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护理
2011-02-11张晓慧
张晓慧
(河南省郑州市传染病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5)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甲型、戊型肝炎经粪、口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经血液、体液传播,甲型、戊型肝炎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多为慢性感染,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临床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居多,甲型和丙型次之。病毒性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后常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并发多种合并症,预后差,病死率高[1]。笔者在传染病医院临床工作多年,虽然人们的防范意识有所提高,但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加之病程长,经济负担重,社会的偏见等,使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本科共收治2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笔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206例,其中,男157例,女49例,最小3岁,年龄最大70岁,病毒性乙型肝炎176例,丙型肝炎22例,甲型肝炎4例,戊型肝炎4例。临床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差异不明显,平均住院25d。除幼儿患者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1.2 方 法
临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在河南省郑州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治疗的2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内容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生存质量,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根椐患者的心理问题分别在入院时、治疗过程中、出院时、出院后给予心理干预。
2 结 果
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在干预2个月后再次问卷收集资料,其中170例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21例改善不明显,15例无效。
2.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护士接待患者要热情,周到,认真向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病区基本设施,主管医师,主管护士。认真听取患者的疑虑,耐心的给予解答,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和谐的护患关系[2]。慢性肝炎患者常具有病程长、恢复慢、机体健康状况差的生理特点,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特别是饮食指导,休息注意事项等。
2.2 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要告知患者肝细胞损伤的修复需要时间,肝炎恢复是个慢性病的过程,加之个体差异,临床需要合理科学的用药和疗效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关注临床各项检验指标,并随指标的变化引起强烈的情绪起伏。遇到此种情况护士应配合医师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密切注意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引导,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正向的情绪对免疫功能有正向影响,并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不良的情绪,可使机体系统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如肠蠕动增快,出现腹泻现象,就会使口服药物不能在肠道很好吸收。机体的多个系统的机能障碍,影响肝血流量,而加重地细胞坏死,影响肝细胞的再生及肝脏的代偿能力,影响肝病的恢复。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当治疗不顺利时,患者会出现急躁,忧郁、焦虑、恐慌,情感反应异常,医护人员尤其应注意自己的的语言和行为,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安抚患者的情绪,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获取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使患者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出院时的心理护理
对于临床治愈患者,护士要告知患者出院后继续适当休息和合理运动、定期复查。但是有部分患者因各种条件所限,不能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护士要告知患者回家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以及要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忌烟忌酒、不易劳累,生活规律和一些日常消毒隔离知识。
2.4 出院后的心理护理
包括随访指导和用药心理护理。 护士要告知患者 恢复期继续治疗期间,一般20d左右复查一次肝功,必要时随时复查,以便增减药物。临床治愈出院者,一般1~2个月复查一次肝功,如病情稳定可适当延长检查时间至半年,随访2年。平时如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使患者对后续治疗有充分的了解,有助于患者保持和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疾病的恢复。电话或者家庭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心理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同时指导患者一定要在医师的嘱咐下用药,不可乱求医、滥用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服用贺普丁等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不可擅自调整药量或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反弹,如用药期间出现肝功异常,明显黄疸和乏力、纳差等,及时到医院就诊。
3 讨 论
3.1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青少年因缺乏疾病知识,机体修复能力强,临床治疗恢复较快,心理问题不明显。心理障碍一般集中在青年、中年和老年人这个群体中。
3.2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往往与文化程度有关系,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他们会经常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疾病相关知识,反而更易患得患失,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3.3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性格开朗的患者较易接受疾病的状况,积极配合治疗。反之,性格内向的患者往往会比较消极。
3.4 慢性乙肝患者、丙肝患者因长期受疾病折磨,常产生悲观抑郁,焦虑,意志消沉。
3.5 个别患者因经历漫长的疾病过程常出现急躁易惹,随病情的变化时喜时忧,情绪极不稳定,加之个别患者肝功能反复异常,患者心情焦躁、失眠,导致病情加重。
3.6 病毒性肝炎的慢性病过程,大部分患者对日常治疗中的问题十分敏感,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和行为对患者的情绪影响很大,患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因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病急乱投医,随便、任意服药,加重肝脏负担,进而影响疾病的转归。
综上所述,由于病毒性肝炎,特别是病毒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易传染易复发,缺乏治愈的特效治疗药物,使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等各种途径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削弱机体的防御作用,防碍疾病的康复,甚至导致病情加重[2]。因此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不同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1]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
[2]徐灿丽,陈虹,李岩,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状对其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