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例探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之临床医治方法

2011-02-12肖佩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医治羟基干扰素

谭 熹 肖佩玲

(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湖南 长沙 41000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并且易误诊。该病可导致血栓形成,导致栓塞症状,且有自发出血倾向,应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栓或出血等症状,临床检验示外周血中血小板明显增多,功能出现异常,骨髓中的巨核细胞过度增殖[1]。因为此类疾病经常有出血现象的发生,因此该病又名“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本病的发病率低,发病年龄一般处于40~60岁,发生于小儿身上极为少见。现为探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特点,现笔者将对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4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治疗进行相关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有48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20岁的有6例,20~40岁的有12例、40~60岁的有26例、60~80岁的有4例。48例患者都进行了以下检查:头部CT检查、颅内多普勒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心脏超声波检查、腹部超声波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凝血常规检查

1.2 致病因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巨核细胞-血小板占优势增殖的机制还不清楚。该病出血的因素是由于患者的血小板(血小板产生率是健康人的6倍以上)虽多,但血小板的功能存在很大缺陷,如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减退、释放功能异常、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减低等[2]。

1.3 症状表现

肝肿大患者有7例,脾肿大患者有12例,有血栓症状的患者有8例,有出血症状的患者有16例,有头晕、乏力等症状的患者有5例。

1.4 检查结果

1.4.1 血象

血小板的数量在(1000~3000)×109/L之间,其数量最高可达20000×109/L。患者血小板的形态一般情况下都是正常的,可是有小型以及畸形或者巨大型的,且经常聚集在一起成为一堆,偶尔情况下会见到巨核细胞碎片以及裸核。白细胞的数量一般在(10~30)×109/L之间,偶然的情况下可以达到(40~50)×109/L,但是一般的情况下白细胞的数量不会超过50×109/L。因为失血有不少数患者可出现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匀,多染性、中心淡染、豪-胶小体以及嗜碱性点彩。

1.4.2 骨髓象

核细胞增生活跃或尤为活跃,巨核细胞增生特别明显,原始以及幼稚巨核增多,并且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成为一堆。

1.4.3 出、凝血试验

患者出血时间会延长,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变短,血块退缩不良。ADP诱导的聚集功能下降、肾上腺素降低、血小板黏附功能下降,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情况下还是正常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也会延长。

1.4.4 血清酸性磷酸酶、血尿酸、乳酸脱氢酶都会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也会增高。部分患者因为血小板被破坏,很多钾离子双方在血液中,从而引起假性高血钾症。

1.5 医治方法

所有患者服用羟基脲,每天服用剂量为0.5~2.0g,通过肌内注射方式隔日为患者注射α干扰素300万U,治疗时间为3~6个月[3]。

1.6 疗效基准

“患者血小板的数量恢复正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判断疗效缓解的标准。“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医治前相比下降50%且临床症状有减轻的趋势”是判断症状进步的标准。“症状不能获得部分缓解”视为医治无效。

1.7 医治效果

通过上述治疗,有3例脑梗死患者医治3个月后瘫侧肢体的肌肉力量显著恢复,脑梗死症状尚未复发。16例患者的出血症状全部消失。7例肝肿大患者肝部恢复正常,12例脾肿大患者脾脏恢复正常。其中有2名患者通过肌内注射方式注射α干扰素合并羟基脲的初期有轻度乏力且可忍受的流感症状。所有患者中有14例随访6个月,没有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致死的,也未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者。

2 病理探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大约是每10万人中才有0.1个人,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为该病的易发人群[4]。表现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症状轻的患者表现出头晕、无力;症状重的患者则有出血的症状或血栓形成,且出血的部位一般都是胃肠道,且易反复发作。由于该病发病率较低,加之又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错科收治的情况时有发生。本组患者中因为肝部肿大,黑便等症状被院外医生误诊为肝硬化,收入消化科患者有两例;因语言障碍、全身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以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患者有3例,此3名患者后经血常规、骨髓检查、结合脾大等临床表现才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见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一些小型医院对此类患者接触较少,考虑欠缺周到,这些都为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断上一定要高度重视,方能防止误诊现象的发生。

本病的医治主要是改善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减少患者血小板的聚集,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出血症状以及血栓的发生。本组48例患者使用α干扰素合并羟基脲,疗效显著,有效率达到了100%,对患者进行了3~6个月的医治观察,未曾发现梗死症状和出血症状。由于出血症状和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功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对该类患者血小板的数量和血小板功能进行定期随访,并采取积极的医疗措施,以防患者因为大量出血或者血栓症状而致死。

[1]王兆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子机理与临床研究的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07,15(5):33-34.

[2]罗宏山.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α干扰素合并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5,5(4):89-90.

[3]吴文,闫骅.羟基脲加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16(2):61-62.

[4]于俊杰,孙淑芹,王英杰,等.干扰素和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26(3):108-109.

猜你喜欢

医治羟基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两种形貌的羟基锡酸锌对聚氯乙烯的阻燃作用
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条件的研究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