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科研促进教学分析

2011-02-12沈月琴王志强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师教学

周 隽 沈月琴 王志强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虽然高等教育承担的具体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教学、科研始终是高等院校的2项基本职能。应当看到,科研促进教学,是人们意识中的一种应然状态,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教学与科研又是2种性质不同的活动,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的活动,科研主要是研究知识、创造知识的活动,2者的差异不容忽视。因此,研究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2项基本职能的关系,探讨如何实现科研促进教学的理想状态和价值追求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当代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主要有3类功能:一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二是创造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等社会重任,教学和科研是实现这些任务的2条重要途径,缺一不可。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虽然研究结论存在较大的分歧,但大多数研究认为2者是辨证的相对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够促进教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依赖于其研究成果。例如,Paul[1]、Dyl[2]和Logue[3]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科研成果能够促进教学。Faia[4]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魏红等人[5]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效果呈正相关,教师的科研对其教学有促进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教师的科研将不利于教学。首先,教学与科研的直接目的不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知识。其次,教学与科研所要求的个人素质也有所区别。再次,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由于许多高校教师认为科研是个人发展的“事业”,而教学是“工作任务”,所以教师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方面更倾向于科研。这必然会使教师相应地减少在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导致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冲突。例如,Mortimer等人的研究指出,高校科研有可能使教师不优先考虑本科教学。Astin[6]也提出,如果教师过分看重其科研成果,其压力将削弱其教学效果。

第3种观点认为,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例如,Newman认为科研与教学是2种截然不同的活动;Richard[7]注意到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许多发散的关系;韩淑伟等人[8]的实证研究也表明,科研与教学2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并主要从高等院校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促进以推动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息息相关,而以往有关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大都缺失了“科研对学生的影响”的探讨。学生能否从高等院校的科研过程中获益,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笔者所在的“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机制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高等院校的科研主要有教师科研(部分有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科研(通常都有教师的指导)2大模式,均从不同方面促进了教学。可见,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无疑是科研与教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得相关信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机制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组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参与式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有关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调查。

此次调查向教师和学生分别发放问卷88份、532份,回收有效答卷84份和500份,有效样本率分别达到95.5%和94.0%。对教师群体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从事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其中,84.5%的教师认为科研能够促进教学,61.9%的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明显(其中15%的教师认为促进作用非常大)。对学生群体的调查表明,在参与过科研的学生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科研可以促进教学,自己收获很大。

课题组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这2大模式在促进教学方面的侧重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笔者从教师和学生这2大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基于教师视角

总的来说,教师科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学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1.教师科研有利于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思想、新理论、新成果层出不穷。教材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和开发学生智力的工具,不仅要充分涵盖基础知识,还要积极反映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科技知识的最新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内容也会落后或丧失应用价值[9]。因此,要解决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更新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间的矛盾,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更新和拓展相关教材的知识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教师只有从事科学研究,才能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才能在科研过程中不断追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把在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补充到课程教材中,可以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实用。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5%的教师认为科研促进教学的最重要功能是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无疑将会大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教师科研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作用。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就会在教学中自然地融入科研的思维方式,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无疑会促进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改进。此外,教师通过把科研的相关进程和成果引入教学,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学术前沿地带,改变“教死书”的状况。这将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调查结果显示,57.1%的教师认为科研有利于教师发挥课堂教学水平,能够活跃课堂气氛;61.9%的教师认为科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学生视角

大学是专业素质的教育,但是大学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所以专业素质教育势必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高等院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前沿的热点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外参与教师科研,或申请学生自主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大学教育中,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而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正是践行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观念。

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对参与过教师科研或获得过各种学生自主科研项目资助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这些学生都认为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对教学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首先,学生通过自主科研和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开阔视野,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使自身的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科研意识、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其次,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查阅最新的文献,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最后,学生参与科研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进一步深造、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等院校科研进一步促进教学的建议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返回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的比对分析,课题组认为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这2种科研方式都对教学产生了积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科研和教学的现状,课题组就“如何改进高等院校科研以使其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高等院校科研进一步促进教学的建议。

(一)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兴趣

课题组在对教师群体进行调查时发现,一些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有的甚至几乎没有开展任何科研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大、所在院系的科研氛围不足、没有合适的课题、缺乏专家引导、没有掌握科研方法等。同时,课题组在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时发现,低年级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和参与教师科研的意识非常缺乏。

针对高等院校师生交流比较缺乏的问题,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笔者所在的浙江农林大学推行了中期论文制度。这样,学生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就配备了指导教师,而且这种配备通常会一直保持到学生毕业。这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事实上,这项制度也是科研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便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直接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但是,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师资明显不足,大量引进青年教师造成目前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所以一旦青年教师缺乏科研意识,中期论文制度就发挥不了预期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高等院校必须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和构建激励机制,以提高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例如,高校及其各学院要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科研方法的培训和科研经验的交流;要组建教师科研团队,通过团队内部的激励机制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还可对青年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适当加大奖励力度。

(二)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和科研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但是教师中“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并不少见。“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对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则相对关注不够[10]。而“重教学轻科研”的教师侧重于系统地讲授知识,对科研的投入不大。因此,高等院校应以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同时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的考核制度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和科研是当前评价高校教师业绩的2大指标,对教师的行为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制定教师业绩考核机制的过程中,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沟通,以避免教学、科研评价的分立,更不能因为科研成果相对容易量化而导致考核机制的失衡[11]。高校要整合现有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剔除相互矛盾的指标,科学地计算教师的“教学+科研”总工作量,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同时,在确定教学、科研工作量基数的基础上,要强调教学工作量和效果与科研工作量和效果的互补。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人文社科类教师所承担的课程大部分是公共基础课程,授课学时多,授课班级的学生基数大,所以相关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往往被教学所挤占,投入科研的精力比较有限,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分别制定人文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教师的考核和奖励机制;还应对现行的教师岗位体系做出一定的调整,将专任教师的岗位分为教学主导型岗位、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和科研主导型岗位,并据此设立不同的考核体系,以构建和谐的教学、科研关系。

(三)通过搭建各种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而学生参与科研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过科研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均认为通过科研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效果要高于通过教学过程。无论是参与学生的自主科研,还是参与教师的科研,师生普遍反映学生的收获很大,包括提高了专业素质、培养了科研兴趣、学会了一些研究方法、增进了师生的交流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等。但是,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参与科研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这无疑会影响科研促进教学作用的发挥。尽管目前高等院校已为学生提供了不少科研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相关信息。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大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和相关的资源投入,为学生搭建形式灵活多样的科研平台;并开设介绍实际研究过程的讲座。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部分学生所参与科研的层次不高,这影响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因此,高等院校应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较高层次研究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任何社会化的人都希望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能得到社会的认同、理解、支持和尊重。因此,高等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活动。例如,适当加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在奖学金评比中的评分比重,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展科研并重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PAUL C W,RUBIN C H.Teaching and research:The human capital paradigm[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1984,15(2):142-147.

[2]DYI E A.Comment:The teaching versus research conundrum[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1,1(1):11-12.

[3]LOG UE D E.Comment: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requirements in academic[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1,1(1):13-16.

[4]FAIA M A.T eaching and research:Rapport or misalliance[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76,4(3):235-246.

[5]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5-88.

[6]ASTIN A.The American College Teacher[M].Los Angeles,CA: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1991:48-62.

[7]RICHARD A J,DEAN W W.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3-31.

[8]韩淑伟,仇鸿伟,陆德国.教师科研水平与本科教学效果关系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6):188-190.

[9]吴平,陈学敏.论“教学型”教授——兼谈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6):25-29.

[10]陈春莲.我国大学的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理论月刊,2009(10):95-97.

[11]邱学青.创新大学师资管理模式 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00-105.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