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阀门漏泄影响因素探讨

2011-02-18孙希龙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维修部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3期
关键词:内漏密封面研磨

孙希龙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维修部

阀门漏泄影响因素探讨

孙希龙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设备维修部

阀门的管理者、研磨工器具、研磨方法、阀门质量、维护保养,是阀门漏泄缺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600MW机组由于阀门内漏可造成2g/kwh供电煤耗的损失,每年至少要损失456万元。如果从这五个方面加强管理与控制,每年可节约上百万元,对于企业节能降耗有着重要意义。

人员;工具;研磨;阀门;维护

引言

在机组的热力系统当中,阀门内漏给机组造成不可估量的热能损失。一般常见于应用较多的疏水、排气、排污、调节等截止类和调节类阀门。由于闸板类和保护类阀门应用数量相对较少,所以漏泄率较低。阀门漏泄初始于内漏情况,因此,及时发现处理内漏是控制事故隐患的关键。根据长期的现场观察和实践证明,管理和控制好阀门漏泄等缺陷主要取决于五个方面。

1 人员的因素

阀门设备管理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内漏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首先从五个方面正确分析:

(1)操作疏忽未关到位

运行人员操作疏忽,方法不正确,关闭不严,导致内漏。

(2)装置的程控原因

执行机构损坏、定位器损坏、行程调试不正确,开关不到位,导致内漏。

(3)汽水含杂质

阀门开关过程中,夹杂质导致密封面损坏,导致内漏。

(4)备件损坏导致卡涩

阀芯组件、密封组件损坏形成卡涩、影响开关运行,导致漏泄。

(5)其他原因

检查误判、设计不合理,超参数运行,过力矩、部件损坏等异常因素。

1.1 管理人员的检查手段

(1利用排空管道检查阀门内漏,关闭后管道出口无汽水流出,比较直观。

(2)利用听音棒检查异音或使用红外温度测量仪进行测温,超温50℃为内漏,有误差。

(3)利用建立阀门温度监测表,以环境温度变化规律为参考,呈上升趋势则说明内漏。

(4)利用开关操作法,检查一、二次阀门内漏,注意温度传导造成“假内漏”现象。

(5)利用“反手快速检测”法,检查阀体表面温度来判断是否内漏,有误差。

(6)利用安装温度测点判断内漏,设置阀体下游150mm处金属温度高于70℃为内漏。

(7)利用阀门内漏检测仪,通过声音和图谱检查使内漏检测更加专业、精确。

1.2 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

(1)发现内漏及时处理,注意正确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2)正确预防,严格执行安全、技术、组织方案。

(3)检修过程严格控制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严格验收。

1.3 小结

随着大容量机组的建设和新型阀门的使用,对管阀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检修不到位容易造成工期延误,质量不保证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阀门检修必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检修单位来承担。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预防手段,避免人为安全责任事故。例如,为避免管道内杂质损坏阀门密封面,启机前对管道系统彻底冲洗,启机后及时关闭、复紧疏放水阀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检查项目。

2 工具的因素

研磨工具具有专用和通用双重性质,有手工和机械两种形式。胎具有锥面和平面两种类型,功能有研磨和切削两种作用。适应范围较广,φ20~600不等。

手工和机械研磨工具根据阀门口径尺寸和研磨要求使用。通常,大口径阀门为平面密封,小口径阀门为锥面密封。还有一种是圆弧面密封,为线密封形式,使用专用研磨工具。

受尺寸和角度影响,平面与锥面之间不通用,平面之间可以通用。锥面研磨工具因制造标准不统一,角度规定不尽相同,相同角度可以通用,反之不能。因此,使用锥面研磨工具之前应先测量角度。为避免发生角度研磨错误,许多阀门配有专用研磨工具,防止互换。

研究表明,锥角越大,阀杆的扭矩越大,否则操作控制力矩不当,容易造成内漏。

2.1 正确使用研磨工具

为提高研磨效率和研磨质量,根据阀门类型和密封面标准配备专用或通用研磨工具,研磨胎具的材料硬度要低于阀门密封面材质的硬度。选用标准阀门产品,备配标准研磨工具,非标准研磨工具因精度或角度与设计不符,研磨工具材料选用不当,容易给阀门造成损坏和经济损失,应尽量避免使用。

研磨工具使用过程中,应控制密封面偏斜和不达标缺陷。若磨具角度不标准,密封面磨偏容易造成密封位置不在工作范围内而无法使用;若过度研磨则使密封面硬质合金层厚度减薄或失去,导致密封面的抗冲蚀能力与密封性能下降,形成安全隐患。

正确的研磨与修复可以实现阀门的再利用,使用标准研磨工具可以保证阀门的检修质量和使用周期,避免研磨缺陷产生泄漏事故。

2.2 妥善保管研磨工具

研磨工具应妥善保管,防止研磨工具和零件的缺失给阀门缺陷处理带来质量影响。更换选用阀门类型时,应注意阀门类型与研磨工具的匹配要求,保持研磨工具的通用性,避免阀门类型复杂化,造成巨大的工具浪费现象。研磨工具价格昂贵,弃置不管,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2.3 小结

过去使用自制手工研磨工具较多,研磨技术比较单一。随着机组容量的发展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研磨工具也更趋向标准化、专业化。原因是:

(1)进口阀门研磨工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传统研磨工具无法替代。

(2)现代企业管理与创新水平的提高,注重提升安全质量和新型技术应用。

(3)技术人才缺乏,企业基于风险评估考虑,客观存在“修不如换”的思想,规避安全风险。

(4)传统研磨工具与新型阀门技术发展不相适应存在明显不足。

(5)阀门技术发展带动研磨工具产业发展。

目前,国内已形成专业研发研磨工具和阀门检修市场,为阀门缺陷处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专业阀门检修可以提供质量保障。

3 研磨的因素

研磨人员应通过技术签订,具备阀门研磨资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研磨经验。第一,掌握各类阀门密封面的研磨工艺和质量标准;

第二,掌握各种研磨方法和研磨技巧;

第三,掌握研磨工具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能够根据密封面缺陷程度制定研磨方案。

研磨工艺是基础,通过经验积累可以提高研磨质量。质量标准是关键,通过标准检验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3.1 正确选用研磨材料

研磨材料可以消除密封面缺陷。

利用研磨胎具研磨时应正确选用研磨材料。

研磨材料有砂布、研磨砂、研磨膏。根据砂粒粗细不同,砂布有00号、0号、1号、2号、3号等,00号最细;研磨砂又分为磨粒、微粒、微粉三种;研磨膏由油脂和研磨粉调制而成。

粗研一般用磨粒和磨粉,细研用研磨膏,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0.2以下时选用微粉。

3.2 合理运用研磨方法

研磨方法有手工研磨和机械研磨两种。

机械研磨主要有两种气动和电动,可以提高效率。

手工研磨分为研磨砂研磨和砂布研磨,前者,质量好效率慢;后者速度快又干净。

研磨分为粗研、中研、细研、精研四个布骤。研磨工作不一定必须从粗研开始,可视密封面缺陷程度来确定。粗研主要是得到正确的尺寸和精度,精研主要是降低粗糙度。精研时可用润滑油,以不变色为合格。

阀门检修当中,密封面研磨为主要工作,通常进行手工研磨。研磨方法应合理运用。如,闸阀和安全阀。闸阀的阀座通常采用机械研磨,因为手动控制困难;安全门则采用手动研磨,考虑机研操作不慎,容易造成密封面损坏。

精密切削后的密封表面必须要进行精研,否则容易造成内漏。

切削研磨方法的步骤:

(1)用切削工具,缓慢旋转刀头切磨阀座,磨出整洁光亮的密封面。

(2)将阀瓣夹在车床上,同心度控制在φ 0.03,使用精确推进的单点刀具,表面速度控制在9~15m/min,切削时尽量减少金属切削量,与中心角度控制在29°±≤15′。

(3)用漂染剂涂抹于切削好的阀瓣表面与阀座密封面做密封线检测,一道窄的干净的连续接触线即合格。

(4)再用微粉进行研磨,每次持续研磨约2min,直至形成闪亮的圆环即合格。

机研和手研的区别:

(1)机研优点是研磨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磨削量多;对于凹坑、沟槽、划痕较重的密封面进行粗研时比较适合,细研和精研时不宜采用。

(2)手研优点是磨削量小;缺点是研磨速度慢、效率低;细研和精研时比较适合,粗研时不宜采用。

3.3 小结

研磨是一种精密的机械加工工艺。通过研磨速度、压力、余量的合理控制可以提高精度和质量。

阀门的密封面经过研磨后,还是有泄漏的可能,主要在研磨的过程磨偏造成的。

研磨过程中,应做到“勤检查”,平均研磨2min/次应进行检查。

避免使用不合格的研磨工具。

避免研磨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给质量控制带来不利因素。选择一支专业可靠、技术过硬的阀门检修队伍,可以更好地控制质量。

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防止研磨缺陷。

4 阀门的因素

阀门选型阶段,应选可靠的3至5个厂家(到各厂调研后定)。在招标中选取,不能只考虑费用而降低阀门的质量要求。阀门的品牌、种类繁多,给设备管理造成很多麻烦。备品配件的储备种类增多,给备品配件替代和互换带来诸多不变,造成库存增加。若先期的设备质量不高,频发的缺陷较多,那么后期投入改造的费用就多,造成二次浪费。能使用开关式阀门则不选用调节型阀门,不仅增加费用也容易造成泄漏,影响机组效率。

4.1 高端阀门的制造水平现状

我国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阀门产品的结构设计水平、制造和检验能力、试验能力等方面具备生产高端阀门的有利条件,但在阀门的生产工艺、制造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造成了我国阀门产业处在技术落后、可靠性差、功能不强的水平。

国产阀门质量和品牌良莠不齐,没有形成公认的国产优质高端阀门品牌。与电站装备发展速度相对滞后。质量上仍存在加工粗糙、密封性能稍差的缺陷,很难使用户信任而在关键系统中得到大量应用。

进口高端阀门质量总体上是好的,满足了高参数、大机组运行的要求。有力保障了电厂运行安全和避免了故障经济损失。但由于设计、安装、调试、管理等原因还是存在着阀门的冲蚀、内漏、卡涩、磨损、振动、噪音大等种种设备缺陷,所以仍然要加强阀门管理。

4.2 阀门焊接的质量因素

因质量问题而频繁更换阀门易产生焊接不安全因素。焊前要用光谱仪进行材质校验,焊接材料要进行检验,审核焊接方案,检查焊接次数历史记录,检查热处理条件是否具备,焊后焊缝检测。焊接次数超限、焊接工艺差,存在焊接缺陷,热处理工艺不合格,均构成安全隐患。

4.3 小结

为保证阀门安全,避免更换阀门带来的不利影响,一般检修阀门很少更换。

监管不严格和焊接缺陷不受控,容易增大安全风险。给人身和设备安全、经济效益将造成严重影响。例如阀门密封面重新堆焊加工,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以防密封面硬度不足增加泄漏概率。

5 维护的因素

阀门的日常维护,对于防止泄漏能够起到预防控制、提早发现、及时处理、延长使用周期的作用。阀门管理应设专人管理,建立技术标准,加强维护。主要措施有:

(1)积极采取预防性检修工作,对所有阀门均应解体检查,发现问题、隐患,提前治理,消除缺陷于萌芽状态;

(2)阀门定期防腐,防止金属腐蚀;

(3)定期测温,检查内漏;

(4)启炉初期、运行中期,应做好盘根热紧以及阀盖螺栓、法兰螺栓的热紧工作;

(5)停炉期间电动门、调节门的应定期开关试验;

(6)对阀门附属热控元器件固定螺栓的进行松动检查工作;

(7)大、中、小修当中对经常开关的阀门、容易发生内漏的阀门进行常规化解体检查;

(8)对逆止门、堵阀等容易忽视的阀门应进行状态解体检查;

(9)对超期使用的盘根、自密封填料进行定期更换;

(10)对电动执行机构装置或气缸活塞定期润滑;

(11)对气动调节门气缸膜片进行查漏检查;

(12)对安全门弹簧进行表面缺陷检查,做好安全门定期校验工作;

(13)对高温高压阀体以及高温管道进行金属监督工作;

(14)对高温管道、阀门的支吊架定期检查;

(15)对管线和弯头焊缝进行100%检验,及时掌握管线动态,防止爆管事故的发生;

(16)检修中注重收集缺失的零件图纸,测绘整理,材质检验,以便后期定制更换;

(17)内漏阀门要以修为主,尽量不整体更换,防止以低代高、以次充好安全隐患;

(18)推动进口阀门国产化,改造不合理设计,降低备件费用。

采取维护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阀门缺陷、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

5.1 实施管理制度的作用

通过管理措施,建立实施有效的缺陷管理制度、设备巡视制度、设备定期校验制度、检修管理制度、设备点检定修制度、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准则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阀门缺陷及时、安全、可靠的得到处理。

5.2 小结

通过维护管理,在四级检修当中,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例如,有的电厂在机组基建期间的吹管阶段后对阀门全部进行解体检查,开展消缺检修工作,为后期的机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阀门消缺及时率控制在95%的以上。

积极采取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有效治理手段,严密监视超温超压运行带来的振动、卡涩、漏泄等异常情况,做好事故预想和事故预防措施,对泄漏缺陷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以实现控制风险的目的,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员、工具、研磨、阀门、维护,是阀门漏泄缺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必须从这五个影响因素方面入手,实行综合管理。像600MW机组超临界机组进口阀门约为500台左右,其中汽机约260台,锅炉约240台,锅炉进口阀门费用约2000万元,汽机进口阀门费用约800万元,设计院负责范围约900万元,其他辅助配套费用约300万元,合计600MW机组超临界机组进口阀门费用约4000万元左右。600MW机组由于阀门内漏可造成2g/k w h供电煤耗的损失,每年至少要损失456万元.单台阀门内漏全年损失至少34.1万元,如果加上维护费用和更换阀门费用,其浪费更大。所以要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必须加强阀门漏泄缺陷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3]畅海芳.阀门内漏治理大有可为.电力安全技术.2009.年第5期,第2卷第58页

[5]尧国富.我国火电厂高端阀门现状与分析.电力技术技术综述.总第七十二期.2009,2第2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3.065

TM621.9;

B;

1673-0097(2008)04-0050-03

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86-02

CN23-1249(2009)04-0061-02

孙希龙,1976年出生,男,黑龙江佳木斯人,技师,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火电60万锅炉设备检修和管阀维护点检工作。(广西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广西 钦州535008)。

猜你喜欢

内漏密封面研磨
煤泥研磨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套管头椭圆型金属密封面密封性分析
反应堆压力容器不锈钢密封面车削加工研究
大型异步电机轴瓦润滑油内漏改造
阀门内漏原因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基于声发射理论的安全阀气体内漏信号特征研究
切石研磨系统的创新设计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内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