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经济转向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浙江经济形势分析

2011-02-19周一珉谭艳平

浙江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浙江经济企业

文/周一珉 谭艳平

浙江经济转向平稳增长态势
——一季度浙江经济形势分析

文/周一珉 谭艳平

一季度,浙江经济主要指标延续了去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景气指标依然处于较好区间,但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投资消费增长后劲不足,物价高位运行、要素制约加剧等问题对企业经营压力日益显现

一 季度,浙江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总体呈现由快速回升向好

向平稳适度增长转变趋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展望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物价高位运行、要素制约加剧等问题对企业经营压力日益显现,投资消费增长后劲不足,浙江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

经济运行总体特征

今年以来,浙江经济主要指标延续了去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景气指标依然处于较好区间,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具体看: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一季度,浙江G D P增速预计将达到1 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 2 8 2.5亿元,同比增长1 2.9%;出口总额4 6 6.5亿美元,增长2 4.2%,其中1月出口1 9 2.5亿美元,月度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一季度,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 4 6.4亿元,同比增长3 1.2%;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 0%,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先行指标稳中趋降,同时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企业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较四季度略有回落,但依然位于较为景气的区间。从主要指标走势看,在基数效应减弱和宏观调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浙江经济运行自去年一季度达到本轮经济调整周期高点以后,逐渐由快速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

结构调整进展明显。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应逐渐显现,经济结构调整呈现诸多亮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 4.6%和1 4.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7和1.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 2.4%和2 3.9%。八大耗能行业同比增长1 2.7%,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 2 9 2.7亿元,同比增长3 5.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 5.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 9.8%,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意愿稳步提升。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民间投资和三产投资依然是稳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一季度,民间投资1 4 2 7.4亿元,同比增长3 4.4%,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三产投资1 4 2 6.4亿元,同比增长3 2.7%,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比重达到5 9.1%。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 4 5.2亿元,同比增长2 7.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公共安全支出分别增长 6 4.1%、8 3.7%、3 8.9%、3 6.1%、2 8.3%、2 3.9%和2 2.7%。截止到3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 2.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 2.6%,全省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增收基础得到巩固,最新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超过上海位列全国首位。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 9 7 4元,同比增长1 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 1 5 1元,同比增长1 4.9%,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实际增长7.4%、9.3%,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浙江经济平稳较快运行仍面临多重挑战。

——投资、消费增长后劲不足。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2 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 8%,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浙江省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程度过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三产投资中占5 0%,且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3 0%,增速高达4 3.3%,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加大,一季度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比去年同期下降3 6.6个百分点。一般而言在住房销售面积出现调整的6个月后,房地产开发投资会出现明显降速。尽管今年各级政府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但由于其所占比重较小,预计难以弥补商品房开发投资下降的缺口。另一方面,由于成本高企、“用工荒”加剧,企业对制造业投资的热情不高,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大低于房地产投资。此外,1-2月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2 1 6个,对浙江后续投资存在一定影响,未来投资增速放缓的可能性较大。

消费方面,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 6.1%,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2.7和2.9个百分点,扣除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 1%。消费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耐用消费品增速放缓。一方面,由于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刺激性政策退出以及2 0 1 0年汽车销量大增提前透支了今年的部分消费,汽车销售增速明显下滑。一季度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 5.7%,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3 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对商品房销售冲击较大,住宅销量显著下滑,进而影响家电、建材等相关商品的销售。现阶段,由于物价大幅上涨以及房地产价格仍在高位,而城乡居民收入一段时期内难以大幅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不足,新的消费热点短期内难以形成,消费后劲值得关注。

——短期内通胀压力仍在高位。去年四季度以来,浙江C P I呈现高位运行的态势,通胀预期有所增强。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2%,高出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上涨5.3%,已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4%。当前物价处于高位,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是首要因素。受气候、季节性等因素影响,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 1%;居住类价格涨幅达到7.3%,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且浙江C P I构成中居住类权重高于全国,对C P I有较大推高作用。翘尾因素影响加大也是导致C P I偏高的重要原因。2 0 1 1年一季度浙江翘尾因素影响高达3.2个百分点,居全年最高水平。一季度浙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同比分别上涨6.4%和1 0.1%,两者剪刀差为3.7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缩小0.9个百分点,表明上游产品涨价正加快向中下游传导。

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从新涨价因素看,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北非等产油国政治动荡,导致国际原油、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 1 0美元/桶,期铜价格也达到1万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我国购进价格指数和大宗进口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国内外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有可能继续影响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农产品价格短期内仍将高位运行。预计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居高难下。

——要素制约加剧,企业经营难度增大。近两年,在外部环境的“倒逼”之下,浙江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但长期来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内仍难改观。随着物价上涨、宏观政策紧缩、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浙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要素制约加剧,经营难度显著增加。一是原材料和用工成本大幅上涨。有9 3.4%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成本上升压力较大,能源、原材料涨价和用工成本增加是推动成本上升最主要的原因。一季度,浙江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 0.1%,其中化工原料和纺织原料类涨幅居首,均达到1 4.0%。二是用工紧张现象加剧。7 1.9%的企业反映存在用工紧张问题,高出去年同期1 4.8个百分点,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口较大;从岗位需求看,6 7.8%的企业反映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缺口最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由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加上浙江省内生活成本高企、工资待遇相对缺乏竞争力,外来务工人员持续减少,而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结构性用工矛盾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长期制约。三是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为了“防通胀”,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明显偏紧,银行可贷资金缩减,企业融资成本上涨,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一季度浙江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 0 6 1.7亿元,同比少增8 4 7.6亿元。调查显示,7 2.3%的企业认为融资紧张或存在一定压力,其中,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的依赖度相对较高,选择民间借贷为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达到1 7.8%,高于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在当前货币政策逐渐趋紧的背景下,需密切关注融资紧张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以及民间借贷比重上升后的金融风险。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尚未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从国内环境看,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更加突出,货币政策呈现“稳中趋紧”迹象,产业政策继续突出转型导向。笔者认为,在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今年浙江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速较“十一五”时期将有所放缓。浙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点突破,着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在转变中谋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猜你喜欢

浙江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