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胶体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2011-02-19浙江工商大学陈忠秀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外教专业课专业课程

□浙江工商大学 陈忠秀

食品胶体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 陈忠秀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校聘请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为学生全程讲授食品胶体化学专业课程,探索实践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块化与案例相结合、全面利用国际名牌大学课程资源、开放的国际化课程考试等教学途径。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实现,使学生不出国门即领略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大开拓了老师和学生的视野。国际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为更广泛开展国际化合作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国际化教学;课程教学改革;胶体化学;食品专业

在市场及人才交流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新挑战。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众多的院校及专业都在摸索尝试。最近,笔者在食品胶体化学专业课程上,对国际化教学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这一教改过程,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能力,进而突出我校食品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在众多食品专业课程中,胶体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食品胶体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食品中的科学问题,增强食品科学与食品加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这门学科的课程建设在国内尚不成熟,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国际化程度,还将有利于推进相关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虽然国际化教学是大家的共识,但在专业课程上还不是特别的广泛,如何真正实现国际化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设计,使国际化教学围绕提高专业教学效果这一基本目的进行。笔者认为,从学校和教师层面看,国际化教学就是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手段,拓展本土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从学生层面看,就是要丰富和完善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在国际化教学环境中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效率。

一、引进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全程授课

专业课程教学,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国际化教学也不例外,遴选授课教师是首要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目前,很多学校在语言教育上通过招聘讲授语言的外教,实现外国语言国际化教学,实践证明,国外教师在国际化教学进程中发挥了国内教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专业课的国际化教育,其所依赖的应是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专业课教师,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外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参与国际研究项目以及短期留学等途径,培养本土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实施国际化教学。但是,笔者认为,直接引进国外知名大学教授授课,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我们知道,国外知名大学往往有悠久的历史,集聚众多的优秀教师,形成有自己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手段,应当成为我们教学改革学习和借鉴的经验。而一些知名大学的教授,不仅是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先进教学理念、模式和手段的载体。引进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授课,可以使我们更直接地感受先进的教学水平。

由于受体制和经费的限制,国内高校推行国际化教学一般主要采用短期邀请国外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介绍教授本人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科研动态和方向等方式,但一般并不涉及具体的专业课程的全程讲授,这对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帮助不会很大,对学生具体问题的反馈也无从把握。而我们所设计的此次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采取了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全程讲授专业课程的方式,课程设计、讲授、辅导、评测、反馈等全环节都参与其中,不仅扩大了专业课老师的全球化视野和开放性气度,培养了融合性的理念,引入了全方位交流机制,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本学科、本专业的世界发展前沿知识,真正达到了国际化教学的目的。

近年来,在我校蓝天计划的资助下,大部分老师具有了海外留学经历,在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逐渐与发达国家的高校建立了联系。笔者也先后在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参与了美国教授主讲的“胶体与界面化学”的部分教学工作,受到课程老师和学生的好评,不仅使自己对国外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授课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也为我们实施食品胶体化学国际化教学打下了基础。例如,作为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的Severtson教授本人,在相关科研领域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在其主讲的专业课中,传达了本学科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研究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为此,我们决定邀请Severtson教授为我校全程讲授“食品胶体化学”专业课程,并以本课程教学为载体,广泛开展教学科研合作,进而推进专业课教学国际化进程。

二、引入国际上流行的模块化与案例化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方式

专业课程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成果,经过归纳总结和升华,再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它与实践联系最紧密,是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是深化了解学科领域,了解社会和生产实际的桥梁。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根据教材逐章进行,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这是高校教学中被诟病的突出表现之一。

在这次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中,我们首先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尽可能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由于所聘请的外教在美国教授的课程与我校相近,因此,基本采用的是与美国学生同步的教学材料和大纲,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基本一致。这样的国际化教学,可以充分展示美国教授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国际先进教材的体例和特色。

在我们与外教就教学模式交流的过程中,外教明确提出采用模块单元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是:把食品胶体化学分为八个模块,如水溶液中有机物的吸附;界面能的定义、概念及应用;润湿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原理及应用;胶体与胶体稳定性;乳化机理及应用;泡沫形成与消泡等。每个模块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实例分析(case study)构成。实施这种模块单元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前领会,为此,外教在开课之前的半个月,就将课件材料以及与本课程相关的电子书,课程的讲解计划,提前上传在网上,以便于学生预习。

我们认为,这一模式符合我们国际化教学的要求。因为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知识结构不局限于书本的章节体系,也是授课教师对书本知识的提炼,且融入了自身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此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使每次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完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将学科原理与实际问题相融合,从基本现象出发,提出、剖析科学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规范的科学思维,体现了人的认知规律。对于模块及案例的选择,均以教师的科研及学科中重要概念、重大发展为背景,教师对内容极为熟悉,在课堂上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潜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外教在采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将每个单元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其实例分析(case study)中,对相应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举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第一个单元“有机物在溶液中的吸附”时,case study涉及分配模型的原理与应用,包括食品中风味物质的分配模型的建立;牛奶中有机物在脂水相界面中的分配模式;橡木塞/红酒界面处有机物的吸附;分配模型方程在清洗残留农药过程中的应用等。这样,即使原本理论性较强的吸附等温式内容与食品中相关的科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又使学生从认识上对相关食品研究中的诸多科学问题变得更明朗、更清晰。

三、国际品牌大学课程网络资源的全盘利用

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综合性大学都具有非常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网上教学互动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该网络平台提供了包括答疑讨论、课程作业等多种师生互动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展开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答疑、批改作业、信息反馈等教学活动的互动,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促进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师生交流,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这次国际化教学实践中,Severtson教授就让我们充分体验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校网络平台。在其来我校上课之前,他就为所有选课学生申请了明尼苏达大学网站的登陆账号和密码,学生在国内就可以登陆国外大学网站浏览即将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课件、动画、每章练习试题、参考书目的电子书等。学生开课以后,在网上可与教师进行互动答疑,并与美国学生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尽管外教上课一般是集中授课,但网络平台却提供了学生与外教长期交流的机会,论文作业也是通过网络提交。这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加了学生对美国大学上课方式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兴趣。除了课堂内容的教学外,外教还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链接了许多资料和与课程相关的电子书,极大地丰富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量。

Severtson教授精心制作的课件,也充分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既加大了课堂信息量,也强化训练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还把所有难于理解的胶体化学机理,通过图片、图像、文字、数据及动画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例如,用flash表现微观世界分子运动的过程,让呆板的书本知识生动起来,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无论从内容还是教学方式,外教上课时,总是能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觉。他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现场教学方法,使课堂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并且经常联系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科研的实际经验,为学生传授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经验和技巧,使学生在风趣幽默的故事中,巧妙地把重要的知识点印在脑海中。

四、开放的国际化考核方式

专业课程的考核,是衡量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也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功能。国外知名大学通常都是采用多层次的、动态的考核方式。

在这次食品胶体化学的考核方式上,我们采用了美国教授在给自己学生上课时的考核方式,即笔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采用在线机考模式,这部分考试在授课结束后进行,通过明尼苏达大学的教学平台,学生利用教学试题库随机抽题进行机考,现场给分。另一部分的考核则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研究的课题,撰写一篇与课程、研究相关的论文。外教在评分过程中,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专业课程知识提出科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二是科研论文的格式及规范,进而考察学生的基本学术修养。我们认为,这种考核方式既能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又能使其活学活用,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专业课程教与学的效果。

五、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全程化辅导方式

在进行国际化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虽然我们的学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水平考试,但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较差。因此,在进行食品胶体化学国际化授课过程中,笔者作为专业辅导老师,全程参与了教学前各项准备和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模式和手段的设计及全部课堂讲授过程。外教每讲完一个专题时,由笔者用中文简要概括复述主要内容;遇到教学重点及难点时,也同时用中文给学生解释一遍。事实证明,这种全程化辅导方式极其受学生欢迎,也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实践证明,经过一周的时间,学生的英语听力普遍有所提高,在第二周的听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也逐渐流利。实践也使我们的体会到,国际名牌大学教授具有科学研究背景及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势,国内专业教师则熟悉学生专业基础及外语基础状态,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心态与思维理解习惯,将两者很好地加以融合协调,这是保证专业教学国际化实施效果的一个基本条件。

我们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方法、教学人才的国际化引入、融合,实践了食品胶体化学课程的国际化教学,对现代大学专业课教学改革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对比国外知名大学,在专业课程教学理念、模式以及手段上,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

从理念上讲,我们还是习惯于重视课本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自主思维模式的养成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习惯于强调正确性和唯一性,不太重视学生的思考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视野、开放思维和适应性上,很难和国外的学生竞争。

从教学模式上讲,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跳不出课本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使学生难以企及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往往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从教学手段上讲,虽然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及网络化已在普遍使用,但共享的资源较少,老化、更新不及时。

从目前高校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的阶段后,非常需要授课老师及时跟进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需要教师传授学术前沿的文献资料和技术信息。因此,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上看,专业课老师的授课环节对学生专业能力、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培养更为重要。然而,当前一些专业课老师,由于将大多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对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投入显得不够。而在国外知名大学中,专业课老师通常在授课上投入的精力很大,在课程的网络平台上,除了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书籍资料、练习题库、授课课件外,还有很多相关延伸资料,例如与知名学术期刊的链接、对最新发表文献的评述,甚至与课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信息量,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总之,笔者认为,本专业课程国际化的教学组织实践,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维,为推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1]赵征,阮美娟,李文钊,汪建明.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培养宽口径食品技术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4(4):14-15.

[2]刘文刚,卢敏浪.新世纪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23(3):24-25.

[3]梁少华,潘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浅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143-145.

[4]张立钢,陈志红,姜云庆,赵玉红.食品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7(4):82-84.

[5]杨新武.专业课教学中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11):53-54.

G642.0

猜你喜欢

外教专业课专业课程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