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2011-02-19杜林颖

浙江体育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赛事发展

杜林颖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杜林颖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举办国际或国家级体育赛事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城市举办体育赛事,形成了体育赛事热。研究从“体育赛事热”现象出发,以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相关体育赛事为典型案例,分析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正、负效应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的相应策略,为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体育赛事;城市发展;互动

0 前 言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掀起了我国城市举办各级体育赛事的一个高潮。随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第十六届亚运会等国家级、洲际级大型体育赛事分别在山东济南、广东广州等城市成功举行;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海外赛、斯诺克公开赛等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单项赛事也长期落户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真正掀起了我国各个城市的体育赛事热。我国大中小各类城市纷纷将举办体育赛事作为了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体育赛事热”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思考。

城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会给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产生诸多影响。成功的体育赛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其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治安等系列问题。根据经济学、社会学相关原理,将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称为正效应,对于城市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称为负效应。本研究以近年来国内举办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赛事、洲际赛事和国内赛事为典型案例,结合城市发展的进程,分析相关体育赛事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正、负效应及其表现,并且提出相应的促进城市发展与体育赛事互动的策略,为实现城市发展与体育赛事的互动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阅读大量的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相关著作,同时通过CNKI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以及其他互联网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体育赛事以及城市发展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论文构架奠定理论基础。

1.2典型案例分析法

根据论文研究内容,选取北京、广州、上海、宁波等城市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赛、世界汽车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分站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等国际知名单项体育锦标赛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选取的相关案例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国际体育赛事、洲际体育赛事和国内体育赛事等大型体育赛事;第二,举办的体育赛事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同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的相关理论框架的基础下,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获得相应的结论。

2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相关影响

体育赛事是指以体育竞技为主题,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的,且具有一定期限的集众性体育活动[1]。体育赛事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商业性质活动的大量介入,体育赛事活动不再是单纯地由运动员、裁判员参与的竞技体育活动。同时伴随着赛事观众、新闻媒体、体育赞助商等多个主体加入到体育赛事的活动中,使得体育赛事已经发展成为集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特殊活动,能够对体育赛事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较多的城市以相应的城市资源为依托,举办或承办各类项目不同、规模不一的体育赛事,以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的发展与体育赛事两者关系日益紧密。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发展的相关影响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其过程中产生的正、负效应及其相应的表现,逐渐成为全社会广泛的关注点。

2.1举办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产生正效应及其表现

2.1.1 对城市经济因素的积极影响。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特别是国际性或洲际性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为赛事举办地的城市发展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两个方面。

2.1.1.1 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短期效益。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所具有的超强的“眼球效应”,吸引了相关企业与人群的极大关注,拉动了与赛事相关的系列投资与消费活动需求,其促进该城市以及该城市所在地域内相关横向产业和纵向的产业的发展,从而刺激城市整体的经济增长。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北京奥运会相关总支出为158.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 312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测算得出,北京奥运会每年为我国GDP增长贡献0.3%~0.5%,而同比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则高达2%[2]。奥运会所带来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的经济冲击能够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和产出需求,从而促进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在数量上的增加。据北京奥组委在北京奥运会后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仅奥运吉祥物“福娃”系列纪念品和旅游品的开发,以及特许权的销售就有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2.1.1.2 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期效益。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发展的短期经济拉动是有目共睹的,其持续影响更是长远的。相关城市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时,对体育场馆等相关比赛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更为庞大的环境保护、公路铁路交通和机场建设等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时,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增加了建筑业和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更为主要的是体育赛事的举办,特别是奥运会等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硬件设施的完善和软环境的提升,将促进其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2001年指出,仅北京市的奥运投资就达2 800亿元;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预期北京奥运经济在未来7年里,北京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总需求将超过30 000亿元人民币。由于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城市的基础性资源生产过程改进以及资源的更集约化利用,无疑提高北京这个城市的长期经济增长的能力,专家预测其增长的期限能到2015年左右[3]。

2.1.2 对城市的非经济因素的积极影响。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举办城市的非经济因素同样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城市环境、城市文化与形象等几个方面。

2.1.2.1 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综合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于相应的举办城市硬件设施、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促进城市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等环境方面的改善,不但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更是促进了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口号为北京的城市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为典型的案例则是广东省广州市。1987年,广州市成功举办第六届全运会,以天河体育场为核心的广州天河新区就此崛起,成为了广州城市新中心;2001年,广州再次成功举办第九届全运会,广州地铁1号线穿越珠江贯通广州城市的东西两端,均衡了城市未来发展;2010年,广州为迎接第16届亚运会的举办,在位于城市南部兴建了由运动员村、新闻中心、体育馆区、后勤服务区、亚运公园等组成的“亚运城”,共占地2.73km2。其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不但考虑了运动会本身的需求,更充分结合了广州城市战略发展的布局。亚运会后,其将成为能容纳一百万人口的“广州新城”的启动区,学校、医院、商场、轨道交通等一切配套设施都将齐备。利用“亚运城”加快广州城市南拓的步伐,一幅“新广州”的美丽蓝图正在被勾画,广州市传统的“云山珠水”的格局将被“山、水、城、田、海”兼具的新格局所取代,形成沿珠江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目前,广州城市建设的最大动力源自亚运,改变也多来自亚运,广州市民最终也将受益于亚运。科学的城市布局、便利快捷的交通、清洁美化的城市环境,都会使亚运时代和后亚运时代的广州市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2.1.2.2 提升城市文化与形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是城市展示自我形象的一个积极平台,举办赛事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了其城市文化和形象的提升。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主人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体育赛事尤其是有国际影响力系列赛事的举办,能形成一种潜意识中的体育文化。通过物质载体或者无形存在于市民大脑中的思想观念,国际体育大赛的举办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 而这种观念通过行为来体现,从而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号称世界最“烧钱”运动的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以下简称“F1”)是由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举办的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赛事每年一届,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若干分站赛比赛。世界上诸多的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连续数十年承办分站赛的比赛,涌现出了英国的银石赛道、摩洛哥的城市赛道等耳熟能详的比赛场地,更是形成了相应的F1赛车文化。上海从2004年开始正式承办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其“上”字型的赛道具有突出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成为了上海F1赛车的圣地,更为上海整个城市的赛车文化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上海市民对于F1赛车的认知程度也随着上海分站赛比赛一年又一年的进行而逐渐提高,F1运动也成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在上海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外,体育赛事的举办,引起城市资源存量和增量产生变化,促进了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优势。

2.2举办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负效应

2.2.1 对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为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财政需担负巨大的成本,如1976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由于承办奥运会而背负巨额债务。除了赛事运营期间支出的当期成本外,赛事结束后体育场馆利用率低、维护费用高,对城市经济的后续发展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伴随体育赛事的举办,参赛人员及游客大量涌入城市。由于游客具有相对于本地居民更强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很可能引起该地区短期物价上涨。此外,为确保体育赛事的正常运营,城市需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需求增大,引起土地价格上涨。这就意味着当地居民的经济负担将会加重,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城市的旅游业而言,体育赛事在带来大量客源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潜在的“挤出效应”,如本来要到大型赛事主办地参加与大型赛事无关的会议、展览等活动的公务、商务旅行者和普通旅游者被迫取消旅程;主办地的居民外出旅游以逃避大型体育赛事;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而取消旅行安排[4]。

2.2.2 对城市非经济因素的负效应。首先,在赛事期间,组织者需要面对安全问题,特别是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更是面临恐怖组织袭击的挑战。奥运会历史上出现的多次安全事件,也印证了赛事安保的重要程度。此外,赛场内外出现的球迷骚乱事件,也是困扰赛事举办城市的问题之一。随着赛事期间大量游客的到来,特别是国际性体育赛事中,城市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特色的语言、服饰、活动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城市本地文化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弱化[5]。因此,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举办体育赛事所需修建的大量基础设施,如体育场馆、旅馆和其他配套设施等,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冲击;赛事期间伴随消费的剧增,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也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如能源供给、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城市中交通负载增大,娱乐设施增多,使得当地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程度增大。

3 促进城市发展与体育赛事互动的策略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热衷于举办体育赛事,但在提高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和塑造城市品牌等方面却未必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办赛成本高、收益低使得体育赛事成为举办城市的“鸡肋”。由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利弊俱存,如何依托城市的存量资源,通过资源增量,为赛事举办提供良好条件,实现发展城市与举办体育赛事这两者间的耦合,使办赛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城市管理者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3.1政府对体育赛事举办的引导与支持

国内现阶段各城市举办各类体育赛事,都与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分不开。政府作为体育赛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通过使用行政权力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在体育赛事的申办和承办等具体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体育赛事的举办是一项涉及多方的复杂工程,政府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体育赛事的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体育赛事规划,加强对该地区体育赛事申办的引导和办赛过程的管理;在具体的办赛过程中,各政府部门应根据赛事需要,协调好相互间职能,在城市安保、环境、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为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

3.2选择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体育赛事

在体育赛事的申办或引进时,特别是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需考虑城市的具体特点,选择与城市的发展定位、产业选择、资源状况和文化特色等相匹配的体育赛事。体育赛事具有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具体赛事的特色与城市形象特点之间的耦合程度,选择相对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体育赛事;由于体育赛事与其他文化活动之间的替代性和竞争性,确定城市所需举办的体育赛事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产业选择;在对城市经济实力和自身容量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实际承载能力选择相应级别和规模的赛事,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加强对体育赛事的科学规划

由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在体育赛事的规划过程中识别潜在的财政风险。无论是新建体育场馆,还是修建城市基础设施,都应做可行性分析,对赛事可能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做出测算。此外,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都可能产生影响,因此需对这种影响做出评估,识别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并做好准备措施,以尽可能减少体育赛事的“负外部性”。

3.4规范体育赛事的外部性

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运营和运作是体育赛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的市场将取代政府成为体育赛事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在当前的制度环境约束下的赛事运作,尤其是大型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一般由政府等行政组织承办,导致了目前我国体育赛事的市场配置基本处于失灵状况。大型体育赛事不可能通过市场的途径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则为了保证相应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有效供给,充当赛事的提供主体。体育赛事的外部性是导致大型体育赛事市场失灵及政府无法从赛事运作微观层面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促进赛事运作的市场化进程[6]。政府部门可以在准确评估赛事外部性的基础上,按照其外部性的大小以及购买大型体育赛事所愿意付出的代价,购买相应的赛事,使其的外部性内在化。

4 结 论

4.1 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举办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

4.2 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发展的正效应体现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的经济性因素和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与形象的非经济因素;其负效应体现在投入成本巨大、短期物价上涨等经济因素和安全保障问题、本地文化弱化、城市公共服务压力等若干非经济因素。

4.3 促进城市发展与体育赛事互动的策略包含政府对体育赛事举办的引导与支持,选择与城市特色相匹配的体育赛事,加强对体育赛事的科学规划,规范体育赛事的外部性四个方面。

4.4 体育赛事对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具有双重影响;要实现城市与体育赛事的持续共生,需选择与城市特点相匹配的体育赛事,使两者间构架起耦合关系,实现互利共赢;需对体育赛事进行科学规划,以达到既充分优化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实现体育赛事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 黄海燕.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J].体育科研,2010,31(1):15.

[2] 沈建华,等.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45.

[3] 陈祥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负效应及其控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6):18.

[4] 曹庆荣,等.城市发展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01.

[5] 王婷婷.实现我国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共生发展的理论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1):53.

[6] 高晓波,等.我国城市政府赛事运营的现状与效益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8.

[7] 刘东峰.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联合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

[8] 黄海燕,张林,李南筑.大型体育赛事的正外部性及其内在化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23.

ResearchontheMutualRelationshipbetweenSportsEventandUrbanDevelopment

DU Lin-ying

(Zhejiang Textile & Fashion College, Ningbo 315211,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facilities has already been a symb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sted international events or nation’s events also became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creating a good image and recognition of cities. This research begins with sports event-hot in urban area in China, analys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which sports event on the economy,society,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urban area, then gives the suggestions about making coupling relation between sports event and urban development with the guide and support of governments, choose the sports event that match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based on the resources, and try to make maximum benefit of sports event.

sports event;urban development;mutual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2011-03-10

杜林颖(1974-),女,浙江宁波人,讲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体育教学.

1004-3624(2011)03-0035-04

G80-05

A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赛事发展
本月赛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