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塑料专题
2011-02-17
汽车用塑料专题
编者按: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节能、降耗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人们对汽车轻量化、低油耗、安全性能等要求不断提高,质轻、耐腐蚀、减振、成型加工方便的塑料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工业,其应用部件已由普通装饰件发展到结构件、功能件,而使用的塑料种类也由通用塑料扩展到强度高、冲击性能好的高性能增强工程塑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汽车的塑料用量不断增加。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汽车用塑料的用量还将大幅上升。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塑料需求量将达350多万吨,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600万吨。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汽车用塑料的研发,现已推出多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品种供汽车工业使用。但我国的汽车用塑料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汽车专用塑料牌号少、产品性能不能满足选材要求等。论坛里面的汽车用塑料板块已经有很多坛友对其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期推出汽车用塑料专题,对塑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供读者参考。我刊今后将不定期将“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上优秀的帖子整理刊发,敬请读者关注。
问:汽车大部件上经常出现虎皮纹现象,除了改变配方和调整注塑工艺外,有哪些方法可以在挤出加工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改善?有资料认为虎皮纹的成因主要是弹性体的卷曲伸展造成的,那么能否考虑尽可能将弹性体打散成微球然后再分散到聚丙烯(PP)基材中去?
答:宏观性地将弹性体打散并分散在另一基体里,这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而弹性体的“分子卷曲伸展”属于微观范畴内,不可能实现打碎分散。如果能将弹性体的分子链等结构打散破坏,则它就不是弹性体了,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
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为:
(1)这种现象与挤出过程中的“鲨鱼皮”现象类似,是由于熔体的拉伸黏度较大造成的,应降低熔体的黏度,并尽量减小分子的内应力;
(2)流动痕迹造成的,降低注射速度或添加合适的助剂可减少这种现象;
(3)模具设计不合理及材料的流动性有偏差。当熔体通过浇口充入型腔时,一部分已经冷却固化,而另一部分还在继续充模,两者的时间差比较长,从而造成虎皮纹,应选择流动速率相近的基体,弹性体也要选择高流动性的;浇口的合理设计以及材料的流动性好通常能够加快充模速度,解决虎皮纹的发生;在工艺上,应该采取高压、高速度以及提高熔体温度等方法来解决;
(4)可能是聚合物加工时层流的原因;
(5)在一个多浇口大型汽车部件的注塑中,由于不同浇口开闭的时间、顺序不同,会造成虎皮纹,调整工艺后可解决,有时配方原因也可以引起虎皮纹;
(6)可能是填充粉中碳酸钙成分较多,在注塑时分解造成的;
(7)调整造粒工艺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
(问题和解决方案来自“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网友zsq6、shen-ok、无悔、jesse10、huangyong195、passion、庄主夫人、tyt-999、xtutxr、hao123等)
问:发泡PP用作汽车内饰,制件较大时,应注射成型还是模塑成型?
答:(1)要看制品的尺寸精度是否有要求。注塑制品的精度要高一些,但如果是全发泡制品,采用注塑工艺比较困难,微发泡制品的注塑效率较高;
(2)注塑和模塑成型都可以,发泡材料用模塑成型较好;
(3)挤出造粒时温度要求高、范围小,要做到挤出时不发泡而注塑时在高温下发泡成型。
(问题和解决方案来自“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网友小雨康桥、jinwoocheol、polygfz、ikonos、pepp-nj、zhihualiao99、hao123、zsachy等)
问:做无缝气囊仪表板时,仪表板(用的是填充PP材料)与装气囊的TPO材料的盒子焊接不牢,在低温爆破时出现剥离,请问有什么方法能改善一下TPO与PP的焊接问题?采用的是热熔焊接。
答:提供以下方法供参考:
(1)熔融焊接需要掌握好温度;
(2)多添加些橡胶,降低熔融温度;
(3)在PP中可以添加一些巴塞尔的TPO弹性体材料,与PP的相容性好,可以增加焊接性能。
(问题和解决方案来自“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网友我也来做塑料、liangpijiu、xinya2004、jesse10等)
问:目前,汽车前端框架的主体是金属件配合塑料的框架,塑料框架部分所用的原料从设计角度看,有许多选择,如PP/LGF系列(20%~30%GF),PA6/GF30,短玻纤PP/GF30~40。请问汽车前端塑料框架如何选材?长玻纤PP、短玻纤PP,GF增强PA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从实际应用出发,PP/LGF20~30较合适。
汽车前端框架的选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骨架要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与耐冲击强度。PP/LGF的力学性能比短玻纤增韧的力学性能要好得多,特别是其耐冲击性能要高得多,与短玻纤增强的PA强度接近;
(2)也有许多厂家使用短玻纤增强PP,如大众用的PP/GF10比较适合,但短玻纤增强PP有缺点,其力学强度有些差强人意,易碎;
(3)PP/GF模塑成型时,其力学性能非常好,高于短玻纤增强PA材料,但成型比较复杂,要进行二次加工,进行铣、切等工艺,加工费用较高;
(4)短玻纤增强PA材料的力学性能完全满足骨架的要求,但其成型后的吸水性、尺寸不稳定性会给以后的装配带来麻烦,像骨架这样大的部件会产生很大的尺寸变化,这是它最大的缺点,而且成本较高;
(5)最早期的骨架都是钢的,至今还有少部分车型在用,它的缺点是加工难、比重大;
(6)此外,也有用LFRT-30做固定保险杠的两端支架,叫保险杠骨架,保险杠固定在上面;
(7)具体应用实例方面,奥迪用的是PA6/GF30,与金属配合使用,强度很高;福特大量应用长玻纤增强材料,一汽大众也有部分应用。
PP/LGF基本上可综合这几款材料的优点,弥补了这些材料的缺点,将来会是骨架材料应用的发展方向。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配套长玻纤增强热塑性材料开发出能成型大部件的注塑机及模具,以及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的流动性差的问题。
(问题和解决方案来自“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网友k815、jianhan0216、icelover520、高山流水等)
问:不同主机厂的改性PP仪表板材料的标准不同,如PP+EPDM-MD10、PP+EPDM-TD15、PP+EPDM-TD20、PP+EPDM-TD23、PP+EPDM-TD25、PP+EPDM-TD27等,熔体流动速率5~30g/10min不等,缺口冲击强度12~30kJ/m2不等,为什么标准会相差这么大?是否因为特定的结构类型对性能有特殊的要求(如硬质仪表板要求冲击强度高一些)?
答:汽车仪表板材料及性能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与设计有关,而且与材料的使用位置有关。首先是结构设计,不同的结构会有不同的要求,如在手套箱位置要考虑冲击性能、韧性、开关寿命等。有时还要考虑空调、阳光的影响(如冷热交替、日晒等),还有耐划伤的要求(人和所带物品对车的损坏等)、气味、对TVOC的要求等。仪表板不同位置受热和使用条件是不同的,所以使用寿命也不同;
(2)车的品牌不一样,档次不一样,所用的材料也不一样。汽车上某个部件采用的材料并不统一,但对性能的要求是一样的,例如需要强度较高、韧性较好、耐磨或阻燃;
(3)先由主机厂对材料型号和性能提出要求,再由配套厂根据具体情况(如模具收缩率、产品结构等)对材料供应商提出具体要求;
(4)用微发泡塑料制作零部件可降低整车饰件的密度,对降低油耗也有帮助,但要保证良好的外观和强度,这就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制作比较困难;
(5)仪表板是汽车的主要内饰件之一,目前普遍采用对PP进行橡胶增韧和无机填充增强的方法,使汽车仪表板用PP同时具有高刚性和高韧性,无机填料或增强材料有滑石粉、玻纤等。目前,使用的仪表板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仪表板。滑石粉改性PP主要用于成型硬质仪表板和软质仪表板的骨架。用共聚PP、EPDM等添加20~25份滑石粉、羟基硫酸镁,可制得低温韧性好、耐热、硬度高的PP共混物,其力学性能高、外观较好、加工流动性好,用于汽车仪表板PP专用料;中科化研所等采用均聚PP、共聚PP、30份滑石粉、增韧剂等得到了综合性能较理想的汽车仪表板PP专用料;
(6)采用共聚PP为主基础树脂,POE为增韧剂,滑石粉为主填料可制得性能符合要求的汽车仪表板专用料。将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的高分子型界面相容剂应用于PP与滑石粉的共混体系中,并在共混体系中加入增韧剂POE进行增韧,可使PP/滑石粉共混体系实现强韧化,与未添加相容剂的PP汽车仪表板专用料相比,其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7)仪表板要求具有高的冲击强度和韧性,采用EPDM含量较高的抗冲击改性的滑石粉增强PP,可用于轿车的仪表板,其表面品质良好,易成型加工。采取复合增强也是常用的方法,如碳酸钙/滑石粉复合增强PP,10%碳酸钙+10%滑石粉复合增强PP的拉伸强度可达32MPa,弯曲强度可达45MPa,弯曲模量可达2.5GPa。
(问题和解决方案来自“中塑互联,http://bbs.ourplas.cn”网友tyt-999、scullh、kerrlee、wenyilang、guye、k815、rance8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