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第七章 综合标准化的特点

2011-02-19李春田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综合体标准化标准

李春田

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比较有许多特点,其中主要的是:

一、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也可以说是“系统性”。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就是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或者是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综合标准化是遵照系统科学的原理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的首要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特点就是整体性。例如,在研究大系统时,对每个子系统的着眼点不在于它们各自可能发挥的作用,而着眼于它们保证整个系统最有效的运转的功能。这就是系统方法从整体出发考虑局部,也就是所谓的“见树先见林”;而传统的方法是离开整体孤立地考察局部,这就是“见树不见林”。这是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在方法论上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说综合标准化是“见树先见林”呢?例如,综合标准化过程中建立的标准综合体,其中的每一个标准,从形式上看虽然也是分散地、单个地并且是由不同的人分别制定出来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围绕一个共同的整体目标,遵照统一的规划,在限定的时间内按事先规定的分目标和应满足的要求制定的。每个标准虽然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功能,但它的目标和功能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孤立的,一切都是从保证整体目标实现和整体目标最佳为出发点,它只要求每个标准承担起整体目标所赋予它的功能,并不刻意追求每个标准都达到最高水平。这就是制定每个标准时,“着眼点不在于它们各自可能发挥的作用,而是着眼于它们保证整个系统最有效的运转的功能”,这就是“见树先见林”的标准观。

传统标准化则不然,它不仅单个地、孤立地制定每一个标准,而且单纯地追求每个标准的最佳。这样的最佳标准,在独立应用时常常能发挥出很好的功能,这是传统标准化至今不衰的原因。然而,一旦用这类标准去处理系统性问题,即要把许多这样的标准“组织起来”共同去解决问题时,它们是很难“组织起来”的。因为当初制定每一个标准时,并不知道将来会被“组织起来”,也不知道会参加什么样的“组织”,更不可能知道“组织”将分配它承担什么任务、发挥什么作用。即使它单独存在时是个优秀标准,到了这时可能并不符合“组织”的需要。这就是“见树不见林”,也就是不见“整体”、不见“系统”,因此无法“组织”。这是传统标准化遇到的尖锐挑战。

传统的标准化活动是很规范的,每一个标准的制定,从立项到审批发布,要经历许多环节,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试验、验证工作,是一项严密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活动。标准在建立生产秩序、技术秩序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在整个工业化时代表现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巨大。但是,当科技进步日益表现为综合趋势,标准化对象的技术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必须把这类单个制定的标准“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综合应用时,则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或改造。而这种对现行标准大规模的事后改造,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这就是以整体观、系统观为指导的综合标准化应运而生的技术经济原因。

二、目的性

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非常突出,这也是它与传统标准化的重要区别。不是说传统标准化就没有目的了,传统标准化也是有目的的活动。所不同的是两者的目的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标准化的目的有时是比较抽象和笼统的,如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对外贸易、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这类宏观、抽象的目的,很难转化为具体指标落实到标准上。那些孤立、分散、单个制定的标准,也不能说都是盲目制定的,它们是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各有各的目的或目标。这些目的有时能达到,有时达不到,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追求每个标准形式上的完美和指标先进,通常是越先进越好,渐渐地把这个也转化为标准制定者追求的目的或目标。总的来说,传统标准化是有目的的标准化,但它们的目的是互相独立的、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把许多标准集中起来便不知道什么是它们的目的或目标了,标准化的目的对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综合标准化是多个标准围绕一个目标,它不容许分散,更不容许各自为政。标准综合体中不论包括多少标准,都必须服从一个总目标。标准综合体中的每一个标准虽然也有各自的目标,但这些目标都是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

综合标准化首先要明确标准化对象,当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接着就要明确标准化的目的,即该对象标准化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为使目的更加清晰、明确,还必须规定具体的目标,如果综合标准化对象是产品,通常还要规定参数和参数值。只有标准化的目的和目标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相关的活动才能有所遵循。为实现标准化的目的,为保证目标实现制定相关标准才有所依据。否则便不可能知道要制定哪些标准?标准中做何规定?规定到什么程度?

综合标准化不仅一开始就确立明确的目标作为主攻方向,而且还要将这个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分目标并分别落实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任务中。在对所有标准进行系统处理、整体协调时,也要以能否保证总目标实现为准则。直到最后阶段对综合标准化项目进行验收时,还要以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为判定标准。这个目标自始至终引领着综合标准化全过程,因此才说综合标准化是目标导向的标准化。目的性或目标性不仅是综合标准化的特点,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

目的性和目标性这个特点,听起来很平常,也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做到,做得彻底是很不容易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定是在目的并不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明确目的和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盲目的标准化随处可见。诸如,制定出来的标准无人用、出版的标准没人买、庞大的标准系统成了摆设等,其中的原因,多数情况下就是最初的目的不明确 ,或虽有目的,但这个目的和目标是虚幻的,根本起不到导向作用,最后必定是目的和行动分离。越是高层的、大规模的标准化活动,越是容易发生这类问题。所谓的“一开始就要把事情做对”,这个“一开始”应该就是目的和目标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制标三原则”其中第一原则就是目的性原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它同综合标准化的目的性原则有程度上的区别。ISO的原则是针对单个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目的是保证有关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而综合标准化的这一原则针对的是一个标准综合体,并且指引综合标准化全过程。

三、成套性

综合标准化不是一次只制定一个标准,而是在限定时间内制定一整套对实现既定目标起保证作用的标准,这叫标准的成套性。

这种同时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有什么意义呢?简单地说就是它能有效地保证标准化整体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这个成套性是由综合标准化的整体性和目标性这两个特点决定的。整体性告诉我们,综合标准化的对象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片森林,一个有特定功能的系统。这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综合标准化的目标指引下形成的。例如,我们把提高某种产品的质量指标作为综合标准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不可能自我实现的,它受到诸如原材料、工艺装备、操作方法、设备、环境条件、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质量目标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由于存在内在联系,它们便结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一来,标准化的任务就由当初提高某一产品的质量指标,演变为处理一个系统的整体性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把这些影响因素同要达到的质量目标一起考虑,相关标准一起制定、一起实施,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综合标准化必须成套制定标准的原因。

这种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从理论上讲也是符合系统论的观点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存在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认识事物,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不通过对各种联系的考察是无法把握本质的。我们处理问题,是要解决事物本身存在的问题,但要不掌握该事物与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从这些联系中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把问题孤立起来是难以解决好的。

综合标准化成套制定标准,不是盲目成套。它是当标准化的对象和目标确定之后,经过系统分析、目标分解,建立起来的目标保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必不可缺的和有用的,都是依据目标的要求量身定制的。这种成套制定标准的方法相当于按订单生产,每套标准都有特定的用户,并且令用户满意;而常规的标准化相当于生产库存,谁使用谁就是用户,没有用户便积压。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并且还可互相补充。哪些适合定制?哪些适合库存?两者如何结合?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苏联标准化学者在分析了两种标准化方法之后认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全部注意力,不应当放在一些个别产品标准的制定上,而应当放在相互联系的成套系列的编制上。”[1]他的这个观点是否可取,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敏感性

什么是敏感性?苏联学者 A.K.加斯切夫认为,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标准系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综合体”。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确实是按照一个统一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协调的标准系统(标准综合体),就一定是个敏感的综合体,即其中的任何一个标准(尤其处于核心地位的标准)的变更,必将明显地影响到整个综合体,要求综合体做出反应——对其他标准进行相应调整,这就是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特征。

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是怎么产生的呢?按加斯切夫的说法,那就是“整体性”产生“敏感性”。“整体性”可以说就是“系统性”的同义语。因此,只要是一个有机整体,只要是名符其实的系统,它就具有敏感性。那么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这种敏感性是标准综合体整体协调造成的。因为是整体协调,才把标准综合体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备了“整体性”,方才有了“敏感性”。未经整体协调的标准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就不具备“敏感性”。

标准综合体的敏感性有什么意义呢?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标准综合体具有动态适应性,也就是对环境的应变性。当我们用整体性原则考察标准系统时,必须把环境放到系统之中通盘考虑,因为系统是离不开环境的。按订单开发的标准综合体,也是离不开用户的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我们不仅要在建立标准综合体时充分考虑环境的要求,使所建立的标准综合体与环境相适应,而且要在标准系统建成之后,同环境保持信息沟通(系统应有这个功能),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尤其市场需求变化),原有标准系统不能满足需要时,标准系统必须快速反应、及时应变。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多变的环境,这就决定了我们所建的标准综合体必须是能适时调整,具有动态特征的系统。标准系统的敏感性恰是使标准系统能够“适时调整”并具有“动态特征”的原因。这可以看做是标准系统的(有人参与的)自适应和自组织功能。

【延伸阅读】匈牙利标准化局主席N.奥拉热什说:“科学技术革命决定了一些标准很快就陈旧了,在开展综合标准化时,经常是上百个标准共同发生作用,因此标准的任何部分如果陈旧,这就意味着与其相关的整个标准综合体已陈旧。根据这一观点来看,传统标准化对于时间因素并不如此敏感。根据我们的经验,相对于技术发展而言,综合标准化比传统标准化更有活力,这就是综合标准化的新性质之一,它对标准化的效果和产品质量的改善可以施加直接的影响。例如,现代汽车已经达到的高速度要求改善充气轮胎的质量。为此化工部门就必须实施重大的技术发展措施,而实施这类措施,就需要制定和修订一整套有关耐磨性、耐热性和使用寿命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充气轮胎。”

五、全过程管理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其中的每一项活动又是由一系列更具体的活动组成的子过程。我们通常把标准制定、标准的实施和信息反馈这三个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视为标准化的基本过程。

所谓“全过程管理”,是指综合标准化不仅通过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综合体,而且还要实施这个标准综合体,实施中或实施后都要通过监督检查反馈信息,对标准进行调整和修订,直到达到预定目标,实现标准化的目的(这个“全过程管理”的内容,即本书第四章所讲的“综合标准化的一般过程”)。

从理论上讲不论采取任何一种方法,只要是开展标准化,那就应该包括这些过程。但是,实际工作要比理论复杂得多。譬如,国家制定的标准,都是很重要的标准,制定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得到普遍的实施,以体现标准化的效益。但标准的实施是企业的事,尤其是推荐性标准的实施更是企业自愿的事。如果国家标准化机构能以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对标准的宣传推广,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实施这些标准。但是这很难做到,原因就是国家标准化的人力、财力资源不足,地方标准化又没有这项职能,只能把有限的资源主要用在标准的制定上。这就出现了实施不利的情况。由于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是要等到实施时才会暴露出来,由于实施管理不到位,相关的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这就不利于对标准的及时调整和修订,有时还会造成经济损失。这就是传统标准化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的所谓“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的现象。

综合标准化是全过程的标准化。因为综合标准化从本质上就决定了它不以制定标准为目的,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综合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活动内容,与传统的标准制定程序有很大的不同。综合标准化除了要在对象和目标明确之后要通过系统分析进行目标分解,在标准综合体建立过程中要进行整体协调之外,尤为突出的是,标准综合体建立之后,接着就要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跟踪检查、收集信息、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直到实现预定目标。这就是“全过程管理”,这才把标准化真正的“化”起来了。

综合标准化的这个“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过程。综合标准化之所以能解决问题,之所以能把标准化贯彻始终,原因就在这里。从理论上讲,它符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从实践上讲,它不仅是用标准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理想模式,而且它也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标准化工作的那个“重制定、轻实施、无反馈”顽症的最佳方法,是从根本上消除各种“为标准而标准”,以及图虚名、摆花架子而不求实效等现象的对策。

六、计划性和风险性

综合标准化的计划性这个特点,同它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没有直接关系。今天我们开展综合标准化,仍然有计划,计划性这个特点是综合标准化固有的。但这并不是说只有综合标准化才有计划,传统的标准化就没计划了,传统标准化也是有计划的标准化。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计划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前期的标准综合体规划,中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和后期的实施计划上面。可见综合标准化的每个主要阶段都有相应的计划,并且一环扣一环,成为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路线图和每一步工作的依据。它把一个由许多人、许多单位参与的复杂庞大的工程规划得井井有条。例如,通过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明确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需要制修订的全部标准(课题)、每个标准的最终目标和相关要求、必要的科研项目等;通过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落实制修订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对该标准的要求、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承担单位与负责人、参加单位与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等;通过技术组织计划和科研计划,明确规定须提前进行的科研课题和调查项目、设立相关的组织、规划技术措施和经费等;通过标准综合体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方式(是否试点或试行)、实施的组织领导、实施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实施日程、实施过程的跟踪记录、信息传递等。如此庞大的标准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科学周密的计划保证,是不可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

综合标准化与传统标准化相比较,可以说综合标准化是高风险的标准化,传统标准化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标准化。

综合标准化之所以有高风险,这个特点是它自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当初设计的这个标准化模式,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模式。

首先,综合标准化的对象和目标通常不是由标准制定者提出的,这个对象和目标常常是国家或企业的重大项目或攻关目标(例如:彩色电视机的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化是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用于这些项目的实施。但是,综合标准化一旦承接了这个项目,就必须努力实现项目的目标。这个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就是综合标准化的最大风险。其次,上面提到的那些环环相扣的规划和计划,都是涉及到众多的单位和众多的人,一旦计划失控,一旦产生脱节,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失败的风险概率不是很低的。风险是和困难并存的,除了上面所说的组织管理上的困难之外,还有技术上的困难,开展综合标准化技术上的最大困难是,必须同时保证所有相关标准中所包括的大量参数、要求和特性的最佳协调。经过协调成为有机整体的标准综合体,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系统,某些参数的改变可以导致成百上千其他参数也必须改变,使参数协调这一任务只有使用电子计算机才能完成。相比之下,那种以制定标准为目的、以积累标准为特征的传统标准化,就省心省事多了。它基本不过问标准是否被实施,也不担心目标是否实现,多年积累的“刚性”系统,对外界的变化又不敏感,也就无所谓有什么风险了。

但是,人们知道,高风险常常伴随着高效益,伴随着国家和企业的重大经济利益。这个风险既是标准化工作者肩上的巨大压力,也是促进标准化工作者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步工作的推动力。它激励着标准化工作者有所作为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也推动着人们去思考、去创造。例如,前苏联标准科学研究院,就是在实施综合标准化过程中,为了做好全套标准的协调,研究开发了“参数最佳化”的理论与方法;为了做好系统分析和系统处理,编好综合标准化计划大纲,创造了“计划目标法”;为了防止相关标准指标落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他们又创造了“超前标准化”;前苏联国家标委副主席B.B.特卡琴柯为首的一批专家还开创了“综合标准化原理”。再例如,我国彩电综合标准化过程中,为了解决整机可靠性与元器件可靠性之间的大量协调工作,他们制定了《彩电可靠性分配和预计方法标准》,编制了彩电可靠性预计计算程序软件包,不仅解决了可靠性预计评价的困难,还免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工作;为了做好整机与元器件不良品率的协调,他们在拟定各类产品的管理方案的基础上,推行PPM管理(项目组合管理)代替了费用昂贵的抽样检验,既推动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又实现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完美结合。当他们完成这项光荣任务时,一位参加者这样写道:“彩电综合标准化作为标准化工作中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它是广大科技人员集体智慧与劳动创造岀的重大科技成果,是电子行业标准化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共同谱写的一支开拓、奋进的凯歌。”[2]标准化界的朋友们,在您的标准化生涯中,可曾有过如此的壮举和如此豪迈的机会吗?

[1](苏)A.A.科赫捷夫.机器制造业标准化的技术经济原则[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2]季恒宽.全面贯彻综合标准 积极推进彩电国产化[J].电子工业标准化,1989(4).

猜你喜欢

综合体标准化标准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