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2011-02-11孙妍

当代医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间质性低氧体征

孙妍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LD)是由近200种病因引起并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疾病谱,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以特发性肺纤维化为主,预后差,他以进展性肺实质纤维化和通气受限为特征,研究表明炎症在病理生理过程中并不占主要作用,而以肺泡上皮的损伤直接导致肺的纤维化占主导地位,可以说明近30年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中药汤剂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较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病程为1年至7年,其中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敏感30例,27例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有咳嗽,有痰或无痰40例,有乏力、自汗、盗汗者28例,有口唇紫绀者5例,听诊肺部湿音者(VeLcro音)19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高血压10例。

1.2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以肺气不足兼有淤血痰浊为主。

1.3 检查 能承受并完成肺功检查35例,血气分析:26例(均为住院病人),50例全部行肺部CT检查,1例行肺活检行病理检查。(诊断必备影像学资料,以肺部CT为准)。

1.4 诊断依据 胸部CT证实的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硬皮病继发,及原发性间质性肺炎)。

诊断标准:符合《特发性间质(纤维)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多有干咳或少许白粘痰,两肺可闻及湿音者(VeLcro音),肺部X线或肺部CT(包括高分辨CT):双肺弥漫网状或斑状影,肺功提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或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提示低氧血症或运动后低氧血症,肺活检提示间质病变,具备以上各项,影像学必备,或有肺活组织检查。

1.5 标准

1.5.1 纳入标准 经肺部CT提示肺间质性(纤维化)改变,不分性别、民族、年龄、发病时间,及是否继发。同时肝功及肾功正常,无心衰表现的患者。

1.5.2 排除标准:①不能坚持服用中药者,或服药少于3个月者。②试验期间因资料不全或未按规定治疗,无法进行疗效判定者;③试验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被迫中止者,不作疗效评定,但列入不良反应统计。④因病情进行性加重死亡者。

2 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汤剂,治以补肺益气、活血化痰,方药组成:黄芪30g、太子参15g、郁金15g、黄芩15g、杏仁15g、桑白皮15g、丹参30g、当归15g、苏木15g、川芎15g,川贝10g,咳嗽重加用紫苑、冬花各15g,喘重加用地龙15g,蛤蚧1对,痰多加用陈皮15g,葶苈子15g,苏子15g,偏于阴虚少痰加用寸冬15g,沙参15g,自汗重加用浮小麦10g,盗汗加知母、黄柏各10g,低热加用地骨皮15g,每日一付水煎服,3个月观察疗效,复查全部或部分指标,6个月完成整个临床观察。

3 疗效观察

3.1 统计学处理:数据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3.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减少≥70%;好转:症状体征均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

表1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3.3 计算公式 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入组48例)经中药汤剂治疗证候显效15例,好转24例,无效9例,死亡1例,未坚持服药1例,总有效率81.25%。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均不同程度改善。部分(5例)患者服药后稀便,1例一过性恶心、腹胀,无肝功、肾功改变。

4.1 对症状体征影响:见表1。

4.2 肺功能指标(35例)比较:改善30例,无变化5例。

4.3 动脉血气提示治疗前低氧血症21例,治疗后低氧血症为5例。

4.4 肺部CT对照有网格或斑状影减少8例;无明显进展38例,2例未复查。

5 讨论

间质性肺炎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不能根治,部分病人呈进行性加重,发病率逐年增高。至今发病原因不明,研究表明炎症在病理生理过程中并不占主要作用,而以肺泡上皮的损伤直接导致肺的纤维化占主导地位,可以说明近30年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中药在抗纤维化方面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减轻纤维化程度,阻止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人体起到全面调节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长期反复治疗。

间质性肺炎中医辨证属咳嗽、肺痿、喘证、肺胀等范畴[1],临床以肺气不足,气滞血瘀,阴虚痰浊为主,治疗以补肺益气、活血化痰为主,标本兼治。方中重用黄芪,补益肺气,太子参健脾补气,川芎、丹参、苏木、当归补血活血,杏仁润肺平喘,川贝滋阴润肺,根据证候不同,随证加减,体现个体化治疗。中药苏木经药理学研究证实有免疫抑制作用,黄芪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作用,且动物实验成双向调节作用,丹参、川芎被证实有抗纤维化作用。在症状缓解方面,以乏力、自汗盗汗缓解最为明显,其次为咳嗽,说明中药具有整体调理优势,可极大改善机体状态。综上所述,以上各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能减缓病程,减轻症状,达到临床缓解目的,减轻病人痛苦,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1]章九红.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免疫抑制盲区间质性肺病2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27(3):201-20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特发性(间质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387-389.

猜你喜欢

间质性低氧体征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低氧诱导的miR-2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的探讨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