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1-02-12孙慧梅
孙慧梅
(长春市儿童医院呼吸三科,吉林 长春13005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常见于成年人,也是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常见的一种疾病[1]。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患儿在睡眠时经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而引起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2]。随着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可能会导致睡眠结构紊乱,从而使患儿白天嗜睡、疲乏及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及性格改变等[3]。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因耳鼻咽喉部慢性病变所引起,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睡眠紊乱和噪性呼吸,肋软骨向内移动的非常规呼吸,并且伴有呼吸暂停的现象。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长春市儿童医院在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期间共收治患儿275例,其中男149例,女126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8岁;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89例,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76例,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31例,腺样体肥大45例,扁桃体肥大34例,所有患儿均有夜间睡眠时张口呼吸及憋气并伴有鼾声。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情绪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的刺激承受力低[4]。患儿住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会使他们产生恐惧大声哭闹,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术前检查及准备。这时,护理人员就要把这些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和照顾。对于不善于与人沟通的患儿,要把同龄患儿介绍给他,让他尽快与其他患儿熟悉起来,使其情绪稳定、消除孤独感,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小玩具,必要时可以和患儿做游戏,以增进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感情。与患儿谈话时要采取诚恳、亲切、耐心的语言和语气,详细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通过交谈使患儿对手术的目的、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大大降低其对手术的恐惧。
1.2.2 术前护理
①术前检查:包括胸肺透视、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以及心电图检查,同时还要了解患儿有无轻易出血的倾向和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②睡前保持鼻腔畅通:睡前可选用0.5%麻黄素液滴鼻或儿童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喷鼻,还要指导患儿尽量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睡眠,这样可以减轻上呼吸道阻塞症状,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③术前准备:告知患儿及家属手术的时间和麻醉方式,还要做好抗生素试验及指导患儿用生理盐水漱口和术前6h禁食禁水。
1.2.3 术后护理
①体位:患儿返回病房后,去枕头偏向一侧平卧6h,这样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患儿清醒6h后给予患儿半卧位,改善其呼吸的畅通,减轻口、鼻咽部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全麻未清醒前要有专人看护,气管插管未拔前,要及时吸出管内分泌物;患儿清醒拔管后,及时吸出口腔内的唾液和血液,防止误吸或窒息。对舌后坠者,用口咽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安置好患儿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术后6h内每0.5~1h测量血压1次,恢复正常后改为4h测量1次。病床旁还要备有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急救药品,以备应急使用。④预防和观察术后出血:鼻咽部血管丰富,术后可能会发生出血现象,所以要密切观察全麻未清醒或睡眠时患儿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如果发现患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吐出大量鲜血时,要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止血准备。清醒后的患儿口腔内若有分泌物、血液时,要叮嘱患儿轻轻吐出不可以咽下,以便于观察伤口出血的情况。⑤疼痛护理:咽痛主要是手术创伤及术后水肿所导致的,通常在术后24h内最明显。耳痛是由于连接咽和耳的舌神经的放射痛所致。对患儿一般不使用止痛剂,而是采用物理方法缓解疼痛,如颌下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血液的渗出。术后4~6h进食冰激凌、雪糕、冻牛奶等,也可通过让患儿看书、电视等分散其注意力。还要鼓励患儿多饮水以湿润黏膜。⑥饮食护理:全麻的患儿完全清醒后6~8h可进少量冷流食,次日至第3天,进温流食,3d后改半流食,叮嘱患儿1周内不可以吃过硬及刺激性食物。还要鼓励患儿经常漱口、讲话和伸舌,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感染和伤口疤痕形成。
1.2.4 出院指导
叮嘱患儿及家长在出院半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要注意休息,外出要适当的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吃油炸、辛辣、粗糙等刺激性食物[5]。肥胖儿平时要适当的控制饮食,避免长期进油炸食品及高热量饮料,有计划的进行减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和免疫力。睡眠要尽量采取侧卧位,出院1周后到医院复查。若伤口出现疼痛、出血及其他不适要随时到医院就诊复查。
2 结 果
27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经治疗与护理打鼾、呼吸暂停等现象消失,复查PSG各项指标显示259例患儿正常,16例患儿明显好转,无1例出现出血、窒息等并发症。
3 体 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S,由于儿童扁桃体伴增殖体肥大,所以是此综合征的多发年龄[6]。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以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活动过度等异常表现,若患有此病的患儿未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可能会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落后及心肺功能改变、传导性耳聋及颜面部发育畸形等,严重者还可导致儿童猝死[7]。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为1%~3%[8],去除梗阻病因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键,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能保证手术的疗效,提高治愈率。所以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加强术前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降低患儿的恐惧,术后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的监测、疼痛护理及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可帮助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减轻他们术前的忧郁和术后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邓丽群.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06,4(32):12.
[2]雷光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2005,22(8):54.
[3]周宝珠.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2007,10(2):145.
[4]任红波.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结合,2009,18(20):46.
[5]孙起芬.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17):92.
[6]柏亚玲.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J].陕西医学,2002,31(4):27.
[7]金芬芳.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5,14(6):108.
[8]顾锦花.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