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阅作文怎样进行积极评价
2011-02-19广东肖建云
广东 肖建云
批阅作文是语文老师的日常工作,批阅的结果形成评价。作文评价是指语文老师对学生作文所作的评定,有时用分数表示,有时用批语表示,也有时两者兼而有之。作文评价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1]“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1]从这里我们知道,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不在于将其区分为三六九等,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在于能否客观描述或判定了学生在作文中的成败得失,而在于是否能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可以不用太计较学生作文中有多少处错误,有多少处乖谬,有多少处瑕疵。只要有利于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只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尽可以给予积极的评价。下面我们从评分和批语两个方面来谈谈怎样积极评价学生的作文。
一、评分:超过一百不为多
在给学生批阅作文时,我们总要记个成绩,有时用等级表示,甲乙丙丁,ABCD,优良中差;有时用分数,0-100之中挑选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在现在的中考、高考中,作文也有记满分的,但不是很多。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在批阅时心中往往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文章作参考标准。学生作文在思想内容或表现形式上有这样那样与完美标准不相符合时,就要扣分,多几项不合,就会扣分较多,因此我们一般就给记个六七十分,个别好一点的记八十分,九十分极为鲜见,满分我们有些老师可能从未给过。当学生作文毛病较多时,我们给四五十分或二三十分也是常事,给0分的也不少见。这时,我们完全把学生的作文当作一个客观的审美对象来评判,在讲究它到底美不美,美到什么程度,它值多少分。我们完全忘记了学生写作文是一种语文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既然是实践,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幼稚和差错是正常的,并且正是因为幼稚和不成熟才需要平时反复练习。如果程度已经很高了,还用得着这样去浪费时间吗?老师的作文评价就为了改进学生的这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应该是作文评价中的铁的定律,评价的成功与否只应该看这唯一的标准。如果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的评价即使不准确,即使拔高,即使多给了学生几十分,这又何妨呢?
吕思勉在常州府中学堂教地理。有一次考试,共出4道题,其中第3题是叙述长白山的地势军情。学生钱穆对此题很感兴趣,答起来汩汩滔滔不能停,结果没有时间做其他3题了。吕思勉不是给25分而是给75分,并写了不少批语。[2]这次考试是平常测验,不影响前途命运,但老师的评价对钱穆影响深远,直到晚年他作《师友杂忆》时还在怀念师恩。1941年,南开中学的谢邦敏参加毕业考试。物理试卷一题未做,不甘心交白卷,最后填词一首,调寄《鹧鸪天》。物理教师魏荣爵评卷时,也在试卷上赋诗一首,诗曰:“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按南开校规主课一门不及格且补考仍不及格,不得毕业,只作为肄业。谢邦敏物理获60分,顺利毕业,考入西南联大,攻法律。毕业后,在北大法律系任助教,受中共地下党派遣进入北京市旧法院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第一刑庭庭长,成绩斐然。[3]谢老师是真正的大手笔,给一份白卷记60分。就是这60分,拯救了一位人才。这使我想到用甲骨文写成的高考作文,最后只得8分。记分不同,影响自然有别。对学生个人来说,是需要承受一辈子的,我们做老师的要慎重啊。
钱梦龙老师刚刚接手一个初二“双差班”,让学生以“我的一家”为题作文,提出两点要求:1.标题必须写在第一行的正中;2.文章要分段,家里几个人就分几段,每段起始要空两格。还特地对学生说:“我是十分严格的,凡是我提出的要求,你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现在我担心的是,你们没有能力做到这两点。”老师的话音还没落,一些学生就忍不住“抗议”起来:“老师,别太小瞧我们!”老师故意用激将法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作文收上来以后,钱老师真的只根据两项要求来打分,凡是符合这两项要求的,至少打80分;字迹还算清楚,大体能看懂的,给90分以上的高分[4]。钱老师第一次给“双差班”的学生看作文时记分都很高。从抽象的标准来看,钱老师的评分确实有失客观,有失准确,但是从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说,从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这次评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它使一个“双差班”变成了一个积极上进的班,使一群懒散不求上进的学生变成了一群奋发有为的少年!我们为什么要斤斤计较多打了分数呢?
毛泽东读小学时写了篇作文《救国图存论》,保守教员认为只能给20分,谭咏春老师阅后,却拍案叫绝:“思想前进,文笔泼辣,而且立意高远,见解精辟,令人折服呀!”记105分!20与105,相差多悬殊啊!半个世纪后,他把老师的儿子请到首都,不停地感谢师恩:“你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是真心诚意地关心学生、爱护人才的。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小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出不了韶山冲呢!在当时,他能那样关心我这个学生,真是不容易呀!……”[5]毛泽东在湖南省立一中读书时参加作文竞赛《商鞅徙木立信论》,柳潜老师给的也是满分[5]。我们不能说谭咏春、柳潜等老师给少年毛泽东的作文以高度评价就促成了他成为共和国的领袖,但是可以非常肯定的是,毛泽东最拿手的课程——国文的成绩,如果老师评价很低,对他的学业和人生追求一定会受影响,并且绝对是坏的影响!我们老师为什么要对学生作文中那一点点与自己的口味不相符合就那么在意呢?
给高分并不是说满分就是尽头,也可以超过满分的,只要你认为必要!黄一龙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说,自己“洋洋洒洒写成一篇文言作文,居然得到老师的破格超高分:一百零一分!他在课堂上说一百分是给文章的,多给一分是给‘这个学生子的好学’的。”[6]
沈从文是文学大师,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汪曾祺是他的学生。沈对汪的才气十分赏识,甚至对人说汪曾祺的文章写得“比他自己还要好”。一次,汪的“课堂习作”沈从文居然给了120分,可谓赏识有加。汪曾祺也不负师恩,亦成为一代大师[7]。
有的老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作文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暂时不计分,指导学生修改之后再计分,这也是一种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可行的措施。
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给高分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无须瞻前顾后,给低分倒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了。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任何一种情况非得给低分不可。学生有缺点,有不足,有毛病是正常的,正因为学生有不完美的地方,才需要改进学习,才需要细心栽培,给分太低可能有碍于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责任大于天!
二、批语:言过其实又何妨
批语是老师对学生作文所作的书面评价,既要评思想内容,也要评语言形式,还要给学生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批语包括眉批和总批。作文是一种复杂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老师应该尊重和爱护孩子的劳动成果和自尊心,用期待和希望的眼光去寻求作文中的优点和长处,多鼓励,多肯定,对学生微小的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对其缺点,也须从爱护出发予以指出,不作严厉的批评。对作文基础差、兴趣低的学生的作文,更要认真仔细地从中找出一些优点或进步之处,给予热情鼓励。指出学生作文中的毛病,要用诚恳的态度,要采用委婉、商量的口吻。教师不要随便在学生作文上画“×”或大删大改。如果评语中带有温暖体贴的感情,必然会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不仅使他们领略写作的乐趣,而且还会增强做人的信心和勇气。有老师说:“与其在批语中写上‘语句不通’,不如把文中少数几个写得通顺连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批上‘这几句通顺连贯’。”[8]采取后者,学生可能在教师真诚的表扬、鼓励中对作文产生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而采取前者,学生可能由于教师的指责而失去对作文的信心,放弃对提高写作水平的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在批阅作文时,应积极运用这种激励理论。
这样的批语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废话连篇”、“词不达意”、“语言平淡”、“空洞无物”、“语无伦次”、“文理不通”、“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意指不知所云,离题万里)
这样的批语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妙笔生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推心置腹,让人感动不已”、“语言天成,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气势磅礴,如长河大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势如破竹”……
不好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情压抑,学习不进步,严重者会使学生一蹶不振,毁掉一生。苏步青小时家境贫寒,小学时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些不错的句子,老师怀疑不是他写的,给他批个“差”字。他很伤心,很反感,于是不听课,结果这学年他又一次得了倒数第一名。新学期换了老师,鼓励他,提携他,他努力用功,获得班上第一名。从此他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从苏步青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有多大。苏步青对前一个老师的感受是:“对此,我十分反感,以不听课的方式,对抗这位老师的蛮横无理。”对后一个老师的评价是:“至今想起这件事,我仍非常感激陈玉峰老师,是他耐心的教导,使我走上好学的长途。”[3]如果没有换新老师,苏步青还会成为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吗?那就不一定了。我们做老师的为什么要对还没长大的学生的一点点小毛病这么耿耿于怀呢?何况这点小毛病又不是学生自己本身存在的而是老师怀疑出来的呢?
相反,老师充满激情的肯定评语对学生是一种鼓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用之不尽的力量,促使学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地写出更好的作文来。季羡林读中学时,董秋芳老师给他的一篇作文写了很长的批语,其中有几句话是“季羡林的作文,同理科一班的王联榜的一样,大概是全班之冠,也可以说是全校之冠吧。”[9]季羡林非常感谢老师的赏识,他说:“这当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之所以五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10]从季羡林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肯定评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老师对学生的肯定评语,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篇幅可长可短,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行。现录几例供参考:
“亦简劲,亦畅达。”[9]王崑玉老师评季羡林作文。
“昭奋同学,你有这样爱人爱物的心地,我祝你前程无量!”[6]94曾昭奋的小学老师评其作文。
“讴歌抗日英雄,很有意义,通篇文笔流畅,能吸引读者,可试向报刊投稿。”[6]唐则尧老师评王春瑜作文。
“骧首前进,千里名驹。”[6]周济民老师评周先慎的作文。
“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矣!”[11]柳潜老师评毛泽东作文。
“视似君身有仙骨,宏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5](117)谭咏春老师评毛泽东作文。
“冠冕堂皇,袍笏登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老夫将拭目以俟之。”[3]楼适夷的先生评楼适夷的作文。
“文气浩荡,他日有进,当能学韩愈”。[7]果育小学老师评钱穆作文。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18.P19
[2]陈勇.国学宗师钱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3]商友敬.过去的教师[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07.P144.P68.
[4]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6.
[5]翰青.开国领袖们的老师[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P126.P554.P117.
[6]王丽.名家谈语文教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206.P94.P170.P310.
[7]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P274.P93.
[8]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小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7
[9]季羡林.病榻杂记[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P66.P49.
[10]季羡林.季羡林说自己[M].北京:中国书店,2007.21.
[11]王松泉 王柏勋 王静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