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西地区新垦红壤田紫甘薯“五改”高效栽培技术

2011-02-16毛土有

中国蔬菜 2011年5期
关键词:红壤叶面肥薯块

毛土有

近几年,国家为实现土地占补平衡而大力实施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在此背景下,地处浙江省西部的衢州市开发了数千公顷的新垦红壤田,由于新垦红壤田土壤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极弱,栽种甘薯、水稻等一般作物每667m2难以取得千元以上的纯收入。为提高新垦红壤田的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衢州市农业部门在新垦红壤田引进种植紫甘薯,并推广紫甘薯“五改”高效栽培技术,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新垦红壤田的生产效益,取得了每667m2纯收入1500元以上的高效益,比种植其他作物增收1倍以上;而且与非新垦红壤田种植的紫甘薯相比,新垦红壤田紫甘薯具有无病害、无地下虫害为害,薯块外形圆整、商品性更佳,口感更甜更粉糯、品质更优的特点,累计推广应用面积逾133.3h m2。

1 改小拱棚育苗为大棚冷床育苗

浙西地区一般于3月上旬开始大棚冷床育苗。

1.1 苗床准备 6m宽标准钢架大棚内可做3畦苗床,畦宽1.0~1.2m。一般在育苗前15d(天)左右覆盖棚膜,密闭大棚以提高地温。注意育苗土壤不可过干或过湿,以土壤能轻松打散成细粒为标准。

1.2 播种 播种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安排,一般应避开连阴雨天,选择连续晴天时播种。宜选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浙紫薯1号、紫薯A D等中早熟的紫甘薯品种。一般每平方米用种量10~20k g,若用种量大,以后剪苗周期短。排种时薯块平放,头尾相接,一行一行地排放,行间距半个薯块。排种后覆土2~3cm厚,不可过厚,也不能露薯。喷施乙草胺除草剂后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棚顶覆盖2m幅宽的地膜或薄膜,膜两侧不用压土。随即密闭大棚。

1.3 苗期管理 播种14d(天)后可进入大棚检查,天气晴好的情况下,一般21d(天)左右种薯可发芽,出苗率(面积比)小于50%时不用揭膜,也不用通风,先出的苗有少量烫伤也无妨。出苗率大于50%后揭除地膜,晴天9:00分几处小幅揭小拱棚膜,15:00重新覆盖,不用揭开大棚膜。苗高30cm左右时可适当揭大棚膜通风。土表不可见白,要及时浇水。苗高约30cm,展开叶3~5片时即可繁苗,一般4~5d(天)剪1次苗。注意大棚苗较嫩,直接露地扦插成活率低,应在剪苗前揭膜2d(天)炼苗。

2 改宽幅平畦栽培为高垄单行栽培

改变原来的宽幅(畦宽1.5m左右)、每畦栽4~5行、垄高25~30cm的种植方式,将新垦红壤田整成垄(含沟)宽90cm、垄高40cm的小垄田。土壤翻耕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 g,与土壤充分混合,起垄前每667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k g。注意对土壤熟化程度较低的新垦红壤田,宜在入冬前深翻土壤,促进土壤熟化。

3 改迟栽浅插为早栽深插

利用大棚育苗的优势,将紫甘薯扦插期从通常的5月下旬~6月下旬提前到4月下旬~5月中旬。扦插采用深插法,即将紫甘薯苗插入土层15cm深,有利于紫甘薯成活与结薯。扦插株距25cm,每667m2栽3000株为宜,扦插时间一般选择在下雨天或阴天土壤偏湿时进行。

4 改翻藤提藤控长为不翻藤提藤护长

紫甘薯生长期间,为控制植株生长和降低养分损耗,通常要翻藤或提藤。但在新垦红壤田种植,由于新垦田保水能力差,加之8月下旬~11月上旬浙西地区易发秋旱,利用紫甘薯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不定根可增强植株抗旱能力,故不提倡翻藤提藤。

5 改不施叶面肥为多施叶面肥

紫甘薯进入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特别是叶片发黄脱肥地块,叶面喷肥可弥补植株体内矿质营养的不足,对防止早衰、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在进入薯块膨大期后,每隔7~10d(天)喷施1次叶面肥,连喷2~4次,叶面肥应选用含有较多、较全营养元素的种类,如4140蔬菜专用型叶面肥(有效成分含量95%以上,浙江省江山市振雄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等,可有效防止紫甘薯早衰和提高产量,一般每667m2增产10%~20%。

采用“五改”法在新垦红壤田栽种紫甘薯,一般可于9月中旬采收第1批,此时每667m2紫甘薯产量约1250k g,田间收购价每千克2元左右,每667m2产值可达2500元。若延后至10月底~11月上旬收获,每667m2产量则提高到2250k g,此时田间收购价约为每千克1.2元,每667m2产值也达2700元,除去全部生产成本960元,种植紫甘薯每667m2纯收入仍达1540~1740元。

猜你喜欢

红壤叶面肥薯块
硅基膜材缓控释肥在红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初探热脱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红壤修复的应用
怎样施用叶面肥
怎样施用叶面肥
瑞丰隆叶面肥等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初报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