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

2011-02-19王景玉

治理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民主政府政治

□ 王景玉

互联网时代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

□ 王景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带来了机遇,也为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了可选渠道与路径,节约了参与成本,更为直接民主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不过,互联网在促进民主政治实现的同时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技术不是推进民主政治实现的决定力量,主宰技术的人才是民主政治的真正动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民主政治;实现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为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拓展了广阔空间,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地方甚至是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民意依据。互联网不仅瓦解了传统的等级权力结构,而且也将促进言论自由、社会平等和政治透明的发展。互联网条件下民主政治实现方式的探索,一方面可以在理论方面为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支撑,为互联网技术找到服务政治发展的有效支点;另一方面可以为现实政治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改变人们的政治观、民主观,为人们在高技术社会开展政治民主探索新的路径。

一、互联网为民主政治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互联网使民主的实现成本更加低廉。传统条件下由于受地域、时间、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民众的政治参与仅限于投票、信访等简单的途径,许多享有政治参与权利的民众没能够真正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提供了一条崭新、便捷、廉价的参与形式,为实现直接民主创造了条件。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国家和地方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成本大大降低。国际电信联盟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横跨大西洋的光缆每分钟的建设成本不到 1%美分,运营成本较高的国际通讯卫星每分钟的成本也就 1美分,若得到合理利用,传输成本随着容量的扩大将趋近于零,相比之下发生在国内的政治参与成本将会更低。以网上选举为例,在网上网民可以第一时间查阅候选人信息,可以对选举相关问题进行发问;选举机关也可以在网上第一时间收发、统计选票,第一时间公开选票结果,这不仅增加了选举的科学性、公开性,也使更多的民众直接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

(二)网络拓展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空间与途径。在互联网时代,公民只要在互联网上就可以轻松获得相关政府信息,而且不用付费;互联网为持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辩论提供了一种平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们还可以在网上结社或集会,进行讨论协商,再不必为找场地、组织安排等具体事务而耗费过多,而且能够增加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另外电子投票系统也简化了投票流程,一些繁琐的计票过程被计算机所取代,结果的公布更加快捷,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政治家们也获得了一个直接与选民对话的新方式,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政治候选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等新式宣传工具,低成本地向公众传达自己的竞选纲领。网络为政治家贴近民众提供了平台,为民众参与政治提供了技术手段,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参与途径也得以拓展。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断拓展,参与的渠道和空间日益广阔,全民卷入到中央决策过程中。有人预言,当网络广泛应用于政治连线时,必将推动政府官员与公民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行为过程中的分量。

(三)互联网将培育公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理念与民主意识。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言、平等与人交流的虚拟空间,鼓励表达个性,为民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渠道和平台。网络主体的平等性体现了网络民主的本质内涵,是网络权力结构扁平化的基础;网络空间的无界性为网络主体平等性提供了物质前提,而网络参与方式的直接性则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网络主体的平等和权力结构的分散。①王烨:《试论代议民主与网络民主》,《理论月刊》,2006年第 3期。首先,网络呈现网状,人们平等地处在网络终端,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人们是平等的、虚拟的、自由的,与民主政治所主张的平等、自由理念比较符合,而且互联网没有中心,没有至高无上,是一个扁平的世界。网络中信息的分布和流动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不再千篇一律而呈现为个性化,人群被不断细分。这就弱化了个人对于团体的依附,把权力分散到了更多的人和群体中。②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唯实》,2005年第 8期。因此,网络本身具有内在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兼容性。基于这种内在的平等性,借助网络技术匿名参与政治的途径,缺少了政治禁忌、成本考量以及社会伦理的更多顾虑,人们敢于发言,敢于真实地反映心声和实际需求。其次,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中传播,社会环境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只要出现失常或失调现象,影响到人们的价值系统,就会在网络舆论中得到反映,并被迅速传播开来。网络舆论立场鲜明,依照社会道德进行评判,起到了维护社会良知的作用。③吕成楷:《论网络技术对提升民主意识的作用》,http://www.newwestchina.com/xbyk/ShowArticle.asp?Article ID=268.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的参与意识与理念不断得到培养和升华。通过网络参与以及自由、平等理念的传播,民主的习惯不断形成。

二、互联网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实际运作

互联网技术不仅促进了民主原则的变革与创新,而且还使民主更加精密。不过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互联网还不能完全普及,信息技术也只是在民主政治的有限领域发挥着推动作用。

(一)民主理念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实现

与统治不同,治理是一种动态过程,其手段可能是协调、合作,而不是控制,其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既涉及公共领域,也涉及私人领域;它属于一种互动模式,而不是正式的制度安排。④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3页。治理理念已深入人心,而互联网的技术渗透使政府治理更具民主特色。

1.政府透明有了固定平台,民主监督有的放矢。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政府透明只能通过政务公开栏、墙报、报纸、广播等媒体才可以获得政府信息,而且由于经济、技术、交通等条件的不便,政府透明往往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达不到人们预想的效果。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政府的透明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们监督政府、质询政府的渠道和路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经济,从而拓展了公民监督的空间,政府职能范围之内的事务诸如预算计划、经费支出、政府采购、官员任免、办事程序、官员收入与补贴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政府网站或公共网站公开,接受民众的查询。例如 19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电子日本”战略,其目的就是要普及因特网和家用网络,以方便公民查阅政府信息。另外一些国家的政府网站拥有数千万浏览页面的信息库,设置了分别针对公民、企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业务服务,同时不断提高网络运行速度。美国联邦政府网站可以在不到 1/4秒内搜索到 0.5M大小的文件。⑤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60页。韩国在 1999年到政府机关申请信息的人还有大约 86.1%,但是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目前信函与直接到政府机关申请信息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而通过互联网申请的信息不断增加。目前韩国还积极修改现行的信息公开法,以推动互联网信息的公开。澳大利亚在 20世纪 80年代申请政府信息所用的时间限制为 30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的 90年代末期,时间限制被减少至 14天,而到目前就更为迅捷。①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96页。

中国政府网开通之后,公众可以坐在电脑前阅读中央及各部委的最新文件,包括工资、人事等信息。中国政府网提供了分年、分月查询的功能,而且还设置信息反馈系统,从而使公众可以就有关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和提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状况,公众也不会再因为从正当渠道得不到准确信息而被错误信息所谓误导。另外,政府信息的公开使官民之间关系被重新塑造,金字塔式的上下关系逐步转变成为一种网状的平行关系。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政府透明,不仅能够扩大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渠道和监督平台,而且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更好地协调和处理人民利益诉求,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可以体现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关注民生的执政风格,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和谐。

2.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奠定新型官民关系。电子政务主要关注政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赋予政府以独特的能力,转变政府与公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促使政府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能。目前,电子政务主要包括四个层面:首先是政府信息处理必须借助电子技术,并且信息必须公开;政府部门在电子技术条件下进行再造或重组;电子政务所处理的互动信息将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事实上,电子政务拉近了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民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享受到政府服务。新加坡是电子政府服务深度上全球领先的,他们通过电子公民门户网站为个人用户提供 24小时不间断的电子服务,网站点击率从2001年的 24万次上升到 2003年的 870万次。目前新加坡已经拥有超过 1600项政府服务在线运行,一年之内至少有 90%以上的政府服务用户使用电子服务,而用户的满意率高达 90%。②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81页。

电子治理也称作是数字治理,是一种在数字条件下全新的、先进的治理模式。电子治理要求政府部门通过开发利用因特网的巨大潜能,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在电子治理条件下的政府将体现法治、透明和效能,既廉洁又廉价。2005年底,中国政府网开通,通过互联网国务院专题会议多次被直播;政府网站还把 2000年以来的二百多期国务院公报搬上网站。政府最高层会议在网上直播,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更体现了政府自觉接受公众监督的诚意。2006年 10月中国政府网开设网民调查栏目,以服务于政府决策,同时也接受广大公众的监督。③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述》,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 223页。另外,网络上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使公众可以直接判定政府的服务范围、标准、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客观评价政府活动的绩效。

事实上,电子政府简化了政府行政程序、改善了业务流程,业务成本大大下降;电子政府也使那些在地理上相互分离的政府部门在业务管理上实现整合,为精简部门、降低行政成本创造了条件。

(二)信息技术使直接民主在某些领域得以实现

民主政治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关键因素在于社会成员参与共同关注的事务的广度和深度。民主永远处在尚待改善的状态,而改进的过程永远不会停止。一个符合民主的规则都允许广泛参与,使决定合法化。④[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第 65页。在欧美等国,通过互联网开展的网上参与活动为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佐证。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比亚市在 20世纪 70年代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市政厅,通过让居民在家里经由电子设备,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参与地方计划委员会的政治会议。目前美国正在将此经验进行推广,逐步将美国各种联邦机构的几千个地方办公室连在一起,建构起一个交互式的“公民参与中心”,为更多有参政权利的民众开辟政治参与的途径。⑤孟建:《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28页。政治参与由于地域、经济、交通而造成的不便正因为有了互联网而变得不那么艰难,语言、时间、文化等制约因素正被逐渐化解,参与形式的单一化状况正逐步得到改观。利用网络,网民们可以进行民意测验,组织“电子政党”、“电子院外集团”、“数字议会党团”参与和影响政治。当“政府上网”后,政府的各种决策就可以在电脑网络的全民表决系统上进行,政府选举也可以在网络中操作。①郑曙村:《论网络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的五大促进作用》,《齐鲁学刊》,2001年第 4期。“在线参与”将成为网络时代政治生存的主要方式。不过,目前直接民主还仅限于投票、信访等简单的途径。

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电子技术网络也在逐渐推进,例如 2000年 5月正式启动的海淀“数字园区”电子政务工程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秉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的理念,从交互式网上办公到服务企业、服务社区的职能扩展,使海淀“数字园区”真正成为方便公众参与政治事务的技术平台。另外,“数字园区”电子政务系统还打造了网络社区和企业门户平台,开设了人才服务社区、法律社区、银行服务社区、产品服务社区等 10多个栏目,形成了一个基于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这一模式不仅便利了企业利用平台查询、发布信息,办理各种业务,而且丰富了海淀园管委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内涵。②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http://www.topoint.com.cn/html/article/2010/01/270800.html2010年 1月,广东省人大也在电子民主方面走出了可喜一步。他们在“广东人大网”上推出了“立法专网”、“代表专网”等窗口,立法专网主要公开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和其他立法文件等立法信息,宣传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代表专网主要提供有关代表履职和代表工作的信息,包括各种通知、公告,以及省人大常委会向代表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等。立法专网除了可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广东省地方性法规查询系统,还特别设立了公众互动栏目和地方法规草案征集意见系统,加强常委会及其机关、人大代表、有关部门、立法顾问、社会公众等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迈出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新步伐。代表专网,则为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了解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反馈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报名参加代表活动,以及讨论问题、交流信息提供网络平台,开辟了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行职责的新途径。另外,系统还专门为人大代表设置了网上提交功能,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议案初稿发到讨论区里面,广泛吸取其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自己的议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再点击提交。这样代表们就能更容易集思广益,如果关注度够高,大家讨论的很广泛,还有可能被系统置顶。③《广东人大试水“电子民主》,《南方日报》,2010年 1月 29日。

无论是美国的电子市政厅,中国的“数字园区”,还是电子民主都从不同侧面贯彻了民主理念,真正满足了民众参与政务、获得政府运作信息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民主的实现路径。

(三)网络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渠道之一

许多已经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在进行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参与选举的人们越来越少,其中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人们对政治家比较放心,政府比较诚信,民众感觉参与与否已经无关紧要;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身政治参与的意义产生质疑,认为参与的价值不大,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政治参与或投票活动。但是当信息技术应用到民主过程以后,政治参与的渠道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例如,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美国各大网站全力以赴,利用各种优势向选民提供 24小时服务。共和党进行演讲的演讲词随即就可以在网络上见到,所有大会活动、现场景象都可以由民众选择查阅。网络在民众中间扮演着“政治公共空间”的角色。网络包括其论坛可以有诸如候选人的各种资料、关于选情的深度分析,候选人也可以借助网络鼓励选民参选,另外也可以让选民进行交流,以便获得比较集中的意志。如果技术进步达到一定程度,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话投票,或者通过触摸屏参与其中,选民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网络轻松投票。2000年 6月,深圳市的市民坐在家里打开电脑,用鼠标轻轻点击市人大网站,就进入了正在召开的人代会,既可以聆听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通过“市民之声”向人代会提交电子建议。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点击“参政议政”。④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第 386-389页。2004年上海市也开通了人民代表网,主要栏目包括代表议案、代表书面意见、代表园地、代表网上接见等,以加强代表与选民、代表与代表之间的联系。①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146页。

(四)电子选举系统使民主更精确、快捷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第七代电子选举系统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次会议选举中得到使用。该公司研制的第一代电子选举系统成功服务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后,20余年来连续第六次成功服务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该系统在党的十七大选举中也被投入使用并圆满完成了中央委员会成员的选举计票工作。目前所采用的第七代电子选举系统是该公司为适应我国政治选举制度、应用于集中式会议选举而研制的专用高科技设备。该系统完全代替了长期以来会议选举采用的人工计票方式,可以实现“代表投下最后一张选票,系统即刻生成选举结果”的目标,十分快捷方便,不仅结果准确无误,还大大缩短会议选举计票时间,使会议进程非常紧凑。它主要由智能票箱、选举主控软件、选票设计与选举模式生成软件、另提候选人处理子系统、无效票审核子系统、选举结果输出软件、后备系统和一个集成支撑子系统构成。系统可以同时对多台智能票箱接收的选票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分析、综合处理,实现了选票识别、另提候选人处理和无效票审核的在线实时处理,以及通过联网的其他各类设备进行显示、打印等形式的结果输出。智能电子票箱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设备,高精度高速图像处理系统则是它快速高效的“心脏”。当参会代表将选票投入智能票箱后,就立即开始采集选票上所有的信息并判定其有效性,然后将相关信息立即通过千兆光纤网络传输至主控服务器进行处理,如果有效票上还有另提候选人,系统就会把另提候选人的原始信息自动传输至另提候选人工作站进行处理。电子选举系统能够服务于现场选举,可望有朝一日这种选举系统能够通过互联网将全国选民集中在电脑终端,参与到选举中来,那样公民直接选举就会成为现实。②王晓宇:《电子选举系统服务“两会”20年》,http://www.cas.cn/ft/zxft/200803/t20080317_1689643.shtml电子投票技术应用已经相当普遍。2009年 12月,杭州拱墅区仓基新村社区首次使用电子投票选举,这是中国城市基层组织选举首次使用。3122位居民通过电子触摸屏参加了选举。采用电子投票计票技术组织投票选举,投票方式有三个创新:一是电子投票系统具有选举结果实时出现、无废票产生、有效遏制贿选、迅速产生各类选情统计分析数据和现场感强等优点。二是电子计票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换届选举时出现的争议票、废票、手工计票差错等老大难问题,避免了传统选举唱票计票速度慢、时间长,难以监管贿选等缺陷,杜绝了计票争议。三是社区民主选举服务平台 (互联网)能起到政策宣传、竞选、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咨询互动等功能和作用,③《杭州基层选举使用电子投票—为中国首例》,浙江在线,2009年 12月 13日。将成为今后全国社区、农村选举借鉴的榜样。

此外,互联网还能够发挥监督职能。例如 1998年的美国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婚外情,就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实现了对政治领导人的网上监督,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1998年 1月,美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婚外情,但由于独立检察长要求对此事件暂不透露,他们就决定搁置此事。但是第二天互联网的一个闲话专栏把它捅了出来。几天之后该丑闻上了美国各地报纸的头版,最终克林顿被弹劾。这个积极倡导“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网”总统尝到了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④孟建:《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07页。

三、互联网为民主政治发展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方便之门,为人们民主意识与民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涵养之地,但是互联网的存在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挑战。

(一)网络发展为一些政客和特殊利益集团操控政治提供了便利工具。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受到高技术信息机器的渗透,或者完全被高技术信息技术所控制。而信息技术的主要掌握者是那些具有专门技术和保密信息技术的官僚。他们不但掌握行政权力,还掌握计算机技术。他们利用双重优势,一方面,在政治过程中通过推进有倾向性的方案来做出决策,使技术官僚事实上成为立法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操控政治的目的。另一方面,技术官僚可以设计出符合自己愿望的信息技术,使决策结果最终符合自己或本利益集团的利益,甚至可以在对现实不满时对社会进行致命的报复打击。要么利用计算机数据制造混乱,要么进行恫吓或控制别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超级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足以记录人们的每一笔电子消费、每一封电子邮件、每一次信息查询甚至私人生活,这使得权威当局监视和控制社会的能力空前强化。从民主的角度来看,让政府掌握几乎可以了解民众全部隐私的密钥,应该不是一件太好的事。①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唯实》,2005年第 8期。互联网是网络民主赖以存在的技术手段,而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和网络信息的可操作性却使得公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经过巧妙编辑和加工过的信息使得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事件和数字失实,从而误导公众,这其实就是一种欺骗。如果这种欺骗使得公众的政治参与流于形式,便会带来政治停滞和政治混乱,至少民主决策不会有效的实现。②龙淼:《当代中国网络民主发展问题初探》,《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 9期。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容易助长极端民主化倾向,影响网络民主发展的正常秩序。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民主更接近于哈贝马斯所推崇的“理想商谈”,因为每个人几乎都可以平等而不受约束地发表观点,从而对特定的问题达到“畅所欲言”的效果。但是,在这种几乎没有约束的情景中,也存在着权利滥用的可能:诬陷、造谣、诽谤和混淆视听等等都可能在网络民主中借其便利而泛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群体心理的某些必然缺陷,法国学者勒庞曾经将大众的特点归结为四个方面:(1)冲动、易变和急躁;(2)易受暗示和轻信;(3)情绪的夸张与单纯;(4)偏执、专横和保守。③[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20—38页。网络倡导自由、平等等理念,但自由发展到极端就会挑战国家利益,因为个人利益至上,国家利益将被置于次要地位,有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与政府抗衡。更为甚者,有些网民将自己的自由看得高于国家安全和政府权威,为展示自我天才,以屡屡侵入政府信息系统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而这种绝对自由的蔓延或者是盲目发展就是无政府状态。过多依赖即时电子民主可能导致民众非理性的“情绪性民主”左右政治。绝对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数字化恐怖”行为将严重破坏政府的权威,威胁到国家的安全,无疑对公民的自由和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构成巨大的挑战。

(三)信息技术容易导致信息的贫富分化,妨碍公民平等参与政治。网络不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构筑起一道深深的“数字鸿沟”,而且将一个国家内的公民迅速分化为技术精英和普通大众。这两种人在获取和支配信息方面的能力是不平等的,人数不多的前者获得了信息霸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对民主的作用。大众传播理论认为,受众结构是一个金字塔:上层是少数精英,关心思想;中层是白领,关心“物”和“思想的流行”;下层是普罗大众,关心人物。不言而喻,只有具备了一定收入的人才买得起电脑,才承受得起不菲的上网费;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会操作电脑,才能成为网民。④孟建:《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10页。就网络民主而言,受众群体对网络的占有和享有的程度是决定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显然,在目前的情况下,互联网的发展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特定群体在参与民主的机会上的不平等。能够享有网络的群体可以更加充分和便捷地表达其意见,而那些网络资源稀缺的群体则难以充分地表达其意见,这种状态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信息鸿沟两侧的群体两极分化日趋严重。⑤孙光宁:《从恶意到恶评:网络时代的民主动向》,《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 4期。网络的技术性对参与者提出了一定的能力要求。网络技术发展之初,需要非常专门的技术性语言和技巧。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参与者的技术要求已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也总会有一部分公民因为缺乏操作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之外。即使是那些经常上网的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从不利用网络参与电子政务,对网络的政治参与功能不感兴趣。

另外,民众非理性的“情绪民主”左右政治,将使民主失去意义。无休止的网络民意调查造成了选民至高无上的地位,让领导者饱受民意测验专家和公众情绪的无情摧残,这时就出现了“情绪民主”。当民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民众一般会倾向考虑自己的利益,过度的民意测验可能导致政府官员的决策仅仅根据老百姓的情绪进行,从而损坏国家的整体利益。决策者过多地依赖公众做出判断,削弱了自己在制定、思考、分析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自我决断能力,实质上等于暴民政治。①[德]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版,第 260页。这主要是因为公众与民选代表相对容易情绪化、缺乏理性,遇到事情不如代表冷静、慎重,而且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国家决策一旦为大众情绪所左右,就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后果。

四、互联网技术手段——民主政治的推手?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实现提供了诸多技术条件,原来只能是一种理想的民主形式在互联网条件下有了实现的可能,民主政治的前景显得更为广阔。然而,我们怀疑的是,技术条件是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决定因素,如果是决定因素,那么人们在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在技术进步层面进行更多的投入。如果技术不是民主的决定性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对影响民主政治实现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索。

(一)信息技术仅仅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根据现实状况以及学者的前卫研究不难发展,互联网的发展确实促进了民主的实现,但是促进民主政治实现的因素不是网络信息技术,而是人们自己。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全球信息时代悄然来临之时,美国社会很突出的一点就是代议制民主正在向共同参与制民主的转变,其指导原则是:“凡是生活中受到某项决策影响的人就应该参与到那些决策的制定过程。”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实际上不仅仅是美国,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用之构建“电子化政府”,并力求建立更加开放的分享型民主,这些举措都在或多或少地向直接民主前进。这也就不能不让人信心倍增。网络技术为民主参与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开辟了民主参与的新渠道,从技术上为实现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在当前的许多新兴的民主理论中大多融合了网络技术的优势,推动了民主理论的前进,而且使直接民主作为一个重要的线索渗透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参与制民主”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代议制民主向直接民主的过渡形式,因此也就为直接民主的实现做了理论上的准备。③田科瑞:《网络时代的民主》,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3期。也就是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仅仅为直接民主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而且在某些方面增加了直接民主的某些因素,而实际上互联网给民众提供的是一种参与的便利,而此类型的民主也只是“参与式”民主,而不是人们渴望的直接民主。如果其中有直接民主成分的话,也只是一种半直接民主,④依靠代表参加民主选举或表决、也依靠自己亲自参与到网络上的政治互动,因此称作半直接民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民主。直接民主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公民政治文化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直接民主的运行需要一些相关的规则、机制,才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中国大多数人民群众还不识字,过去没有选举的经验,他们对于选举的关心和积极性也还很不充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来普遍地登记选民,机械地划分选区,按人口比例一律用无记名投票的办法来直接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根据我们过去在若干地区实行过的经验,这样的选举反而是形式主义,它给人民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损害人民的积极性,在实际上并不能使这样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更多的代表人民的性质,因而也就不能用这种办法使今天的人民政权更加民主化,更加密切地联系人民。⑤《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 54-56页。

(二)技术条件不是民主政治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长足发展插上了翅膀,而且现实政治生活也正是如此。但我们认为,技术条件不是政治民主实现的终极途径。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时期,革命根据地在政权建设方面所推行的选举制度得到了明显改善,选举的程序逐渐完备,并且更具操作性。其中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就明确规定了宣传发动、审查选民资格、进行居民和选民登记、检查政府工作、提出候选人名单、正式投票选举、选举产生乡选举机关等程序和步骤,在具体的选举方式上包括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选区划分适应选民类型实际、选举比例上照顾城市居民和部队、实行候补代表制、设立选举委员会、投票规则、无记名投票方式以及竞选等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针对边区的群众大都居住在农村和偏远的山区、文化底子薄、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事实,创造了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基本的方式是召开选民大会,集中进行投票,同时设立流动票箱,采取流动投票的方式,具体的投票办法有“票选法”、“画圈法”、“画点法 ”、“画杠法 ”、“投豆法 ”、“投纸团法 ”、“烙票法 ”、“烧香点洞法”以及“背箱法”等等。尽量使边区的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投上一票,保证选举的普遍性、真实性和公正性。①王海稳:《当代中国的民主技术研究》,2010年博士论文,第 101页。另外,中共在延安时期实行的“三三制”政权形式也是民主政治真正实现的现实例证。这种政权设计是建立在对阶级结构客观、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政治构架,真正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质,是根据地进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创性尝试,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一种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诚意。②陈先初:《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历史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 1期。可以说,从技术条件到文化条件,延安以及其他抗日根据地都不具备发展民主政治的条件,但是他们所推行的民主形式以及开创的投票模式在当时却克服了种种困难,使民主真正成为现实。无论是各根据地的选举方法,还是所推行的“三三制”政权模式,都不是现代技术的结果,而是在经济、技术乃至文化条件都不具备的条件下推行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民主与技术、经济的发展不是正相关关系,其关键因素在于政权的建设者愿意推行民主,可见掌握政治权力的人才是推动民主政治实现的决定性力量。

(三)民主理念和推行民主的决心是民主得以实现的推动力量。民主政治的实现最关键的是选民的民主理念和信念,但中国权威主义的政治文化常常表现为经常性的践越规则,缺乏包容性;特权意识浓厚,缺乏理性商讨;如遇分歧,往往诉诸于权威、强权。③王海稳:《当代中国的民主技术研究》,2010年苏州大学博士论文,第 112页。民主政治的实现与否规则意识非常重要。中国 2000多年集权政治的历史经验表明,专制政治及民主的缺乏构成了对规则意识的基础性或本源性伤害。受传统文化影响,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规则仅仅被理解成了控制社会的工具或达到某种利益的手段,当规则合乎自己的利益和心思的时候,便把它高高举起;当规则不合乎自己利益和心思的时候,则把它踩到脚下。因此,否认平等、自由的等级思想和专制政治,只能造就驯服与盲从的臣民和时刻准备玩弄规则的叛逆,规则意识不可能在专制政治下产生。④魏洪秀:《规则意识的社会政治依托——政治文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 5期。在民主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掌权者不想真正去维护民主,但又不得不做做民主的样子。于是,就在民主的技术上大做文章。⑤吴海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视角下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解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 4期。以技术条件为托词,延缓民主政治的实现。因此,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公民要有比较成熟的民主理念和坚定信念,民主成为一种公共的政治理想;二是执政者真正愿意推行民主政治。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民主政治就无法真正实现。没有民主理念和信念作为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民主只是一种政治工具或符号;没有官方的制度性推动,民主只不过是一种政治理想,是一种为改朝换代提供合法性论证的橡皮图章。

互联网将不断为民主政治的实现提供比较丰富的技术手段,但互联网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全部问题,因此民主政治的实现依然存在困难与挑战,民主政治的实现途径与手段还需进一步探讨。□

责任编辑:严国萍

D601

A

1007-9092(2011)02-0055-08

王景玉,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当代中国政治。

猜你喜欢

民主政府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