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
2011-02-19关琼瑶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
关琼瑶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
3例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
关琼瑶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
目的:总结3例老年胃癌术后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方法: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镜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支持治疗,红霉素、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3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胃癌患者应在术前、术后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有效预防胃瘫并发症的发生。
拔出胃管;胃瘫;护理
术后胃瘫是一种腹部手术后因胃肠动力紊乱导致的胃排空延迟症候群,胃手术后及非胃手术后都可发生,胃部手术后约有5%~40%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胃瘫[1]。术后一旦发生胃瘫将延长住院时间、治疗困难、增加医疗费用,易产生医患纠纷。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发生3例胃癌术后自行拔出胃管后导致胃瘫的,并且均为老年,经保守治疗后3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65岁~81岁,平均年龄69岁。3例均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II式吻合,术前诊断均为胃癌。
1.2 临床表现 本组3例患者均在术后2~3天自行拔除胃管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呈草绿色,腹部检查可见上腹膨满,振水音明显,肠鸣音减弱,留置胃管吸出大量胆汁样胃液后症状缓解。
2.治疗
3例病例均采取禁食水、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胃镜引导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给予红霉素、吗丁啉促进胃动力恢复、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保守治疗7~14后3例均夹闭胃管后进食流质,未发生呕吐,然后拔出胃管,夹闭营养管,逐步恢复经口进食,观察2天后拔出营养管,进食后均未再发生呕吐、腹胀,于术后20~25天后痊愈出院,出院后一周电话随访,3例均恢复正常饮食,大便正常。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癌症”诊断的打击和手术创伤,加上术后发生胃瘫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出现烦躁、抑郁、绝望等情绪;胃瘫治疗时间长、达不到术前预期效果,家属易产生不满情绪,故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应及时向其解释胃瘫的发病原因、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稳定其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其次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减轻或消除顾虑;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加强沟通,增强治疗的信心。
3.2 胃肠减压管护理
由于残胃不能及时排出内容物,造成残胃扩张,导致胃壁水肿、顺应性降低、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所以,一旦诊断为胃瘫,应立即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记录胃液量及性质;同时做好置管侧鼻腔的护理,妥善固定胃管,鼻腔涂擦红霉素软膏或皮肤润滑剂以保护鼻黏膜,防止胃管摩擦损伤。经过治疗后,当胃液减少、经造影检查残胃蠕动功能良好、功能恢复时,先夹闭胃管进少量流质,观察2~3天无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再遵医嘱拔除胃管。
3.3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有研究表明,静脉滴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可明显抑制胃肠动力[2]。因此术后一旦确诊胃瘫,应尽早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本组3例病例确诊后均进行过两次胃镜检查,并在胃镜引导下置入“复尔凯”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每日给予200~400ml瑞能分10次鼻饲,同时搭配流质如鸡汤、鱼汤、果汁、菜汤等200~400ml,根据腹部情况每日注食10次左右,饮食与瑞能交替注食,每1~2小时一次。注食期间加强营养管的护理,观察腹胀及大便情况。3例均在7~14天胃动力恢复,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提高,未出现并发症。
3.4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胃瘫应给予TPN支持治疗,在抑制消化液分泌的同时,可为机体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电解质,对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细胞功能有利,也可促使胃壁平滑肌细胞功能恢复[3]。在治疗期间护士要做好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按医嘱及时补充静脉营养液,如:卡文、氨基酸、血浆、白蛋白、脂肪乳等。静脉营养期间,密切监测24 h出入量、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5 药物治疗护理
有文献报道[4],大剂量的红霉素可诱发胃窦大幅度地闭腔性收缩,即胃窦强烈收缩使胃窦前后壁紧贴胃腔消失,从而加速了胃内容物的排空,有利于胃动力的恢复。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应用胃动力药物,如红霉素、多潘立酮等,同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生长抑素持续泵入可以减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保护胃粘膜,护士应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好用药反应。
3.6 健康教育
3例均为老年人,身体素质差,情感脆弱,依赖思想重,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因此,护士应认真观察病情及心理反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告知治疗、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减少顾虑。加强基础护理,做好生活、饮食指导,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疗信心。出院时再次强调饮食注意事项,给予详细的饮食指导,防止胃瘫再次发生。
4.结果
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一段时间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现其他护理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出院随访生活、心理、饮食均恢复正常,体重增加。
5.结论
胃瘫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精神、手术创伤和麻醉等因素有关[5]。迷走神经切断后胃失去神经支配,平滑肌运动受影响,可引起胃瘫,故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更容易发生胃瘫。老年人由于各器官机能减退,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胃瘫;胃癌术后留置胃管时间长,对患者口腔、咽喉、食道带来诸多不适,患者会产生抵触情绪。故针对胃癌术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重点要强调留置胃管的重要性,交代胃管脱落的严重后果,引起患者高度重视,有效预防胃瘫发生。本组病例均是自行拔出胃管后造成的胃瘫,采取及时、有效的保守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所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胃瘫临床保守治疗效果,减少身心痛苦。
[1]黄根梅,徐彩娟.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3-754
[2]蒋劲松.肠内营养在胃瘫治疗的作用[J].浙江实用医学,2002,7(4):199-200
[3]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上、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3-764
[4]soykan i,sivri b,sarosiek i,et al.graphy,clinical,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and abuse profiles,treatment,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gastroparesls[J].dig dis sci,1998,43(11):2398-2404
[5]张丹.胃瘫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8,10(2):117-11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4.074
关琼瑶,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