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学本科教学实习优化模式研究

2011-02-12李吉跃陈红跃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培育基地林业

何 茜 苏 艳 李吉跃 陈红跃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 510642)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最为悠久的林业学科之一,自设立以来为我国林业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森林培育学”课程体系中以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学科主要特点。但目前诸多高校对该学科的教学设置上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林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必须下大力气,探索教学实习改革,加大教学实习投入力度。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科本科教学实习设置为例,重点讨论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就教于同行。

一、森林培育学简介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和技术的学科[1],是林学的二级学科。森林培育是指从林木种子、苗木和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按既定培育目标,遵照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区域性强的特点。森林培育学是涉及森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的内容必然包括基本理论问题如森林立地和树种选择、森林培育与抚育和森林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等理论体系,也包括培育过程中各个生产工序的技术问题,如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培育和改造和森林主伐更新等实践技术。森林培育学是生产应用学科,它的发展必然是与森林培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森林培育教学内容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按照森林培育的顺序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种苗生产、森林营造、抚育管理和收获利用4个阶段。因此,长期以来,在全国农林高等院校中,有的将“森林培育学”课程分成“种苗学”和“造林学”2门课程;有的分成“种苗学”“造林学”“森林经营学”3门课程。尽管2001年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教材《森林培育学》,但至今在部属林业院校中仍没有采用统一的教材。

华南农业大学课程组根据国内大多数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教材使用现状,充分考虑到当前林业的实践发展状况,采用《森林培育学》(森林营造部分)作为林学专业的主干教材和水土保持专业的主要教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造林事业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作用、国内外森林培育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较好地掌握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重点熟悉不同林种、树种的培育技术,解决生产实践的各种问题,提高森林培育的科技水平和森林生产力。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实习的现状

在“森林培育学”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教学实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之前的必要准备阶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打下良好基础。从目前华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教学实习开展形式看,可以分为3类,一是课堂教学实习;二是基地实习;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实习和野外实习的时间很短(仅为1周),并且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实习并未很好地落实。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地和野外实习比重偏小,易流于形式;教学实习多重形式,轻内容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基础理论后,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掌握并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纵观我国各大农林院校的“森林培育学”教学,仍是以课堂授课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严重,如华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为64个学时,实习课仅为4个学时,而且是课堂授课完结后的集中实习,实习课时占总课时的6.25%。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理论知识只是通过记忆得以暂时理解和掌握,这与其他文科学生学习方法无异。而“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核心在“培育”上,必须自己动手去“培育”1株苗子或者1株树木,至少要参与其中的某一个环节,熟悉整个培育流程,这就必须以一定的实习课时为前提。如果实习时间不能充分保证,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学生就很难了解到“培育”的精髓所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实习课时的比重,丰富实习内容,尤其是生产实践中最必须、最实用的内容,结合当今林业发展现状向学生展示最新的林业科技动态。在提高实习课时比重的同时,可以考虑改变实习最后集中进行的固化方式,采取课堂授课和实习交叉进行的方式,将实习安排紧接在相关课堂授课内容之后,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2]。

(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不配套,实习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要学好“森林培育学”这门课程,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然而,有的学校目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仍然十分薄弱,自有实习基地和外围实习基地面积狭小,配套设施不健全,实习条件不完善,实习资源较为匮乏。因为实习基地的局限性并由此产生的实习内容的单调性致使学生对实习丧失了兴趣,导致很多学生实习停留在表面和模拟层面上。更为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学生实践技能、职业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走出校门后只会“纸上谈兵”,对实践知之甚少。

加强实习教学基地建设是提高教学实习效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这主要包括实习场地、硬件条件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上。如果实习基地离学校较远,还应配套建设相应的生活设施。良好的实习氛围对提高教学实习质量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艰苦、单调的实习变成内容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

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用不可忽略。因为实习指导教师既是教学生产实习的决策者,又是学生进行各项实践操作的指导者。一定程度上,实习教师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实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实习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生产和学生管理经验,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目前一些高校随意安排1名学生或研究生独立去代实习的做法应立刻禁止,学校应抽调近缘学科和本学科精干的师资力量共同参与实习指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效提高职业技能。对于学生的疑问,最好采用“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实习中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

(三)实习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难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很多高校“森林培育学”教学实习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和当今快速发展的林业技术、实用技术严重脱节,学生通过实习学到的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实习时往往安排林木培育的某一个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这不利于学生完全了解或掌握整个森林培育的大体流程,导致学生们形成孤立看问题的习惯,缺乏全局观念。森林培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包括种子处理(扦插或嫁接等)、苗圃整地、播种、苗木管护、苗木移栽、起苗、苗木检测评价和分级、苗木包装和运输、造林地规划和设计、整地、栽植、施肥和抚育管理等过程。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培育学”实习的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上述整个过程,最好能亲自动手去参与这些过程。如果时间和条件有限,应针对课程核心内容亲自动手参与其中某些重要的环节,其他环节可以采用观摩的方式进行,如带领学生参观现代化育苗基地、温室和组培工厂等以及参观大型林业公司速生丰产林的营建基地等[4-5]。

在强调实习内容丰富的同时,实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也至关重要。要尽可能地实行“走出去”的方式,在多处设立生产性教学实习基地,采用临时与固定基地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基地相结合和参观与参与生产相结合的做法,争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从育苗到造林再到经营的林业生产全过程。学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为以后参与、指导和管理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可以探索“实验室+实习基地+野外林地”的实习模式[6]。在实验室让学生熟悉种子预处理和发芽试验;在实习基地让学生掌握整地、做垄、播种、移栽和起苗等工序;在野外林地让学生了解人工林立地环境、造林、抚育和管护等过程。通过3个环节的有效衔接,给学生展现森林培育的完整过程。在这其中,野外林地实习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地区域林业和主要树种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同时也可以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实习模式。作为学校或学科负责人,可以积极联系当地大型的林业公司和企业,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每年派遣一批学生进行外业实习,时间可以控制在1~2个月之间,让学生熟悉整个营林作业流程。对于成绩特别优秀,实践能力特别好的学生,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派他们到公司和企业进行长期实习,将毕业设计课题与公司和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个互利双赢的过程,公司和企业可以节省营林成本,学生也可以真正接触到林业生产实际,感受到一线的生产氛围,从而形成真正的职业能力。

总之,教学实习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森林培育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必须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学实习。根据“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和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森林培育学”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林业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沈国舫,罗菊春,翟明普.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9.

[2]卫星,王政权.谈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5):19-21.

[3]林元震,郭海,吴宝娜,等.21世纪我国林业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6-8.

[4]郭素娟,徐程扬,翟明普.“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优化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1):63-65.

[5]高翅,王平祥,马华力.创新农林科实验教学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3,18(4):85-86.

[6]卢胜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3):17-18.

猜你喜欢

培育基地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我的基地我的连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