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BBS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机制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1-02-13倪建均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群体性网民群体

倪建均

(浙江农林大学校办公室,浙江临安 311300)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特点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一利益群体为了某种共同利益关系而聚集起来,以某种方式甚至采用极端的方法来反映利益群体的共同愿望,以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关注,从而维护和保障其共同利益的集体事件[1]。而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大量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传播某一方面敏感信息的集群行为,以发泄不满、制造舆论,使某些网络新闻在很短期间内,就能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和焦点话题。如果这些网上的舆论事件处置失当,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信息传播的快速性

网络信息传播非常迅速,而且动态性极强。一般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酝酿阶段,事件的组织、策划和参与者会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如采用网络QQ群、手机短信平台、BBS论坛以及E-mail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组织与联络。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手机群发短信功能,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把信息发送和传递给各种不同人群。网络群体性事件还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一般群体性事件可能在爆发之前都有一些征兆,有个酝酿和“能量”积聚的过程[2]。但网络群体性事件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使某一些敏感话题或焦点事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会在网上受到许多网民群体的关注和评判,甚至形成百万级的点击率。

2.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性

虚实互动性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互联网是一个虚拟或者数字化的社会空间,许多网络空间中的组织机构(如论坛或社区),在现实社会中没有相应的存在实体。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民其身份具有匿名性的特征,网民与现实人缺乏有效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学生组成的网民族群中,尽管现在实行实名制注册,但其身份仍是相对虚拟和模糊的,如性别、年龄、民族、籍贯等人口社会特征因素都失去了意义。但即使是虚拟网络中的网民也不可能超然于现实,网民实际上是社会现实人在网络中的投射,因此网民的一些情绪、心理、言论、行为等都直接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原因。同时,网络行为对现实社会也具有明显的反作用,网络群体性事件如果处置失当,往往会直接引发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

3.参与范围的广域性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具有广域性特征。当前,高校里很多大学生自己都有电脑(也有很多学生用手机上网),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BBS论坛,不同地区也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大学生联盟等论坛和社区。由于网络连通世界各地,连接各个社会领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也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一般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或危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新闻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发布、传播,并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使这些网络新闻和焦点事件相互链接,成为不同地域、民族的网民共同讨论的热点话题。这种信息串联和传播机制使某地发生的某一事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任何一个网络所能够延伸到的角落。

4.事件的难以控制性

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网络的信息传播特点,使得任何人要控制它都非常困难。由于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威审查机制,又因为网络相对匿名性的特点,使网民能降低现实生活中的担忧和焦虑,所以在网络中更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会表达一些相对比较极端或偏激的观点和想法。在高校里,学生网民利用网络(高校BBS论坛等)大规模地发布、传播某一方面敏感信息,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在很短期间就能成为网上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并由此引发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当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很难对其加以控制,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难以介入和开展。因此,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爆发,在短时间内事件往往难以控制。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一)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来已经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某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最后形成极端观点的现象。讨论使群体中原来大多数人支持的意见变得更强,也使原来同意这一观点的人更相信意见是正确的,并在讨论后成为主导观点。同样原来群体中被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从而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化”[3]。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倾向更加明显,网络群体中人们常常倾向于夸大意见群体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肯定,同时这种自我肯定还会很快地被群体成员复制,导致一些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地弥漫和扩散。

(二)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到群体的直接或隐含的引导与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也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景中,人们不自觉以他人确定的行为准则,作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反应的倾向。其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4]。人们通常会认为,大多数人的正确机率应该会比较高,往往在发生的事件模棱两可且缺少参照的情况下,就越会相信多数人的判断,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导和酝酿过程中,从众心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人数逐渐增加,在群体成员的舆论气氛和压力下,人们会在知觉、判断与行为上,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和观点,从而保持与群体多数人的意见相一致。群体压力会对群体成员产生心理压力,使其对规范自动地复制执行,即个体成员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顺从多数人行为方式。

(三)传言的扩散

传言是指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无根据或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家将传言分为流言与谣言,流言一般认为属于无意识传播,而谣言则相反,它是有意识地捏造。无论传言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传播,都有一个逐渐形成和传播者行为累加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及主观臆测,对传言进行修改,使传言打上传播者个人的印记。当发生事件的信息越模糊、越封闭或发生的事件对传播者越重要时,就越容易被传播。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酝酿和诱导发生过程中,传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某些关注的事件发生时,人们如果对事件的发生情节认识比较模糊,同时又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互联网(如BBS论坛和QQ群等)以及手机短信便成了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的发酵场和发源地。

(四)情绪感染与模仿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情绪感染和模仿是两个很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情绪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其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也是无意识地屈从。在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民中,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当网民具有相似的情境、态度、价值、社会地位时,情绪感染就容易发生。而模仿就是再现他人的一些外部特征,如认知态度、思维方式、情感取向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受到暗示和模仿的作用,在非强迫的情况下,暗示者以有意或无意的语言、动作对他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受暗示者则批判地接受暗示者发出的信息,其判断和分辨力会减弱,产生了将被暗示的感情和思维直接转为行为的倾向,并按照所暗示的方式从事一定活动,再现他人的行为[5]。随着模仿人数的逐渐增加,就会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发生社会传染的共同行为。

(五)去个性化(法不责众心理)

所谓去个性化是指个体成员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失去自身身份特征和个性感。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群体中个体的判断力会降低。匿名和责任分散是去个体化的两个重要特征。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正是由于匿名的存在,网民的地位、性别、民族、籍贯等所谓社会人口学因素失去了实际意义。现在网络中已经开始推行实名制,真正的匿名性是不存在的,但是网络的匿名性并不体现在其实际的匿名功能上,而更多的是心理感觉上的匿名,人们在群体中的自我知觉和焦虑减弱了。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尤其是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下,个人就不再以一个具体的个体存在,而是以群体的成员形式而存在,个体成员单独行动时存在的对危险的恐惧心理会转移或消失,从而个人丧失责任心并失去理性,不考虑法律的约束,甚至做出违反社会准则的过激行为。

三、高校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一)建立教师评论员队伍,加强高校BBS的舆论引导

高校BBS等论坛是学生参与信息交流,讨论热点话题的重要平台,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密切关注BBS的舆论动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变化。高校要通过建立教师网上评论员队伍,主动选择一些贴近现实和大学生生活的有价值意义的热点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论坛中的学生讨论的焦点话题,要对学生讨论的一些敏感话题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6]。可以通过对学生关心的一些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正面引导,或主动发表一些具有独特见解的、积极向上的发言(发帖)。教师评论员的一些积极的观点,往往可以影响其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BBS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组建和培养版主队伍,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是高校BBS的参与主体,同时也是BBS的重要管理力量。在高校BBS等论坛或社区中,学生参与BBS管理主要是通过版主的身份来实现,这些学生在论坛中分享信息,发起讨论,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7]。担任学校论坛版主的,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因此学校应及时掌握这些学生群体的相关信息资料,充分调动BBS论坛版主的积极性,加强校园网络论坛的自我教育与管理,以维持高校BBS的言论秩序。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对版主进行相应政治素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各论坛版主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网上关注和讨论的各种热点问题,积极发挥学生网络版主在BBS中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

(三)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建立网络群体事件处置预案

高校管理部门特别网络技术中心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高校BBS)有害信息的防控技术,要对有害信息进行发现、分析和过滤,防止不良信息流入校园。对高校BBS中学生发帖、跟贴或点击率较高的热点话题和过激的言论要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特别是涉及到学生利益的事件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高校必须在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初期阶段进行及时干预。如果不良信息不及时加以引导和处理,就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蝴蝶效应”,相关负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扭曲和放大,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矛盾的焦点。因此,高校需要根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舆情处置和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8],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施和演练,对不良信息做到迅速发现、及早处置。

(四)拓宽学生利益诉求渠道,实现网上网下联合互动

学生在网络中对一些热点话题或焦点问题发表评论、表达诉求乃至在现实中组织行动,这些矛盾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原因。学校要及时掌握学生在网络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通过仔细核实,认真分析研究,在网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发表意见、表达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将网上的参与讨论和网下的解决问题结合起来[9]。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要通过网上博客、论坛(BBS)等信息平台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畅通和拓宽学生利益诉求渠道,实现网上网下的联合互动,切实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网络舆论危机公关

在网络舆论或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时候,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在自己的新闻发布平台或学校网站发布有关信息,用正面的消息迅速占领舆论渠道,进行舆论危机公关。在传言刚开始传播的时候,就应该将有关信息及时、全面、真实地公开,披露事实真相,正确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以控制传言的扩散,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果事件发生时主流信息缺失,一些别有用心者可能趁机利用这种信息空档,造谣散发虚假信息,会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主观臆测,甚至通过QQ群、手机短信等各种形式传播,结果导致突发事件是非混淆。因此,高校也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及时向师生及社会发布相关信息,树立高校的公众形象,提高高校的舆情处置能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BBS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渠道,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基于高校BBS平台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心理过程及心理预防等问题进行一些探析,以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

[1]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9):238-242.

[2]李元芳.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的原则和方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64-67.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全凤英,罗毅华.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6):16-18.

[5]孟庆英.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预防[J].理论探索,2006(6):138-140.

[6]赵群.浅析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8):75-76.

[7]张德华.群体性事件处置方略[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3):63-67.

[8]冯林.浅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预防处置对策[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62-65.

[9]王刚,周希贤.基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162-165.

猜你喜欢

群体性网民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关于目前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以A市政府化解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策略为例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现实考察与学理分析——从三起具有“标本意义”的群体性事件谈起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