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1-02-12孟国忠
孟国忠 李 琴 杨 东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南京 21003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观念意识和情感态度等也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如果其不能正确地面对学习、就业、情感、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甚至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从而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为了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机制,使大学生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开展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将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新的视角。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由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于1960年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提出,他用“心理工作契约”来描述工厂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之后,其他一些学者又对“心理契约”这一概念进行了细化。例如,Kotte将心理契约界定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一份内隐协议,协议将双方关系中一方期望得到的内容和期望付出的内容具体化[1];Herriot等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和个体对所属关系中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感知[2];Morrison等认为心理契约是一个雇员对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3];Rousseau则从员工的角度对心理契约重新进行了界定,其研究的视角转化为雇员理解的雇员责任和雇员理解的组织责任[4]。综上所述,心理契约主要强调的是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一种期望,是一种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强调组织与成员之间除正式的书面契约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无形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并且这种期望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实际上,除了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较多以外,心理契约同样可以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果高校(主要是管理者)与学生之间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机制,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双方都能对各自的义务和责任有着较好的感知和把握,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是以高校的管理制度为底线、以完善学生人格为根本的主观心理约定,其核心是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以及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具有主观性、差异性、变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5],将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结果。因此,高校与学生之间如能做到心理期望的相互融合,那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的预防和解决。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思想积极、健康活泼,但也有少数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暂时困难,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在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在16%~30%之间[6]。我国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抽样调查显示,有20.23%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同时调查显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择业、逆反情绪等方面。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相比较而言,客观原因对所有个体的影响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关键是要分析个体的主观原因。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所以大学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时期。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定位不准确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判断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相比较而实现的。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家中的“骄子”,有一种优越感、自豪感;但是,进入人才济济、强手如林的大学之后,则可能变成普通生。其中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停留在过去的优越感中不能自拔,面对新的环境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于是自尊心感受到强烈的挑战,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所以会有某种失落和自卑感。这种“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落差使“主体我”与“客体我”发生了矛盾冲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分化,于是他们有时自信、有时自卑,容易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感[7]。
2.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当前,学习、经济、就业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普遍的3方面因素。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庇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所以在面对学习、经济、就业方面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这就容易造成他们焦虑、自卑、痛苦、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不愿跟别人讲,所以心理承受力更加脆弱,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从而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
3.人际关系紧张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中学阶段遵循的是从学校到家庭的“两点一线式”走读模式,考入大学是最主要的目标,生活几乎完全由家长包办,与外界的交流内容单一,同学间的交往被弱化,所以对社会的认识很少或者过于理想化,自我认识不清晰。因此,在面对大学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少数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太强、不能宽容地对待别人,所以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使自己陷入孤独、逃避、自我设防的境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忧郁症、交际恐慌症等心理疾病。
三、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实践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的知觉活动、思维活动,特别是智力和创造性活动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提高大学生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开展有效心理咨询的保证和前提[8]。构建并维系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更多地了解自身、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保持身心健康,充分实现人格完善;同时,也可以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影响其学习、生活的各种障碍。
(一)心理契约的构建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是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不健康的认知。因此,加强宣传引导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方法,也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建立心理契约的重要前提。高校要在传统的心理学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具体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认识心理与思想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和自我调控意识,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环境、适应新生活、确立新目标、塑造新形象,从而达到启迪人生、陶冶心境、塑造人格、促进健康心理形成的目的。同时,高校要通过网络、移动通讯工具、宣传栏、专题讲座、大型咨询会等形式,广泛地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使大学生更多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构建和谐的校生关系是形成良好心理契约的关键
和谐的校生关系能实现高校与学生心理期望的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大学生是高校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是检验校生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要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校生关系,高校应做到“3个提倡”:一是提倡大学生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高校在制订和修改与学生责、权、利相关的制度时,要严格遵循民主程序,要经过学生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且在实施各项制度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这样,广大学生才能充分了解、理解并支持学校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二是提倡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高等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高校的管理目标落实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上来,使管理为教育服务。三是提倡发挥大学生维权组织的职能。高校应实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和学务公开制度,保证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学生的重要决策和管理行为有知情权、决策参与权、评议权等,增加学生工作的透明度。
3.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心理契约的保证
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是师生精神相遇的一个过程,是形成师生心理契约的重要保证。师生彼此走进对方的精神世界,在相遇中关爱与和谐,在相遇中感动彼此、接受彼此[8]。因此,高校要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健康人格、善于沟通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工作人员要作学生的倾听者,及时把握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得到学生的信任,使学生乐意对教师讲出心里话,从而便于发现并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才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心理契约的维系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以学生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精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全员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氛围;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努力实现学生的心理期望;要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真正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使双方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维系心理契约的稳定;要对一些学校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与学生一起共同面对遇到的一些困难,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2.加强“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
师生对各自所肩负责任的认识和把握是维系彼此心理契约的重要条件,而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其责任意识、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其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三观”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事物、认识自我,正确对待生死、荣辱、苦乐等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较客观地理解、分析人生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保持开阔的胸怀,能够冷静妥善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保证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3.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拓展知识、锻炼能力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形成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特殊的育人载体,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9];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维系心理契约的重要手段。当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努力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时候,必然会寻求各自的参照系,从中感受成功与自信、挫折与进取等多种情绪的体验,从而较客观地认知自己、找准自己的坐标。
此外,为大学生提供走向社会、了解现实社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帮助学生重新调整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强化生涯规划,制定良好的个人发展目标
凡事预则立。大学生只有合理规划人生并确定未来发展的目标,才能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科学地安排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逐步培养和完善其学业观和职业意识,并最终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和自信心,从而减少引发心理问题的诱因,维系心理契约的稳定性。
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必须从一入学就开始进行,并贯穿于大学学习的4年。高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甚至是未来的职业,做出合理的规划;要区别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全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同时,高校要在就业服务方面具有前瞻性,对人才市场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预判力;要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1]KOT TER J P.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73(15):91-99.
[2]HERRIOT P,PEMBERTON E G,KIDD J M.The cont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8):151-162.
[3]MO RRISON E W,ROBINSON S L.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1):226-256.
[4]ROUSSEAU D M.New hire perspective of their employer's obligations:a study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11):389-400.
[5]刘小吾.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J].江苏高教,2010(1):119-120.
[6]徐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心理学,2002(8):40.
[7]沈端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231-232.
[8]孙芳,张金辉.文化濡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契约管理方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95.
[9]张彦.超越历史与自发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