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试点工作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访北京市怀柔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文广
2011-02-14郭宏兵,张金慧,张凯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承担着北京水源保护、生态涵养的重要功能。自2010年8月被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的一年来,怀柔区在长年坚持开展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上,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制度设计、建设标准、理念提升、保障措施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万元GDP耗水量同比下降4.8%。近日,记者采访了怀柔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文广。
中国水利:水利部近10年在全国省市县三级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都有其特点和工作目标。请您谈谈怀柔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意义及目标任务,重点是什么。
赵文广:怀柔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怀柔的必然要求。
怀柔区境内有4级以上河流17条,山泉700余处,大中小型水库16座,水资源总量3.56亿m3,全区100%的面积属于北京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作为首都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怀柔区承担着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和保障首都供水安全的重任。据初步统计,自2003年8月下旬至今,包括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奥运供水工程以及北京市水源八厂、九厂补水工程等在内,全区各类水源工程共为北京供水10多亿m3。但是,因持续12年的大旱和连续多年的大量超采地下水,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首都“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和未来国际会都,必然要求怀柔加速建设节水型社会。怀柔将通过3年的努力,到2013年,在管理上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体制,通过水价杠杆和排污管控措施,初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在生产上建立起清洁型、循环型的工业,低耗水、高产出的农业和其他节水业态;生活上达到供水保障率高的目标、用水效率高、节水型器具普及率高的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氛围,公众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农业节水侧重5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二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节水型作物种植面积;三是大力推广土壤保墒、品种改良、平衡施肥、作物保水等农业节水措施;四是推广养殖业节水措施;五是加大农业方面再生水使用量。
工业节水侧重5个方面:推广工业节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培养节水意识,杜绝跑冒滴漏,使用节水器具。其中重点是推广工业节水措施,包括锅炉冷凝水闭式回收、间接冷却水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再生水回用等。
生活节水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推广和使用节水器具,对运行30年以上及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在城镇生活某些领域推广使用再生水;二是在供水管网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逐步实行区域供水多水源保障。
非常规水源利用侧重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建设各级各类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污水和再生水管网等,提高污水处理量。二是加大雨水利用率,山区除新建雨水利用工程外,还要对现有坑塘进行防渗、清淤、绿化等治理;平原区要在河道内增设橡胶坝拦蓄雨水,利用河道外沙坑、洼地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城区建设下凹绿地、铺装透水砖等。
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北京市水土保持“三道防线”的理念,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步伐,保水护土;二是结合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对示范区核心区及辐射区内主要河道进行生态综合治理,改善生态水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水利: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推进,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请您谈谈怀柔区政府是如何推进以保证上述目标实现的?
赵文广:为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成立协调机构,全面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2011年年初调整充实了 “怀柔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区长任组长,全面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水务、发改、环保等4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负责日常事务。
二是研讨制定规划,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到位。我们抽调精干力量,并聘请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根据区情,制定并完善了《怀柔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同时,在 “怀柔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暨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大会”上,根据规划将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要求成员单位按照部署有计划地开展创建工作。由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各成员单位年度目标分解、收集汇总节水型社会项目进展情况并组织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全区年终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三大体系,科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根据规划,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控制项目建设,逐步建设与本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体系,促进节水型产业发展。同时,完善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三大体系:①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理顺了本地区水资源及节水管理体制,完善了节约用水法规执行体系,明确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运用多种政策促进节水和高效用水等方面的任务。②节水工程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配置工程、农业节水工程、工业节水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节水器具普及、再生水利用和先进节水技术推广等。③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通过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在全区形成了全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风尚和浓厚的惜水、节水、护水的舆论氛围。
中国水利:作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怀柔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上是如何实践探索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赵文广:我们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着眼发展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培养正确的水资源消费理念,建立节水型生活服务体系。2007—2010年共进行节水宣传60多场,发放节水宣传品18万份,节水宣传材料20万份,受众25万人;2005年至今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现已为40多个居民小区安装了节水马桶7 310套(件),节水龙头1.7万个,年可节水12万m3;还对用水量大的洗车、洗浴等行业,科学核算并下达用水指标,严格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加大节水监管力度,促其节水。
二是实施“省水高效”战略,建设节水型工业体系。积极推行“低水耗、高效益”的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至2010年年底,全区节水型高技术产业占现有规模以上实体经济的比例已达80%以上,基本实现了产业格局的节水优化;2007—2009年,对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玛氏食品有限公司、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实施了78项节水技术改造,年均节水量达100多万m3;同时,严格依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等法规的要求,加大了对各用水单位的执法检查和管理力度。
三是实施“遴选引入”战略,构建精准型设施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引进德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大力建设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精准节水灌溉工程。2006—2010年,全区发展微喷、管道输水、滴灌等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9000亩(600 hm2),加上渠道衬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工程,共新增改善节水灌溉面积4.7万亩(3133hm2),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都市型设施农业的发展。
四是化害为利,积极建设雨洪收集利用工程体系。通过各种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减轻市政排水压力,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2006—2009年建成城乡雨洪利用工程共63处,汛期收集雨洪水能力达到50余万m3。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冲洗道路、洗车降尘、景观用水、补给地下水等,部分作为冷却循环、冲厕和消防的补充水源。
五是整治生态水环境,完善“四级治污网络”体系。自2004年开始,我们积极构建并逐步完善了覆盖全区的“四级治污网络”体系。区级污水处理系统,即以怀柔污水处理厂为核心的处理系统;镇级污水处理系统,即在镇乡政府所在地的人口密集地区建设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处理系统,就是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大村、生态搬迁村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分散点源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结合沟域经济发展和民俗旅游的需要,在旅游沿线村庄、景点、餐饮店、垂钓园等人口密集的分散点源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截至2010年年底,全区共建设大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513处,日处理能力为11.9万m3,污水管网总长度800多km。目前怀柔城区的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6%,全区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了65%以上。
中国水利: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请您谈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赵文广: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将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怀柔区将借中央1号文件的东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积极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根据怀柔区实际,积极建言,促成节水型器具的强制性地方标准、城市自来水管网漏失率检测规范和控制标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标准等尽早出台。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着力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水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重点是研究污水处理新技术,实现污水、废水资源化;研究和扩展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措施;研究雨水和洪水的有效收集、利用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强节水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与实施。重点研究节水型城市布局、生态绿化、景观建设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保障城市用水、实现安全供水的对策;加强城市节水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控制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四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和收费体系。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形成更加有效的制约机制;千方百计增加污水处理设施投资,提高再生水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