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1-02-11蔡月华
蔡月华
(常州市中医院,江苏 常州 23100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现代护理科学的进步,整体性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推广,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文献报道,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即内固定材料要在人体内保留相当长的时间,直至骨折愈合。因各种原因,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前出现内固定失效影响骨折愈合,需要再次手术翻修。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内固定失效患者25例,其中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3例,肩锁关节脱位钩钢板固定再脱位1例,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例,钢板螺钉断裂1例,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例,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坏死1例。尺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例,畸形愈合伴下尺桡骨折脱位1例,拇指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螺钉松动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断裂1例,内固定切出1例,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脱位再翻修1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2例,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经动力化手术仍未愈合1例,胫骨开放骨折多次手术术后感染2例,胫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断裂1例,骨不连1例,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例,足趾开放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断裂1例。其中,初次手术在外院者16例,初次手术在本院者9例。有潜在医疗纠纷可能者11例。本组患者均行翻修手术。通过对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的观察与总结,我们发现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问题有明显的特殊性,即表现为比同期初次骨科手术患者更为明显的术前术后焦虑,或猜疑,术中恐惧[1-3]。根据此特点,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因势利导,突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次手术患者已经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手术失败,因此明显焦虑,高度关注再次手术是否能够成功。因此在心理护理中,要重点做好术前教育。责任护士应该事先与床位医师、主刀医师沟通,了解手术方案,请患者观看专门制作的骨科再手术术前教育幻灯片,将本次手术目的,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诉患者,说明手术的大概过程和配合手术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医师已经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一套最佳治疗方案,介绍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水平,说明手术是在充分准备下进行的;利用已经再手术成功的在院患者的现身说法或者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其心理负担。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责任护士要陪同,手术当天接运患者时要做好交接工作,让患者觉得每个环节都体现对其的关心与重视,这些对减轻患者焦虑都很重要。
在心理护理中要特别重视部分有医疗纠纷倾向的患者,这些患者在焦虑的同时还表现为过度猜疑,这些患者常因听到的一些零星的话语,病友的不负责任的片面评价,或者医护人员的表情神态而引起猜疑。在与这些猜疑心强的患者交谈沟通中,要鼓励患者讲出所怀疑的内容,护士的解释说明一定要与医师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语气要肯定,内容要清晰,避免模棱两可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同时要促进形成良好的互动的护患关系,增加交往与了解,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有能力帮助其解除疾病,问题能够合理解决,纠正患者的猜疑心理。
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基本在臂丛麻醉,腰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在绝大部分手术时间内保持清醒,大部分患者对手术进程的知晓导致了明显的恐惧心理,因此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手术室环境非常重要。巡回护士要保持手术室环境整洁,注意防止器物碰撞噪音,注意患者的视野屏蔽,防止患者从无影灯的反射中看到手术野。及时制止手术人员非手术内容的谈话。尤其在手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出焦虑、悲伤、埋怨的表情和态度,要安慰患者,使其情绪稳定下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手术结束后协同麻醉师将患者送回病区,与责任护士做好交班。
3 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的通常不会随手术的结束而马上停止,患者会更加急于知道手术的结果和预后。伴发的切口疼痛、渗血、排尿困难、腹胀、发热等术后不适会加重其焦虑程度甚至猜疑是不是手术不成功导致的并发症。责任护士要及时请主刀医师访视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重点强调手术的最终成功实施和合理预后。必要时请麻醉师访视,解决麻醉术后不适。针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情况要做好解释,安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并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思想工作,结合术前所做的健康教育,共同实施一些缓解措施。比如保持病房安静,适当的播放背景音乐,使患者精神放松、注意力分散。在伤口渗血或者负压引流较多时要及时更换,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另外,及时告知患者术后X线复查结果,功能锻炼计划的安排与实施注意事项,对缓解术后焦虑同样重要。
总之,通过对骨科内固定失效再手术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分析,突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焦虑,猜疑及恐惧等不良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心理护理的实用价值。
[1]李剑兰,苏秀琴.心理护理是骨科病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8):124-125.
[2]李国芹.手术访视对患者情绪及伤口疼痛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1):85-86.
[3]王军,杨洁.骨科病人手术前的心理活动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2(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