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误诊为接触性皮炎1例
2011-02-11王燕
王 燕
(弥勒县中医院,云南 弥勒 6523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外阴部皮肤近3个月来反复发生红斑,丘疹,水疱,丘疱疹伴外阴肿痛。曾多次到外院就疹,均诊断为:接触性皮炎,考虑使用卫生巾所致,分别给予抗过敏治疗(具体用药不祥),皮疹有所消退,但反复出现,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患者未婚,有固定性伴儡,否认滥交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外阴部皮肤有弥漫性红斑,肿胀,红斑基础上粟粒至米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 ,外阴触痛;其他部位皮肤及黏膜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RPR(+),滴度1:16,TPHA(+),其性伴 查TPHA(+),RPR滴度1:16(+)。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二期梅毒。
治疗: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二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用3周,患者经治疗皮疹未再发生,3个月、6个月后复查RPR,TPHA均为阴性。
2 讨 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疑似多种皮肤病,如玫瑰糠疹、花斑癣、多形红斑等,误诊率相对较高。
本例患者因外阴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伴外阴肿痛,临床表现为急性炎性反应,皮损局限于外阴部,自觉肿痛,故在外院多次误诊为接触性皮炎。硬下疳是一期梅毒早期皮肤黏膜损害为无痛性皮损,无自觉症状,另患者系女性,若皮损发生在阴道黏膜故未引起患者重视。国内曾报道一例以阴茎包皮肿胀[1],1例以外阴肿痛[2]为表现的病例。二期梅毒疹可表现为各种形态皮疹,易被误诊[3]为其他皮肤病。临床上反复治疗不愈,或经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例,应做RPR,TPHA筛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避免误诊[4]。
[1] 陈柏睿,段周英,李若瑜.以阴茎包皮肿胀为表现的梅毒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3):268-272.
[2] 张金燕.以外阴肿痛为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1):1039.
[3] 翁孟武.皮肤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1.
[4] 邢勇君,徐桂香,刘菡,等.Ⅱ期梅毒二例误诊为玫瑰糠疹[J].临床误诊误治,1998,11(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