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夯实水利基础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2011-02-14纪平

中国水利 2011年8期
关键词:水情水利水资源

近日,在由中国工程院和水利部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高层论坛上,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要加快夯实水利基础,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陈雷简要介绍了“十一五”时期水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和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他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他强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夯实水利基础,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传统水利发展模式。我国水情特殊,水利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实现水利现代化还需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解决水问题的关键。但要看到,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是保障经济与改善民生统一、人与自然和谐、东中西部协调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水利部党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治水经验教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这是对我国治水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认识的总结和深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始终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第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加快突破水利重点薄弱环节。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十分突出,治水管水任务极其艰巨,水利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把水利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全面协调推进与重点难点突破有机统一起来,尽快在最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大兴农田水利,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力开展冬春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要针对近年来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要抓紧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初步形成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坚持高效持续利用,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加快水利建设的同时,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要严格实行用水效率控制;要严格实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区和地下水保护,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要全面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坚持预防保护优先,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按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求,坚持预防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结合,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强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要全面启动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要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采取封育保护、封山禁牧、轮牧轮封等措施,促进大范围生态恢复和改善。要加强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要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第五,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水利良性发展格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消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要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要本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第六,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推进水利法治化进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把依法治水管水摆上突出位置,作为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切实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加快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要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水情的水法规体系。要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和谐有序的良好水事秩序。要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构建规范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切实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水平。要加强对重大水利决策的有效监督。

第七,坚持科技兴水战略,加快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推动力,把解决水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为水利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科技兴水战略落到实处。要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要广泛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治水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水利科技实用成果的推广转化,不断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要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第八,坚持开展水情教育,加快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基本水情普及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水利建设,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要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水利事业发展格局;要大力宣传新形势下的国情水情,促进全社会了解水利、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尽力争取更多社会资源进入水利领域。要把水情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水问题,真正从国情水情出发谋划事业发展。要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水惜水意识,积极倡导节水从娃娃抓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文明用水的良好风尚。

陈雷最后说,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水问题,保障水安全,需要各位院士、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和贡献智慧,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真诚希望与会代表能够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相互启迪、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决策参谋和科技支撑作用,为加快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水情水利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曹新刚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水情检测系统装置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