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探讨
2011-02-11寇琼秀黄燕
寇琼秀 黄燕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是指妊娠14周内,因意外妊娠、优生或疾病等原因而采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术中牵拉宫颈及负压吸引刺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及严重的心理创伤,易发生心率失常、血压下降、出汗、面色苍白、呕吐头昏等。因此在临床手术中使用镇痛技术,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我院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的方式,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需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430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其中110例不采用麻醉措施,分为A组,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2.3岁;120例采用异丙酚麻醉,分为B组,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1.8岁;200例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分为C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3.1岁。以上患者无严重心、肺等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麻醉禁忌证。各组患者在年龄组成、妊娠天数、孕次产次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术前禁食禁水6h,患者取截石位,清洗外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开放静脉通道,同时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A组不采取麻醉措施,B组在60s内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C组给予芬太尼0.5μg/kg,30s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B、C两组均在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情况,可适当追加麻醉剂。
1.3 观察内容 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阴道流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并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所得数据使用SPSSl3.0软件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镇痛效果比较 按以下镇痛标准评价:①显效:受术者安静入睡,无痛苦表情,术后追问无记忆;②有效:受术者术中轻微疼痛,意识清楚,但能配合手术;③无效:受术者痛苦呻吟、出汗甚至合作困难。比较各组无效病例数。见表1。
2.2 各组宫颈松弛度比较 术中各组患者宫颈松弛度比较标准为:①满意:7号扩宫棒能通过宫颈内口;②不满意:7号扩宫棒不能轻松通过宫颈内口。比较各组满意例数。见表2。
2.3 各组阴道流血量及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比较 阴道流血量以术后负压瓶中血量为标准,记录各组术后负压瓶中血量>30mL患者的例数;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诊断标准:①术中心率减缓至60次/min以下,心率不齐,并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头晕、面色苍白、抽搐等5项中有3项者;②术中血压降至80/60mmHg以下或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且有3项全身反应者。见表3。
表1 各组镇痛效果比较[n(%)]
表2 各组宫颈松弛度比较(例)
表3 各组阴道流血量及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比较[n(%)]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因为其操作简单,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射后起效迅速,持续时间在5~10min,作用时间短,在体内消除快,苏醒迅速而安全,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呃逆等不良反应,并有抗呕吐作用。异丙酚以其作用迅速、停药后数分钟可完全清醒、几乎无蓄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人工流产术中[2]。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超短效能的阿片受体激动药,作用特点起效迅速,静注1min后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作用持续时间短,消除快,消除半衰期为3~10min,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长期或重复使用无蓄积作用[3]。异丙酚与芬太尼之间可产生药效动力学协同作用,可产生更强镇静与镇痛作用,并可减少单独用药量[4-7]。
本临床研究观察发现,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改善宫颈松弛度,减少阴道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与单用异丙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采用麻醉措施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疗效确切、安全性强,特别适合于门诊人工流产术的需要,值得广泛推广。
[1]李林,韩光伟.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49-4050.
[2]莫秀瑛.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3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4):101-103.
[3]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89.
[4]祁志高,张石云,谷祥富.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170-171.
[5]龚翠花,吴惠芳,彭美琼,等.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1):23-25.
[6]吴立.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2):214.
[7]杭燕南.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