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风险求平稳 着力创新推升级——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2011-02-19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发展形势分析小组

浙江经济 2011年16期
关键词:浙江出口经济

文/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发展形势分析小组

化解风险求平稳 着力创新推升级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文/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发展形势分析小组

在促调中维稳是一个值得权衡的重要问题。近期,要维持经济的基本平稳,关键在于要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从紧背景下争取到相对宽余的发展空间;中远期,则要坚定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在产业创新上要有大举措、大突破

“调整”中趋稳

2011年以来,浙江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虽然上半年以来工业生产、出口增速等数据出现小幅回落,但经济周期向上的基本态势不改,为年内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不过,在国际经济曲折复苏和国内反通胀调控政策的复杂背景下,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系统性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调中趋稳目标正如期推进。总体看,上半年浙江经济发展态势总体稳定,是“有调整的平稳增长”。“有调整”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这是结构有调整的平稳增长。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支撑力较强,出口虽然在5月有所回落,但二季度各月出口规模均达180亿美元以上,上半年出口增长仍远高于“十一五”期间18.6%的年均增速。同时投资结构“内生动力充足,结构优化明显”,非国有投资增长较快,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快。另一方面,这是速度有调整的平稳增长。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浙江GDP增速呈现逐季向下小幅调整的态势。但这种增速调整并不是趋势性的回落,也不代表金融危机后重启的增长周期已然结束,而是上升周期重启中的酝酿过程。之所以出现向下小幅调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趋紧政策调控引起的。由于新兴替代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模式创新仍处在量的积累过程中,在价格和汇率波动较大的条件下,频繁去库存化使得商业周期波动加大,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增速上下波动。总的看,这种波动仍发生在10%左右的较快增长区间,这恰恰是浙江当前阶段相对可持续的增速区间。

——多重风险叠加不容轻视。一是中小企业发展分化问题。当前阶段,浙江中小企业在成本上升、土地紧张、工资上涨、信贷收紧、用电短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等“六重约束”下,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中小企业分化加速。从趋势看,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绝非短期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问题都将存在。如何在保障大企业发展、大项目实施的同时,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统筹稀缺资源的配置,让广大中小企业拥有更宽松发展环境,引导中小企业走上创新转型之路,是关系到“富民强省”目标实现的根本性问题。

二是地方融资平台偿债压力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浙江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总体可控。但必须看到,在我国房地产调控加强的严峻形势下,以土地抵押为主的一些融资平台,将面临收益缩水,平台偿债能力大大减弱,很可能出现如欧洲债务危机中政府面临的财务问题。更值得警惕的是,虽然全省来看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可控,但并不代表局部地区的风险可控,一些市县一级平台若出问题,其对地方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预计,地方融资平台的还债高峰期将在明后两年,在流动性偏紧条件下,平台资金链趋紧的压力将明显增大,应予以高度关注。

三是产业“空心化”问题。目前浙江产业资本呈现两种态势:其一,避实就虚。对实业、制造业不热衷,热衷于资本运作,热衷于房地产投资。其二,重外轻内。重视境外、省外的发展,省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即所谓的“离实业化”和“离浙江化”。很多企业到外省、境外投资的技术、装备都好于本省,核心资源流出速度有加快迹象。应该说,从事资本运作,加快全球范围的产业布局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有着当前发展环境的深刻背景。但对浙江而言,产业资本“务虚”和“外迁”加速,如果是在新兴产业替代缺位的情况下发生的,带来的必然是区域产业的衰退,此消彼长的结果就是区域竞争力的下滑。因此,如何权衡好工业和服务业、传统和新兴产业的替代关系,引导浙江产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流向,在“强内”和“育新”上下功夫至关重要,也关乎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走向。

发展宏观环境的认识

——国际环境总体稳定,但各方内部危机依然潜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17日最新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3%,虽比2010年5.0%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为稳定快速增长区间。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复苏面临诸多变数。一是主权债务危机有蔓延趋势。以希腊债务危机为引爆点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美国公共债务已突破14万亿美元,日本受大地震影响进一步扩大举债规模,债务包袱愈加沉重。二是通胀加快向全球扩散。欧洲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4个成员国的通胀率为上升状态;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通胀持续攀高。三是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在不断强化。

对浙江而言,考察国际环境的影响关键是如何看待外需市场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从历年外贸增速看,2002年、2003年、2004年在美国高科技泡沫破灭影响下,浙江出口依然保持了平均40%的增速;但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出口增速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尽管出口总额破1800亿美元,扣掉2009年的影响,2008-2010年实际年均出口增速降至10%不到。这一情况表明,浙江现有产业结构出口市场拓展已经比较有限,由于传统出口商品的市场容量有限,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已经于2007年开始逐步放缓进入调整期,未来保持出口较快增长的动力必须依托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从主要出口国家需求市场看,2011年4月欧洲、北美洲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比重下降到49.5%,比2009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比重则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可见,浙江出口增速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小幅波动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今年经济较快增长势头有望成为拉动浙江出口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

——国内调控基调不变,但政策调控方向出现微动。鉴于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迹象显现,预计下半年中央调控政策会增加保增长的力度,在保持基调不变的同时,在方向与力度上有所变化。一是货币政策更为稳健。预计货币政策价格和数量工具齐动的可能性不大,紧中趋稳、保中有调的特点将显现。二是财政政策更为积极。三是房地产调控更为坚定。此外,人民币汇率在保持持续较快升值后,受国内实际利率偏低、贸易顺差增幅缩小、投机性资产盈利空间打压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升值空间比较有限。

在此背景下,对浙江而言,有必要在较长时间维度上深刻认识宏观调控政策变化。首先,在经历了30多年经济较快增长、人均GDP达到中低收入国家水平后,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在所难免。以日、韩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转型期,宏观政策取向上,以积极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和城市化、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资本泡沫发生的特征非常明显。我国在人民币没有真正实现国际化之前,采取相机抉择宏观政策的取向也不会改变。其次,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波动加剧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程度加深的表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宏观调控政策波动将成为国家保持国际竞争力、增强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第三,紧货币和松财政政策搭配是加快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型、促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效手段,就全国而言,可以在保持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速上实现渐进式结构调整。

在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浙江经济发展面临“三个依然”的前提不会改变,即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基调依然、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依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基本判断和工作建议

结合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变化变化趋势来看,今年浙江经济增长将有望保持10%左右。近期来看,要维持经济的基本平稳,关键在于要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从紧背景下争取到相对宽余的发展空间。中远期看,则要坚定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在产业创新上要有大举措、大突破,大力整合省域优势发展要素资源,打破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变,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近期:强保障、稳出口

一是妥善处置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一方面,要争取在保障房项目发行企业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对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尽快贯彻落实到具体项目,要求相关的政府融资平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早开展相关政策的对策研究。对于中央可能放开发行市政债和清理有风险地方债等新情况,要及早开展前期政策对接研究,做好相应项目储备;尤其是要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二是加快推进地方金融发展。围绕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的战略目标,要突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重点在发展直接融资、增强地方金融实力、金融资源集聚、民间资本有效转化等方面实现突破。近期应重点推动浙江大有可为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扩大牌照发行数量,引导民间地下融资合法化,联合保险公司、社保理事会、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资金共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三是积极盘活土地存量。要加强企业用地情况清查,对转而未供、供而未用或达不到开发要求的企业,及时整改,对闲置多年的土地采取收购、转让、租赁等方式重新盘活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调整相结合,逐步把占地多、效益差的企业迁出,为好项目留出空间;加强对转移老厂房的开发利用,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孵化器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

四是努力确保电力供应。控制电力需求和提高电力供应相结合,一方面要限制用电需求过快增长,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加快制定修改省级行业标准,加大现有差别电价执行力度和范围,削减不合理用电需求;另一方面要全力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建立省电力电煤补贴专项资金,加大电煤、外购电的补贴,尤其要确保省属能源公司机组稳发满供。

五是建立外贸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各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对汇率走势变化的分析研究,及时向企业发布研究成果以及进出口动态的信息,向企业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尤其是要建立起出口报价协商机制,增强对外出口的协商议价能力。引导银行加强对外贸企业的业务指导,让外贸企业运用出口押汇、进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福费廷、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保理等贸易融资工具避险,或使用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产品避险。

(二)中远期:集聚要素、着力创新

一是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青山湖科技城、嘉兴科技城、中国核电城以及各地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学园、科学城等创新载体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吸引中科院及部属科研机构、国内外著名高校、国内特大型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进驻,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

二是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把浙江的“龙头企业百强工程”和“百千万工程”培育的重点聚焦到创新型企业上,使创新型企业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要加快落实创新型企业在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激励创新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三是加大力度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浙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在发布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基础上,着手开展新兴服务业规划编制工作,制订新兴产业工作推进计划或行动方案,强化各部门和各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任务目标与责任,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四是集约推进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要高度珍惜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空间,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合理控制年度开发规模,通过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开发效益。把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与开发区建设协调起来,利用好既有强势开发区的品牌、体制、政策等优势,高起点推进新区块开发建设。发挥舟山群岛新区作为全国海洋开发体制创新试验场的地位,从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国家法律政策中尚属空白,或者虽有法律政策规定但制度不完善的相关内容进行试验,力争试行一些与现行法律政策存在一定冲突的改革措施,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创造出新路径、新办法。

五是提高“走出去”与“引进来”协调发展水平。把握浙商到省外或境外产业投资机会,在省外或境外建立工业园区、经贸合作区和资源基地,缓解浙江资源要素约束,有序推进产业转移,促进省内总部经济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宣传学习吉利收购沃尔沃等经验,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并购获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和销售网络,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鼓励类产业领域,继续大力引进省外、境外优势企业和项目,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大项目;加强对台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积极建设台商投资园区、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对台经贸合作区,承应台湾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浙江产业国际竞争力。

(主持:傅金龙;执笔:朱李鸣 潘毅刚 何垒 陈王进)

猜你喜欢

浙江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