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2011-02-12盘英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斯金纳操作性实训

盘英瑛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盘英瑛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湖南 永州 425100)

B•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学心理学家,操作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操作性强化教学原则可分为循序渐进的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的时效性原则、“以人为本”的灵活性原则、客观公正的一致性原则等。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实训教学实践证明,灵活应用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循序渐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在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中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强化理论;护理实训;教学应用

B•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学心理学家,是世界上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奖章的第二个人。他创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教学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

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着一只饥饿的老鼠,一根控制杆连系着食物箱。老鼠在箱子里活动,每压一次控制杆就能得到一颗食物。这样,老鼠不断地压控制杆,不断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学会”了这种取食方法。在这里,取到食物就是对老鼠操作控制杆的一种强化。随后,斯金纳重复对鸽子、猫等动物进行类似的实验都证明:及时地给予报酬、强化,是促进动物学习的主要因素。

由动物而推断人,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强化”在他的教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要使教学或者训练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很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操纵这个过程的技术,建立一个特定的强化系列。也就是说,根据教学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要不断地给予强化,促使学习者向着预定目标迈进。他开创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程序教学法和一个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的教学机(当今多媒体教学系统应该是由此衍化而来的)。他的程序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反馈及时的原则,可以把某一个大问题分成许多个小问题,循序渐进、逐一解决[1];同时,他还把事先编排好的教学程序输入机器里对人进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见,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教学模式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操作性强化理论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操作性强化的教学理论结合笔者多年的护理实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实施操作性强化实训课堂教学中,一是要仔细地考虑在规定时间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通过强化学生的行为来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二是要考虑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强化物(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强化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拥有和操纵的材料具有强烈的兴趣性;另一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鞭策和奖励,譬如教师的一个亲切的点头和微笑、一句满意的回答与赞同、一次肯定性的表扬或奖励等等);三是要作出最有效的强化安排(即教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做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所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说具体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则。

2.1 坚持循序渐进的小步子原则

所谓小步子原则,就是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解决。例如,在对于学生的激励,首先要建立一个激励模式,设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实可行的激励目标。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2]。模拟护理临床操作实训正是如此,每两步操作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从而能培养和树立起学习者的自信心。

2.2 坚持即时反馈的时效性原则

讲究时效性主要指教师对学生行为要及时作出反应,评价要及时、明确,以提高学生对强化的认识和理解。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教师对学生行为作出的反应越及时、具体、明确,则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效果越佳。这是因为及时的强化有利于学生行为与强化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尽量减少对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然而,过多的肯定性评价虽然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相应行为,同时也会使学生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同样,过多的否定性评价,又有可能减弱或改变学生某些行为,产生消极的情绪。护理实训教学程序要特别注意即时反馈,能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操作或解答案是否正确,这是使学生放心、树立信心和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生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操作或回答能得到老师给以肯定的反应,便有信心展现第二步(第二个问题)。这种即时反馈,实际上是给学生的一个学习动力,能促使学生循序渐进[3]。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灵活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新理念则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此,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强化前提是“以学生为本”。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学生年龄、性格、智力、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社会经历等的不同,需求档次就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灵活的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和方法。如有的学生喜欢启发式,有的学生则喜欢灌入式;有的学生看重物质奖励,有的有的学生更重视精神鼓励。同时,操作性强化教学法还应允许学生按各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是不同的。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操作性强化教学法是以教材内容的逻辑程序为基础,既考虑学生在学习中能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案和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使每一个问题或每一小步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性与紧密性。要通过合理安排,留有的课堂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宜的速度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4]。

2.4 坚持客观公正的一致性原则

实训课堂教学中的强化要符合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并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只有客观科学地强化,才能切实反映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心悦诚服,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某一次学生临床护理实训情况进行课堂讲评时,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评价水平,以达到强化的准确与恰当。其次要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不得以自已的主观意愿和偏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再次,教师还要以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强化。辩证唯物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强化要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与变化。差的学生总会有进步的表现,而好的学生也往往会有失误的行为。进步的表现必须给予肯定,退步或失误就应该坚决否定。

所谓一致性原则,这是指教师对学生强化的内容、性质、标准要统一,强化所提供的各种反馈信息要前后一致,不得产生矛盾。也就是说,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同一行为作出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要一致,假如某教师今天表扬了学生的这种行为,明天却批评这种相同的行为,其结果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消除无目的性的随心所欲的评价行为,克服不良情绪对强化的干扰。同时,教师还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学生相信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且,教师之间还要加强相互沟通和联系,确定共同的强化标准,形成教育的“合力”。

3 结 语

20世纪中期,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和教学机器(幻灯机)曾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到了20世纪后期的电子时代,已发展成出现在课堂里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和自动电子教学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这其中都离不开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启迪;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创新实践中,也在灵活地运用着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中的教学原则,如大家常说的“情感激励”、“及时反馈”、“课堂互动”、“步步清”等,无不渗透着强化理论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实训教学实践证明,灵活应用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理论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循序渐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有助于我们在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中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李森,潘光文.行为分析理论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30-33.

[2]兰继军,李磊.论新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与教师的行为[J].社科纵横,2004,19(3):62.

[3]盘永才.浅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J].中外健康文摘,2008,6(10):10.

[4]盘永才,盘英瑛.高职教学方法创新与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6(6):22.

R192

A

1671-8194(2011)26-0173-02

猜你喜欢

斯金纳操作性实训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纳博士与 饥饿的鸽子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杜威“反省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操作性另解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下的幼儿语言教育研究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
重思自由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