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民间文化 实施课程改革
2011-02-19甘肃陈明淑安志龙
甘肃 陈明淑 安志龙
2010年8月我校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根据高中新课程的精神,为了扩大教学容量,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走进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民间文化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如何把民间文化收集和实录资源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探求合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民间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并使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教学观念的改变
新“课标”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又提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并将“社区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设置为选修课程。这就意味着要落实新改革中提出的“大语文”理念。将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入到语文课堂是对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举措是把理念转化为了行动。就是把新“课标”落到了实处,这种实践也正是教育观念转变的外显。
2.备课方式的改变
开掘民间文化资源,突出学校特点,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包容本土的民风、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这样的编写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爱护及发扬光大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注重教材,还要拓展到课外,从而改变备课的方式。
3.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天祝藏土族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民间,分工合作,搜集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让他们去粗取精,探究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对语文学习无疑是有益的。比如,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有巧用比喻生动形象的“眼是尺子心是秤”,有谐音双关幽默风趣的“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有用对比和夸张使语言增色的“胆大能上天,胆小钻鼠洞”的谚语民谣,形象生动,明白如话,易于记忆。如果我们鼓励学生到民间去“采风”,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改变,进而学生学习方法也就改变了
二、让民间文化走进课堂教学
要使民间文化收集和实录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落实大语文教育理念,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把理念转化为实践。为此,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自己搜集资源
利用阅读课和业余时间广泛搜集天祝民俗文化素材,一方面为确定课堂内容做准备,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天祝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丰富多样,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比较阅读,增加课堂容量
学习课文《诗经》中的《氓》《无衣》《静女》三首诗时,我们把“民间文化”中搜集整理的关于藏、土族“安召”和“花儿”的歌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1)艺术手法的对比:《诗经》中的大多诗篇主要运用比兴、铺陈、重章迭唱的手法,土族民歌:“灿烂的太阳不得闲,一年四季在天上转;慈爱的父母不得闲,一天到晚为儿女转。”用比兴手法歌颂父母的慈爱和辛劳。土族花儿:“兰州的木塔藏里的经,拉卜楞寺上的宝瓶;疼烂了肝花想烂了心,哭麻了一对儿眼睛。”运用比兴和夸张的手法抒写对心爱人儿的思念之情。(2)民俗的对比:《静女》折射出的是古代先民的婚俗习惯,表现的古代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含蓄、静美;而天祝藏民歌:“尕妹是河水者阿哥是鱼,鱼离开河水是不活。”虽用比喻,但表达爱慕之情的方式是大胆的,泼辣的。(3)思想内容的对比:《氓》反映了古代妇女的痛苦生活,尤其在婚姻上不能自主的悲剧命运;土族花儿:“井里头打水绳断了,霜杀了九月的菊了;我俩的婚缘拆散了,娘老子做主的坏了。”反映了土族妇女婚姻由父母包办不能自主的悲剧和痛苦生活。虽然《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写得一唱三叹,但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土族花儿精短好记,采用比兴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明白易懂,同样能起到让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关注妇女命运的作用。
3.利用作文课进行创作
通过学习《胡同文化》一课学生们了解了北京市民文化的内涵,我们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天祝饮食,尤其是天祝藏、土族饮食方面的资料,通过对天祝民族饮食习惯和地域特征的总结分析,归纳出天祝民族的文化心理,并写出小文章,这虽然难度很大,学术性很强,但学生搜集整理、思考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有好处。
三、利用民间文化 构建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民间文化收集已经成为我校广大师生提高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而民间文化资源已成语文教育的一大亮点。充分利用这些民间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优化语文教学,践行了新课改精神。
1.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稳定的兴趣时,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会积极起来,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兴趣指向的事物。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民间文化收集最大的特征是实践性,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资料,走出课堂,进入社区,走村串乡,去搜集天祝藏土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有的要摄像,有的要记录,有的要整理。这样,学生要亲自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还感受了藏土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民间文化文化的遨游中全面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3.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下,高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每个学校都统一计划,统一模式,甚至追求统一课堂,严格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违背了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民间文化收集资源融入课堂,拓宽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实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理念,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4.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了民间文化。真正打开了传统语文教育封闭的篱笆,把语文教育引进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引进了丰富多彩的大社会,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习作中“三缺乏”即“缺乏生活积累,无素材可写;缺乏语言积累,无话可表达;缺乏写作技巧积累,不知何处着笔”的问题。充分地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让学生阅读藏土族寓言,接受了哲学启蒙教育;吟诵藏土族歌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记忆藏土族俗谚,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采访藏土族名人,感受了名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欣赏三峡美景,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教育家刘国正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让民间文化融进语文课堂教学,使民间文化收集与语文课堂有效整合,增加了课堂容量,改变了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发挥了民间文化实录的作用,达到了“民间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
总之,系统整理民间文化中获取的有效资源,对扩大语文教学的容量,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怀,培养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