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市 强化水资源管理 建设塞上生态名市

2011-02-14

中国水利 2011年19期
关键词:榆林市水源水土保持

1.全力建设重点水源工程

陕西省榆林市按照“外引内挖”的发展思路,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近期将建成定边引黄续建工程、王圪堵水库、府谷岩溶水供水工程。加快推进黄河东线府谷大泉、佳县泥河沟等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黄河西线、南线干流调水前期工作。加快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建设,基本建成靖边、绥德、子洲、米脂、吴堡、榆佳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和佳县泥河沟、延川引黄清涧支线供水工程。着力构建以重大水源工程为龙头、中型水源工程为骨干、小型水源工程为补充的水源体系,实现管网互通、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2.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建设进程

每年新增基本农田1万亩(670 hm2),新建维修加固淤地坝500座,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0.27万hm2)。加大县城及重点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全面建立城乡供水应急机制,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启动新一轮农村饮水工程,提高90万农村人口供水标准,解决9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佳芦河、小理河等18条中小河流治理和26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消除安全隐患。

3.切实抓好水保生态治理工作

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小流域坝系工程、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等重点治理项目,每年新增治理面积1 200 km2。大力推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制度,确保方案申报率和执行率分别达到90%以上。继续加大煤油气等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理顺征管关系,按时足额征收到位。认真实施规费专项工程,建立长效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与恢复治理机制。

4.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在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快速推进、深度发展的新形势下,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工业布局和城镇化建设规模,做到以水定项目,以水定产能,以水定规模。进一步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降到50m3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城市供水利用率达到85%,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城镇污水处理回用率达到30%以上。

5.全面加快水利改革步伐

创新投资机制,搞活融资平台,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水价改革,积极探索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和良性运行机制,落实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管理经费。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榆林市水源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保护水源
叶锐仙作品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南水源头清如许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