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期”武术繁荣透析
2011-02-19刘先萍
刘先萍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武术·
“轴心期”武术繁荣透析
刘先萍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分析了“轴心期”武术繁荣的社会因子,介绍了明朝武术的繁荣局面,重点阐述明朝武术流派形成、武举制发展、十八般武艺和武术理论大厦构建及其特点。明朝武术在这一时期得以全面发展。
轴心期;社会因子; 武举制;十八般武艺,武术理论大厦
0 前 言
“轴心期”(the Axial Period)是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提出的重要概念,认为在公元前数百年的时候,人类至今赖以自我意识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印度、西方)大致同时确立起来,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1]。” 我国学者称这是一个创造了“元典”的时代,是一个在它之前都“趋进”它,在它之后都“回味”它的时代……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内涵丰富,但其发展道路却十分曲折,时而倡导,时而严禁,武术便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成长。今天,当我们再次回眸武术的发展历程时,不禁感动于武术生命力的强大,更回味其辉煌时期的无穷魅力。纵观武术发展史,不难看出武术在明朝时期有了质的飞跃,为此,笔者再次将目光聚焦这一非常时期,在学习和借鉴先哲们的光辉思想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明朝武术发展的社会影响因子和繁荣局面进行勾勒,为人们展示一幅幅明朝武术的动人画卷。
1 社会因子分析
公元1368年,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开始谱写历史的新篇章。自此中国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武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可以称之为武术发展史上的“轴心期”。
1.1源动力——军事战争
军队是维护政权存在的最基本力量,作为沙场上杀敌护国的统治者更是深明其理。整个明朝近200多年,相继发生近20多次重大战争如京师保卫战、入关战争、土木之变等,每一次的战役需要大量士兵参与,士兵们只有平时训练有素,才能上阵杀敌时做到临危不惧,即所谓的“艺高胆自大”。明太祖曾多次北伐,每一次都出动几万甚至几十万军队,频繁战争需要强大的师资做后盾,这就需要从民间吸纳大量人员来维持战争的需要。“民间武勇之人变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以民”,即所谓的“寓兵于农”的政策,实际上是将兵源、武源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在客观上推动了武术的发展[2]。
1.2厚实土壤——出版业繁荣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其中出版印刷业也十分盛行。据宋人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里说:“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说明最早在隋朝已有印刷业,到了唐宋元时期,仍可见其踪迹,可见出版印刷行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众多行业中的一员了。据相关研究者统计,我国现存古籍中,唐五代刻书犹如凤毛麟角,宋元旧刻也是十分稀少,而到了明朝就大量涌现,可谓汗牛充栋。由此表示明代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是上至朝廷官府,下至地方官员,甚至寺观、书院、私人、书坊都十分重视刻书事业。朱元璋在其执政时期,极为重视文化教育,整个社会形成了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风尚。他说:“朕谓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为百姓创造教育机会,民众的识字率和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朱元璋对文化典籍的传藏也相当重视,“命有司博求古今书籍”。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朝廷常以赐书籍的方式来奖励臣子和藩王,此举也对明代的出版事业和藏书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也为明代武术著作问世准备了土壤和温床。
1.3新气息——文化氛围
明代的文化事业非常发达,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归有光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康海等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武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这一时期,一些有志之士有意识地对历代传承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同时从其他学科如哲学、兵学、美学等理论体系得到学习和吸收养分,为武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指导和借鉴。武学和抗倭事迹是当时的“时事”焦点,为武术论著撰写和出版提供重要素材。
2 明代武术花开遍地
2.1武术流派形成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宋朝之前,武术更多以刀枪剑棍来分门别类,而到了明朝,武术开始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门派,或者说具有了自身的特征和技术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拳械流派和门派。明朝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就提到:“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他还在文中指出当下流行的武术有:赵家拳、南拳、西家拳、温家钩挂拳、霸王拳等等;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指出了“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 ,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同时,对明代的枪法、剑法以及内家外家都有了详细阐述,说明武术流派在明朝已经形成,这是明代武术相较前代武术有了巨大突破,也是武术体系形成的一种标志。
2.2武举制发展递进
唐朝是一个尚武的朝代,素有“教习不精者,罪其折冲,甚至罪及刺史”的军事训练见著,足见其对士兵训练的重视[4]。公元702年,武则天在位时,正式首创和实施了武举制,这是中国武术史乃至中国文化上一件大事,影响深远,武举制发展起点高。宋代武举制沿袭了唐朝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开始设有关于“文”的墨义和策问。与唐朝武举制相比,宋朝的武举制出现文武并举的特色,但是武举标准以文为主,一定程度上导致武艺偏低,出现了“主教者非将领之才……有教兵之虚名,而无训兵之实艺[5]”。武举制的发展趋势处于“回落”状态。
明初一直未实行武举,因朱元璋认为:“析文、武二途,轻天下无全才矣”,不愿循旧,直到明英宗(公元1427)开科武举,分为乡、会 、殿三级,考试内容分文武两项,三年一大考,殿试由皇帝亲自把关,殿试及格而被录取的通称进士。凡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6]。明朝武举制侧重于“策略”和“技勇”的考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宋朝的偏“文”现象,武举制发展得到进一步回升。明朝首次《武举法》颁布,对武举的考试内容、录取标准、授官、支俸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说明到了明朝时期,武举制对武术人才正式提出了选拔标准[7]。武举制度不断改良和优化,呈现出一套体系比较完备的选拔武术人才制度。同时也激发了文武并举,培养全才的意识,这为明朝及以后大量武术著作问世提供了可能性。
2.3 “十八般武艺”内容丰富
提到“武术”之时,自然联系到“十八般武艺”一词,在一定程度上看来,“十八般武艺”代表习武之人武艺超群,擅长多种兵器。“十八般武艺”以明确文字形式出现,最早见于南宋华岳编的一部兵书《翠微北征录》,其卷七记:“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以及后来武术和元杂剧融合,甚至少许剧本如《敬德不服老》中有“十八般武艺”的台词等等,但其中未涉及“十八般武艺”具体内容,用“十八般武艺”来形容武艺全面而并非指具体的兵器,在当时这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谢肇淛《五杂俎》以及朱国祯《涌幢小品》均开始列举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弓、弩、枪、刀、矛、剑、盾、斧、钺、戟、鞭、镜、挝、叉、殳、钯头、棉绳、白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八般武艺”有诸多表达形式,但大致是相同的,主要是由十七种兵器和徒手拳术组成的。这十七种兵器虽有所不同,但是在兵书上主要用来说明习武者精通多种武术器械[8]。
明代的“十八般武艺”内容主要以长兵器为主,这和当时征战需要是相关的,众所周知,这一时期仍是彰显“马背上的风采”,作战依旧以骑兵为主,兵器中自然以长兵器见长,这也是“十八般武艺”中长兵器甚多的一个方面。当时统治者采取尚武政策,不论在军队中还是民间,到处呈现一片习武景象,尤其到明中期,民间武术活动空前活跃,市民阶层通过“以武入仕”的方式走进军旅,为国效力;或是响应“寓兵于农”的政策,民间人员入编军队,都在不断充实军队力量,更是将自身的绝活带入军队并用于沙场杀敌,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如鞭、挝、叉、钯头、棉绳等兵器,这并非是当时武科举考试中规定的内容,更多体现的是“民间特色”,即“非正规”兵器,这些兵器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十八般武艺”的内涵,这也可能是“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呈现出来的主要因素。
2.4理论大厦构建
明朝在中国武术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上的繁荣期,大量武术著作问世是明代武术成熟的一种标志。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武术著作具有诸多特点。
2.4.1 军事人才济济。明朝的发展过程是相对复杂的,前期为了扫荡蒙古残余势力作乱,后期更是奋力抗击倭寇的侵扰,这些都离不开军事力量的支撑,更是对武术的真实需求。军旅中对武备人才十分渴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举人才涌入军队之中。明朝时期的武举制度已相当完善,有武艺方面的考试,更有文科考试策论,这些武术人才在武艺上造诣很高,同时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涉猎,这就为当时的习武之人留下历史巨著奠定了文学功底,其中不乏文武双全的将才,如戚继光、俞大猷、何良臣等。
2.4.2 私家典籍居多。在今天看来,武术的研究并非像其他研究一样从正史或者官方典籍中寻其发展脉络,更多是从私家文籍中探究一二,这就使得武术研究之路显得异常艰辛,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武术生命力的强大。在明朝的军旅中,诸多将领在入仕之前就饱读或者接触过兵法思想,更有懂得如何部署作战方针,记录训练方法,作战经验等等,他们将这些都做了详细的备案,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这本书将军训、实战等融于一体;唐顺之的《武编》,介绍武术拳种、兵器的练法和武术技击实战情况等;何良臣的《阵纪》阐述了练武和练胆的关系;俞大猷的《正气堂集》将诸多兵器练法汇集等等[9],这些都是这一时期将领们的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术由最初的口传心授的传承逐渐转变为书面传承,这在传承方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一时期著书立说的将领们,更是“武术科研”的开拓者。
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进行抗倭战争前,他一直在军队中从事后勤工作,他利用多余的时间将周围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做了详细的考查,在这一过程中就养成了善于记录和总结习惯,为后来能留下诸多武术巨著奠定了文字基础,但是这些并未被当时的官家所整理继承,而是仅仅作为个人的作战经验和手记所保存,却为后来的“怒战花街” 以及“台州大捷”做足了前期准备势,而这些属于历史也属于武术的“经典”更多绽放于武术家和练功者的作战经验和个人手记中。
2.4.3 兵家思想绽放。提到兵家思想,我们就会将焦点锁到《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外的《战争论》、《五轮书》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灵动,逻辑缜密严谨,为当时的军事战略家所青睐,更是展现出一幅幅堪称经典的战争画卷。他的学说,不仅仅用于战争,逐渐被广泛用于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其中和武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蛛丝马迹尽显当时的武术典籍。
论武技是明代武术论著的重要特点,明代武术论著多与兵书相通。明朝将领唐顺之是一名文武全才,在他的著作《武编》中,作者将兵法思想运用于其中,兵法中讲究“虚实”、“动静”之说,将其与武术实战相结合,为“拳”著书立说,奠定了拳“有无势”和“虚实”之分,这些观点即对立又统一,和太极拳中所说“阴中有阳,阳中含阴,阴阳互补”之说是同根,都是来说明武术的“变化之道[10]”。
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军事家,谱写了明代抗倭史上的辉煌篇章,著名的上峰岭伏击战显现出戚继光军事家的能力,他深知倭寇的阵形,倭寇善用“川形”布阵,即精锐士兵分布在军队的前后两端,是为“实”;中间是薄弱环节,则为“虚”。戚继光善用兵法思想中的“虚实”之论,善出奇者,攻其虚处,使得这次伏击战大获全胜,这应该是台州大捷的前奏曲,充分说明了武术家对征战形势的运筹帷幄,更是对兵家思想的熟练运用。在戚家军抗倭战争中,此类事例多不胜数,如横屿岛之战,花街之战等,都是兵法思想与武术技击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武术中仍然闪耀着兵法的光辉思想。
明朝的诸多武术大家如戚继光、俞大猷、何良臣等都是善于兵法的军事家,是他们将兵法与武术灵活结合,合理运用,使得兵法思想处处绽放,对我们今天研究这一时期的武术和今后的武术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结 语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辉煌时期,也是武术史上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武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充足,同时也完成了武术流派形成,武举制发展,十八般武艺具体内容的丰富以及武术理论大厦的构建,为后期的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1]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2] 关彦莉.明代武术发展与明代社会[J].搏击·武术科学,2005(4):17.
[3] 徐良雄.试论明代书坊出版业的发展及其功过[M].天一阁文丛第二期,2006.
[4]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二:“将帅按阅,有教习不精者,罪其折冲,甚者罪及刺史。军还,则赐勋加赏,便道罢之……”.
[5] 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 CCTV-10.探索·发现,中华武功(四)武科及第.
[7] 王凯旋.明代武举考论[J].社会科学战线·博士论坛,2008(11):248.
[8] 刘先萍,王震.十八般武艺历史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121-123.
[9] 包莉,陈青.明代武术体系对后世武术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9(7):4.
[10] 陈青山,林鑫海.《孙子兵法》与明代武术经典论著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1):39-41.
TheAnalysisonWushuProsperityinthePeriodofAxis
LIU Xian-ping
(Wushu College,Shanghai Institute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This paper systemic analyzes the social factors of Wushu prosperity in the axis period. The Wushu prosperity for Ming Dynasty is introduced firstly.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for Wushu ,the formation of Wushu schools and the eighteen kinds of Wushu skills are explained, and the building and characters of Wushu theory are illustrated last. The Ming Dynasty’s Wushu is gradually developed in this period.
the Period of Axis; social factors; the test for Wushu; the eighteen kinds of Wushu skills; the building of Wushu theory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2010年度“晨光计划”项目(10CG56)
2011-02-24
刘先萍(1983-),女,安徽人,助研,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
1004-3624(2011)03-0114-03
G8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