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作文训练之我观
2011-02-19江苏刘兆良
江苏 刘兆良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整个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头痛且难以有成效的一块,如何抓好,如何提高,刻不容缓。
在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写文章,不是无话可说,就是东拉西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缺少生活素材。二是观察后不进行分析、整理,文章缺少思想性、条理性。三是语言表述能力差,叙述不具体、不完整,语句不流畅。四是课外书籍读的少,也可以说不读书,胸中无物,没有写作素材。为此,我设计了“五分钟口头小作文训练”。具体方法是:每一学期开学之初,要求学生每晚将白天观察到的事物理出个头绪来,进行挑选,把认为有价值的材料组织起来,自拟题目,无题目也可。叙事、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不限,不必写成文章,只在头脑里构思出轮廓即可,表述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我利用每节语文课组织教学的时间,请一位同学做口头作文,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做简单的评析,显而易见的问题留给同学们课下自己互相评议。这样初中经过三年的训练,每个学生口头作文次数平均可达二三百次。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写作的热情。这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兴趣和能力。一篇作文内容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写作者有无丰富的生活素材,而丰富的生活素材首先取决于写作者对生活观察的能力。如果学生们平时没有观察的习惯,到时就无法选择素材充实自己口头小作文的内容,作文时就会张口结舌无话可说。这样不仅招致老师的责备,更会招致同学们课下的非议。
内容、表达方式、题目都不限制,加之篇幅短小,同学们容易选择观察的角度,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可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乐趣。例如: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讲述了他家的一只画眉鸟,不仅生动地描述出了画眉鸟的外貌特征,还细致地描绘了这只画眉鸟吃、喝、玩、睡时顽皮娇憨的神态动作,以致使班里许多同学星期天相约到他家看望了那只可爱的小动物,并对他的描述做了补充或细微之处的订正。有的同学还讲述了爸爸收人礼物的事情,有的讲述了自己与家里的电脑、菊花等的情谊。真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开始时都说的很简单,观察对象也仅仅是周围感兴趣的事。老师就此指导他们动用各种感官由粗到细地观察,由物到人,由人到事,由静到动,由简单到复杂,由观察到分析、思考、选择、提炼。
每节语文课虽只有一位同学参与,但教师提问的对象无规律可循,也就是说哪位同学都有被叫到的可能,因此,也就避免了少数同学因懒惰而不持续观察的弊病。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这种训练,并能逐步投入进去,养成自觉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
二、这种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由观察到思考分析,再到正确表述的过程。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个过程,也就学会了作文。而学生有了观察能力,这才是学作文迈开了第一步。一定要学生把所掌握的材料进行思考、选择、提炼,才会使杂乱无章的内容变得思想明确,条理清楚。如果学生只观察而不进行思考,第二天课堂上就会因杂乱无章而被同学们取笑。例如:有一位很不喜欢作文的同学,在一次口头作文中讲述了他爸爸妈妈一天晚饭时吵架的事情,他只简单地讲述了吵架的过程和结果。同学们听了一致鼓励他把原因也说出来。原来是因为给生病的奶奶多少钱的问题,爸爸想多给,妈妈要少给,爸爸气走了,妈妈却哭个不休。讲完后我问小作者谁做的对呢,他一时没有说话。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要发言,一位女同学说:“是他妈妈不对,抚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再说他妈妈也会老的,如果那时无人照顾她,她该怎么办呢?”我一看表,时间已过了四分钟,便要求同学们课下帮他整理一下,要有明确的中心,合理的顺序。不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用倒叙的方法,写出了一篇题为《妈妈你也会老的》催人泪下的优秀作文,并获学校作文竞赛一等奖。从此这位学生便喜欢上了作文,作文水平提高很快。所以说这种小型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三、这种训练特别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有助于依靠集体的力量,提高全班作文水平。初中作文要求语言通顺、流畅、准确、生动。与笔试作文相比较,口头表述的时间、速度都有明显的限制,说错了就无法抹去,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学生们就会自觉加强语言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自然会有更好的效果。
语言的准确、迅速来源于思维的敏捷,所以二者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利用课堂当众回答,可以起到同学们相互督促的效果,也可借助集体的力量、个人的荣誉感促进每个人及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
此项训练有利于各种表达方式的学习运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积极上进的心理素质。学生最初只是把观察到的景、物、人、事无意识地叙述出来,教师只要说明他在哪些地方用了描写、记叙、说明或抒情议论,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表达方式。在众目睽睽之下,生动流畅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需要观察、分析、表述,同时也需要胆量和勇气。由胆小到胆大,确实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中间也渗透了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道德标准,所以训练中便有意无意地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逐渐把讲述作文的仪表姿态也列入评论的内容。因为活动面向大家,批评或称赞已不是老师一人所为,每个学生既是参赛者,也是有职有权的评委,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凝聚在每个学生身上。因此,我认为这种训练,确实是一种省时、省力、一举多得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