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友好”视野下的环境教育构想

2011-02-13魏大璋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意识人类

黄 珊 魏大璋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甘肃天水 741020)

“环境友好”视野下的环境教育构想

黄 珊 魏大璋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甘肃天水 741020)

“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21世纪教育的基点。树立科学环境观,离不开环境教育,明确环境教育的目的,理顺环境教育的思路,掌握环境教育的模式,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无疑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教育的创新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环境友好;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实质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人类不断关注的话题。“环境友好”是这一理念的精华,是人类智慧闪烁的火花,是历史的本真诉求,是时代文明进步的展望。

一、“环境友好”是人类共同的心声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人类永远面对的一个问题,纵观环境问题,不难发现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许多思想家对环境友好持赞赏赞同的态度,基本表现是: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和谐统一、天人合一。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则是同根同源,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要做大自然的朋友,与环境友好相处,将仁爱之心泽及草木禽兽,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地,而至于天人谐调之境界。“在世界古代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1]。

西方国家,曾一度面临所谓“3P”危机的困扰,在再度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中,构建了“环境友好”理念。他们认为,所有生命,特别是动物,都有价值,应当尊重其生命和价值,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应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维护整个生态的平衡。这些观念不但是对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历史的深刻反思,也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主张不谋而合,得到人类广泛的共识。人不是生杀掠夺万物的主宰,而应当善待地球上的有益生命,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为人类营造一个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

经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国文化中的天人观是整体性的大生命观,它把宇宙看成是一个超型生命体,人类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独立组成部分,在方向上很自然地与现代生态学说相吻合。而西方近代生态理论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生态危机所造成的震慑和恐惧,是压力中产生的人性觉醒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交相辉映,体现了人类共同的心声,表明了人类已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的意义,更懂得了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必须通过人类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自觉的环境保护行动来实现,环境教育应成为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一个有力手段和有效措施。

二、“环境友好”是环境教育的主旋律

(一)“环境友好”是人对自然态度的反思

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的数千年中,依赖自然,接受它的恩赐,对它怀抱着崇敬、感激和敬畏,不敢有超越的非分之想,这一时期自然生态在基本正常循环之中度过。但自从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以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生存受到大范围的侵害。半个多世纪以来,治理环境成为普遍的呼声。人类活动打乱了地球的生命节奏,使自然界的再生能力不能补救人类造成的损害。地球生态恶化的趋势不断在加重,生态危机成为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共同性危机。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对子孙后代关心的人,不能不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作深刻的反思和认真的思考。痛定思痛,要改变现状,必须先要改变人的行为;要改变人们的行为,必须先改变人们的观念;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必须先改变人们的指导思想。人类的伟大和尊贵不是表现为对天地万物的凌辱和征服,恰恰在于它能自觉地为整个大自然着想,善于事天、补天,真正起到“天地交心”的作用,人要懂得天地万物一体的道理,热爱自然,才能将人类的幸福置于自然之中。

(二)环境教育观是“环境友好”的内在诉求

环境改变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公众不仅要积极参加和实施与环境相关的项目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深思和反思入手,克服思想上的障碍。以前,我们总感觉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于是无端、无节制地开采,使环境的变化超过不可逆转损害的阈值,进而危害到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被隔阻。我们在价值的计算上,往往通过值多少钱来衡量,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是永远无法用货币数量来估量的,环境一旦遭受破坏,要得以恢复,又是被特定时间所严格限制的。我们崇尚科学技术,但科学历来是一把“双刃剑”,单纯迷信科学技术,往往成为人们急功近利的一个借口,不断产生无所谓的环境意识,并放纵自己的行为。环境意识的淡薄,功利至上的欲念,使人们缺乏对人类整体最深层基础的观念和最起码的觉悟。审视21世纪,人类文明危机越来越严重,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中拯救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诉求,我们只有树立新的环境观,才能自觉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环境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十分丰富,囊括了人类的自我和谐、群体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的最高境界,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所蕴涵的一种必然要求。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果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设想。在不断实践探索过程中,从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到2009年哥本哈根的低碳承诺,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使环境友好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方面的坚定信心。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各项法律和政策手段,把“先治理”工作作为经济优先发展的先决条件,极大激发了社会保护环境的热情,强化了国民的环保意识,开启了更多关注的眼光。要加强和巩固这种情感认知,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永固人心,不能顺其自然,必须通过环境教育,从根本上不断改造人们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观念,使之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环境教育的目的

环境教育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能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的跨学科的教育科学。其基本任务是将环境问题对公众宣传教育,增强危机感,紧紧抓住大众关心的、与生活切实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群众了解环保、认识环保、支持环保、实践环保,使公众的参与意识变成自觉的行为。通过实践树立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价值观,在不断求知中,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主动培养环境思维,把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健康生存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社会公德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并在不断示范过程中将环保意识进一步加以提升和推广,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环境教育实质乃是人类再生的教育,目的是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们不要在付出环境代价以后才治理,而是要在环境污染之前进行防范,自觉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环境教育的创新思路

环境教育的任务在于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培育公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和平共处,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心。进行环境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发展观。应将过去我们只重视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转向认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从而形成尊重自然、爱惜现有生命、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清醒认识科技作用的两面性,消除科技发明与使用的负面作用,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密切结合并协调发展;由纯粹的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转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今世与后代公平、合理、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由对自然的单向征服、索取、掠夺、破坏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追求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平衡协调发展。

五、环境教育的对策构想

环境教育是使公众掌握现代环境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有效措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根本手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因而,环境教育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是将环境友好理念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深化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整体优化课程结构,使绿色教育进课堂,进而用绿色覆盖现有教育过程和一切教学领域,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搭建更多的平台。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节能宣传活动,让绿色教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和大脑。以建设环境优美的校园为示范,建立绿色教育培训基地,成立学生自治的环境保护者协会,开展小卫士活动,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稳固培养学生“爱校如家”的环保品质。必要时针对环保的热门话题,聘请一些专家做讲座,为学生释疑解难,使绿色意识、知识、技术和生活方式互动传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绿色是环境教育的关键,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进而辐射带动社会的绿色意识,普及公众的绿色保护工作十分必要;引导学生参与植绿护绿、爱鸟护鸟、收废用废、低碳增长等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培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对环境负责,为其生活添加信心和活力。

(二)阳光教育

教育是育人的工程,实质也是阳光工程,阳光教育就是“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使学生保持阳光的生活态度,打造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精神品位。阳光教育是一种人文环境教育,其特征是光明、温暖、生机。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要让它发光,他的心态就会得到改变,才会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心态和生态相映成趣。马克思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2]。古人所说的“厚德载物”“泛爱万物”“仁民爱物”“天地交,万业同生”等,更是一语道破玄机。环境友好和人的友好是互为前提的,环境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爱祖国、爱自然的良好品德,有了这种阳光,才能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中主动实现双赢。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态教育是指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时必须遵守生态学的原则,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程度要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以维护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它所体现的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则要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共生或和谐并存。通过这种教育,使受教育者明确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必须清楚认识到发展带来的成本代价,坚持“技术圈与生物圈共生”的原则,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在良性的基础上。无论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还是社会人文环境资源,都必须在充分坚持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此,应将节能减排作为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走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使其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培养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四)可持续发展科研教育

高等院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21世纪,更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此同时,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科研理念为指导,不能只重视科研成果的层次,轻视科研成果产生和运用全过程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明确可持续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在于努力减少或减轻对环境和生态的消极影响,使科技创新追求的目标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过渡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通过不断加强教育,倡导绿色科技,使可持续发展科研在社会和自然之间架起友好的桥梁,在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同时,促进人民的生活、消费方式沿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又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物质条件和生态空间,为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越来越成熟、完备的科技支持。

“环境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判处它们死刑,同时也就给自己判处了无期徒刑”[3]。我们不能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市场经济的短期繁荣,环境教育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未来环境状况的优劣,关系到未来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基点和依据,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出版社,1987.

[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魏大璋.营造西部环境 打造市场平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2(2):18.

(责任编辑 张仕固)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意识人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