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柔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1-02-14堵凤春

中国水利 2011年19期
关键词:怀柔区节水型全区

堵凤春

(北京市怀柔区水务局,101400,怀柔)

北京市怀柔区的水资源不仅为本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保障和支持,同时还肩负着首都北京供水的重任。怀柔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 200 m3,在北京地区相对属于丰水区。但是多年来,怀柔区惜水如油,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宣传、技术等多种措施全方位开展节约用水工作,为首都北京的供水安全和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务支持和保障,2010年被确定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一、怀柔区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做法

1.行政手段

怀柔区于2000年将原主管城区节水工作的节水办公室和原主管农村地区的节水办公室合并,组建了新的节约用水办公室,列入当时的县水资源局编制,统管全县城区和农村的节约用水工作。具体组织负责拟订宣传节水政策并编制节水规划、计划,下达用水指标并监督实施,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经验。为了做好节水工作,节水办对全区各行业、各单位的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用水档案,并按照北京市节水办下达的全区用水指标,结合各行业、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每年对用水指标进行分解下达,并严格进行监督检查。同时,积极推行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和节水型乡村的创建工作。2010年,为了更好地完成节水创建工作,在区政府的协调下,积极与区发改委、区财政局进行交流沟通,争取资金开展创建工作。全区46个单位完成了水平衡测试,38个党政机关单位、15个事业单位、3个企业单位、4个小区和10个村完成了市级节水创建。加大了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节水设施的行政审批力度,要求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新建项目的所有用水部位,必须使用节水型产品;建设项目面积达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配套设计、建设中水系统,中水回用应优先用于建筑冲厕;各类建设项目均应采取雨水利用措施等。

2.经济手段

怀柔区严格执行了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等多项制度,有效地促进了节约用水。仅2010年,怀柔区就对174家超计划用水单位发出了告知函,并按照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标准收取了超计划用水水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根据《北京市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怀柔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认真抓好水资源费的征缴工作。为了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怀柔区人民政府2005年以文件的形式下发通知,规定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办法,要求区水务局全面负责全区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3.法律手段

怀柔区严格执法检查,实现依法节水。依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等法规规定,加大了对各用水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一是对自备井用户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对没有安装水表或需要更换水表的用水单位下发装表通知,责令限期装表;二是对市场上销售的用水器具进行检查,对销售非节水型器具的商家进行说服教育;三是对全区洗车、洗浴、纯净水、矿泉水、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6类35家特殊行业用水户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并填写了《北京市特殊行业用水情况调查表》,督促其按规定办理取水许可证,制定节水措施,建立融雪及雨洪利用系统并做好水土保护工程;四是针对全区企事业单位的自备井大多无证或有证过期失效的问题,专门与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水务窗口联合,制定了 《怀柔区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方案》,为自备井单位办理新版取水许可证。

4.宣传手段

怀柔区加强了节水宣传工作,努力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每年都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在各镇乡、居民小区、村等地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并下发宣传资料和宣传物品,加快推进节水工作的开展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仅2010年就进行节水宣传20场,发放节水宣传品3万份、节水宣传材料5万份,在城乡的重点区位共制作节水公益广告牌匾42块,道旗500面,广播、电视台、报纸刊发节水稿件100余篇。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为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5.技术手段

怀柔区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全方位采用先进的节水手段,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果。在农业节水方面,在全区因地制宜分3种不同模式兴建各种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即平原地区以发展喷灌、微喷、滴灌为主,河水自流灌溉地区以U形槽渠道灌溉为主,机井、扬水站及“五小”工程灌溉地区以管道输水灌溉为主。全区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5万亩(9 667 hm2),占全区水浇地面积的85.3%。在工业节水方面,怀柔区积极加大企业节水力度,全力打造节水型社会,截至目前,全区各企业已投资3亿元完成了节水技改。区水务局对全区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企业生产量制定了企业用水指标,实行定额管理,严格限制企业超标用水。对超指标用水的企业,提高了用水价格,利用价格杠杆调控企业采取节水措施。在生活节水方面,以改造居民家庭用水器具为突破点,积极推进生活节水工作开展,每年都将为群众更换节水型生活器具工作列入当年《怀柔区政府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2005—2010年,怀柔区累计投入资金659.34万元,为13个居委会共40多个居民小区安装节水马桶7 310套(件)、节水龙头1.7万个,年可节水12万m3。

二、创建节水型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怀柔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现状怀柔区年均为北京市中心城区供应水量约2.45亿m3。除去每年供应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水量,怀柔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下降为292.1 m3,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上限500 m3。因此,必须加大节水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怀柔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保障首都供水安全。

2.节水工作面临新的要求

怀柔区通过发展沟域经济,形成了“栗花沟”“白桦谷”“水长城”等为代表的特色沟(带),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极大地带动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随着旅游人数的快速增加,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也随之增加,必须加大力度才能更好地完成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工作。

北京高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目前已在怀柔开工建设。高端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将促进怀柔的发展,但是也对怀柔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怀柔区在节水和水环境改善方面的工作必须符合国际标准。

3.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

地下水是怀柔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近年连续干旱,水资源量不足多年平均值的80%,而怀柔区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又承担着向北京市中心城区供水的任务,导致本区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

1979—2002年的24年间,全区平均地下水水位降幅较小,只下降了3.25m。2003年怀柔应急水源地竣工并正式向北京市中心城区供水,地下水过度开采,从2002年到2009年的8年间,全区地下水埋深从6.2 m加大到 22.47 m,增幅达 16.27 m,潮白河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最深处达到了40 m以上。

4.节水水平有待提高

怀柔区的水资源及节水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无论农业、工业还是居民生活用水都存在浪费水现象。怀柔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9%,虽然农业节水灌溉率已达到85.3%,但节水灌溉设施多建于1998—2003年,节水灌溉补助资金少,建设标准低,节水灌溉形式多为渠道灌溉、管道输水灌溉,到田间仍然是大水漫灌。在全区发展高科技节水灌溉、精准节水灌溉才能真正达到节水目的,实现这一目标还任重道远。怀柔区2009年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88.5%,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城区生活用水管网漏失率高达15%,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5.农村居民节水意识不强

怀柔区农村生活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41.4%,农村人均用水水平为159L/d,处于较高水平。怀柔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用水户装表率不高,这就导致了农村用水水价低、居民节水意识差,普遍存在用水浪费的现象。

6.非常规水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怀柔区再生水和雨水利用的范围和水量都不大。污水处理率虽然逐年提高,集雨工程技术基本成熟,但由于再生水管网以及雨水利用工程建设的滞后,再生水及雨水的利用率较低。

三、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措施

1.创建目标

怀柔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主要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成制度完备、设施完善、用水高效、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节水型社会。计划到2013年,怀柔区将初步构建节水型社会框架,建立先进的节水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完善节水制度和法规,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的实施,加强节水宣传工作。2013年,怀柔区新鲜水用水总量控制在0.7亿m3左右,人均综合新鲜水用水量166 m3,万元GDP新鲜水用水量降低为34 m3,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污水能够及时处理,全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再生水替代水资源比例提高到24.6%,河道水质逐年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2.措施

(1)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

在试点期末,怀柔区将初步建成组织结构和制度合理、运行有效的节水型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方面,成立怀柔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实现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协同作业,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领导协调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信息化管理。在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方面,北京市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体系,怀柔区的工作重点是加大执行力度,确保制度建设落在实处;怀柔区将通过编制、修编相关规划和出台相关法规实施细则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保护进行科学指导,同时进行水权、水市场的有益探索。

(2)全方位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①农业节水。一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节水型社会建设期内,大力发展农业高效精准灌溉,规划把土渠、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等地面灌溉发展为滴灌、渗灌、微喷等更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二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推广种植特菜类种植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三是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包括土壤保墒、土壤整备、生物品种改良、种植结构优化、种子加工、平衡施肥、作物保水等。四是推广养殖业节水措施。为减少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规划对怀柔区养殖业全面推广安装节水设备,采取节水工艺,落实节水措施,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节水改造。五是加大再生水在农业上的利用。在适宜地区发展再生水灌溉,替代新鲜水,减少新鲜水的取用量。

②工业节水。工业节水主要从在支柱产业内推广工业节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培养职工节水意识、杜绝跑冒滴漏、使用节水器具等5个方面来进行。工业节水措施主要包括锅炉冷凝水封闭式回收、间接冷却水循环使用、节水工艺改造、一水多用或再生水回用、制水工艺改造等。

③生活节水。主要是推广和使用节水器具,对运行30年以上及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以降低漏损和能耗,减少二次污染。城镇生活中,在适当领域推广使用再生水,减少新鲜水的取水量。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供水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当地供水管网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逐步实行区域供水。

④非常规水源利用。在雨水利用方面,山区雨水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建设山区雨水利用工程,对现有坑塘进行防渗、清淤、绿化等治理以及新建坑塘、庭院、沟道等雨水利用工程;平原区雨水利用包括在河道内增设橡胶坝等蓄水建筑物拦蓄雨水,利用河道外沙坑、洼地进行雨水利用设施的建设,以及在城区进行下凹绿地、透水砖铺装等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通过山区和平原区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减少雨污合流,增加雨水资源的利用量,减少新鲜水资源利用量,达到节水目的。

在再生水利用方面,主要是通过进行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污分流管、污水管网和再生水管网的建设,促进再生水的利用,提高再生水的使用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新鲜水取水量。

⑤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主要包括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生态河道治理,即根据怀柔区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现状,提出完善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怀柔区高端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规划,对区内主要河道进行治理,改善区内水环境。

[1]李永贵.北京市深入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服务首都发展[J].中国水利,2011(1).

[2]程静.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猜你喜欢

怀柔区节水型全区
怀柔区总工会依托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怀柔区2015年专项奖励资金正式兑现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