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发展物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2011-02-19郑新立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流通业物流业运输

郑新立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北京市 100811)

责任编辑:林英泽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服务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加快现代流通业尤其是物流业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一、物流业发展明显滞后

1.综合运输体系不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未能实现无缝对接

以我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为例。舟山群岛最大的优势是深水岸线占全国的18%,可以停靠三四十万吨的轮船,但是无法跟陆路运输进行无缝对接,从国外运来的铁矿石要通过过驳倒到内河船上再运到武汉。如此一来,大船的优势就变成劣势了,海陆不能实现联运,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实现无缝对接,这反映出我们的综合运输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2.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

现在许多生产企业都在自办物流,最近还有钢铁企业发展自己的远洋船队。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国海洋运输公司都有很大一部分运输能力被闲置,生产企业却还在自组团队建设运输队伍。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大量运输装备闲置,导致物流业整体效益低下。

3.对物流要素配置缺乏统筹协调

例如环渤海有18个港口,相互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都在搞集装箱,结果都是低水平的竞争。每个港口班轮密度比较小,吸引不来货源,在那里闲着,而大量的中国货源却到了釜山。据统计,釜山的货源有46%来自于中国。

4.缺乏实力强大的跨国企业

我国没有像联邦快递、沃尔玛那样的公司,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小打小闹,整体物流成本很高。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占比达到20%左右,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沉重的包袱。物流业落后造成生产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在我国,服务业是相对落后的产业,服务业占GDP比例为34%,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3%,而发达国家则达到80%左右。流通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落后状况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改变这种局面,一定要加快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为此国务院于2011年8月份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即“国九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物流业发展,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十二五”期间,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要投向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建设方面,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用“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①) 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已经形成

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网络商店的发展,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例如淘宝网,2010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000亿元,超过中国香港地区的销售总额。预计未来5~10年销售额会达到20000亿~30000亿元。徐州也已经兴起了网络商店集群,很多农民工都回家通过网上进行销售,而与网上销售相配合的正是现代的快速的物流体系。

3.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

国际交换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有人说,中国的快速增长期即将结束,而我认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期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7000美元时,高速增长期才会结束。我国2010年人均GDP才4000美元,距离12000美元、17000美元还很遥远。预计我国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至少还需要15年,达到17000美元至少还需要20年。如果在20年内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了下来,说明我们没能把我国经济的潜力释放出来。而其中最大的潜力就是把中国劳动力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进口海外的资源,如铁矿石、石油、天然气、铜矿石、氧化铝等等,利用我们低成本的劳动力把它加工成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然后销往全世界,这样才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就必须跟国际交换,把大宗物资流通紧密结合起来。如果铁矿石运不进来,我国劳动力产品出不去,国际交换规模得不到低成本快速扩张,那么中国劳动力优势就发挥不出来,我们的二元结构就将长期持续下去。在未来15~20年,中国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要通过建立现代物流业来扩大国际交换的规模。

4.多种所有制、多种运输方式互相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充分竞争中才能实现快速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多种所有制、多种运输方式互相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也就是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立现代物流业的条件已经成熟。

三、解放思想,奋发努力,为中国物流业的大发展作出贡献

以上是从宏观经济的高度来看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当务之急是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即“国九条”)为契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1.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物流业发展的潜力就发挥不出来。现在物流业问题很多,一抓一大把,大都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没有理顺。因此,要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2.积极进行全球布局

要利用外汇储备比较多的优势,积极地“走出去”,到海外去谋求发展。比如大豆,现在我国每年的进口量已经达到4000万吨,虽然大部分是从巴西进口,但进口权和价格都被美国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因为巴西的港口是美国人建的,美国的企业拥有其产权。因此,光有大豆等产品还不行,如果没有港口,那么进口就难以顺畅,并且大部分利润被流通环节拿走了。现在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到那些石油、铁矿石、大豆资源丰富的地方买港口或者参股、控股,建立自己的远洋团队。我国大量的海洋运输物资交给了外国船队,80%的石油运输由外国船队承担,铁矿石也大部分由国外公司运输,而我国的远洋船队又去运国外的东西,这非常不可思议。我们自己的船上挂着外国的旗,这是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可以说,是体制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如何通过我们自己的货源支持中国的远洋运输业做大做强?其实很简单,让我们自己的船堂堂正正地打着五星红旗来运中国的货!就这么简单的事我们却多年无法解决。这个课题要好好进行研究,拿出好的解决方案来。我们要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3.加快培养现代物流业管理人才

我们要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家,北京物资学院要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家。你们培养的人才,毕业之后可以搞教学、搞研究,但希望更多的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去创业,到物流业创业,当物流业的企业家,创办中国的联邦快递、中国的沃尔玛。

注释:

①BOT(Build—0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猜你喜欢

流通业物流业运输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