保险机构,省内巨大保险市场被省外公司分割,造成大量资金外流。

3.金融开放度偏低

县域电力通信网规划与建设受经济发展水平、负荷发展水平、网络建设和业务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原则。对于中国而言,发展县域电力通信网,可以有效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促进农网智能化。

目前,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及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资合作工作进展缓慢,只有银行和保险行业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证券、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行业尚无外资机构。金融开放的规模较小,进入郑州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窄、资产规模小,基本上没有给河南及郑州金融市场带来竞争压力。

二、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

(一)强力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发展

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在继续做好现有期货品种的基础上,立足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充分利用河南作为第一农业大省的优势,进一步巩固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定价权,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开发能源原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产品等期货品种,选择和探索成熟期货品种的期权和商品指数类期货产品上市,逐步形成连接中西部、辐射全国的价格、资金、物流、信息中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渐将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期货和期权交易所。

(二)稳步推进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

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作为国家工信部区域性中小型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单位,已经开始运营,目前有四十多家企业挂牌交易,虽然面临众多法律、政策限制,但这毕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有益探索,应积极探索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地方性交易市场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各项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增强市场活力,逐步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信用度高、产品种类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为河南及周边省份中小企业产权、债权、股权等流转提供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支持河南省内产权交易机构整合,建设统一有序、规范权威的产权交易平台。

(三)打造金融机构与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聚集基地

继续加大郑东新区CBD、CBD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适合金融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各种后台服务中心进驻,逐步把郑东新区CBD、CBD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成为金融机构与后台服务中心众多、金融文化氛围浓厚、金融网络发达、金融聚集效应明显、金融服务高效的金融产业聚集基地。

(四)培育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加大力度培育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培育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等本土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来郑州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业务合作,扩大业务数量,提高业务质量。畅通信用担保机构资本补充渠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放大担保倍数。拓展金融信用调查、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市场,规范发展金融经纪和代理市场。支持河南本土金融服务机构走出国门,学习国际化业务知识与经验。

(五)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

加快郑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对周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中西部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及物流、商贸、科技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建立中央、地方金融主管、监管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构筑信息交换平台。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加快建立金融机构风险救助和市场退出机制,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网络,进一步整合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实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信系统为金融监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征信服务。

(六) 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

金融中心建设依赖于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要集中力量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各类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以优秀金融企业家为代表的金融高端人才。对引进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突出贡献人员在郑州购买商品房、汽车、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缴纳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和税收优惠,帮助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解决子女就学问题,让这些稀缺的金融人才安心创业,尽心工作。

充分发挥郑州现有科教资源作用,鼓励金融机构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合作,通过学历教育、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快实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

建立金融研究组织,设立专题研究基金,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巫彬.青岛金融中心的蓝色机遇[J].商周刊,2010,(12):72-73.

[2]郭思延,何元锋.兰州建成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初步设想[J].西部论丛,2001,(1):24-26.

[3]吴婷婷,何凡.成都建设西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5-90.

[4]侯红昌.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58-91.

[5]郑青.建设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对策研究[J].东南学术,2009,(6):54-60.

[6]余丽霞,张志英,张丽宇.成都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J].软科学,2010,(8):86-91.

[7]宫银峰.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1):139-142.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区域性郑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梦启郑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 国办发〔2017〕11号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某金融中心冰蓄冷系统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