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治疗颅脑损伤体会
2011-02-11梁子聪庞永通覃乃燊
梁子聪 陈 进 庞永通 覃乃燊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浦北 535300)
去骨瓣减压可以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其作用机制、手术适应证和硬脑膜处理方法等尚存在争议。现选择浦北县人民医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谈一些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男38例,女16例;年龄11~7l岁,平均(32.5±6.3)岁。瞳孔散大至手术开始时间1~3h,平均(1.5±1.4)h。致伤原因:交通伤46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3例,跌伤l例。去骨瓣减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43例,6~8分11例。去骨瓣减压术前CT扫描:脑挫裂伤和中线结构移位,其中移位>10mm 43例,5~10mm 11例;47例伴硬膜下血肿,血肿量<15mL,7例伴脑内血肿,血肿量20~35mL。
1.2 病例入选标准
①有明确外伤史;②去骨瓣减压术前,刚出现小脑膜切迹疝,一侧瞳孔散大;③除外双侧瞳孔散大患者;④无其他严重合并伤;⑤心肺脑肾等脏器无严重疾病史。
1.3 治疗措施
①单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清除血肿及(或)挫裂伤脑组织后,颅内压下降,脑皮质表面离开颅骨内板。8例入院采取该术式,术后瞳孔即回缩,但3~7d后,其中6例再次瞳孔散大,再次手术行去骨瓣减压;②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及(或)挫裂伤脑组织后,颅内压仍高。46例入院即采取该术式。除手术外,所有病例主要治疗措施还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脱水治疗,使用脑细胞保护药,必要时施行气管切开及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1.4 去骨瓣减压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切口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cm,于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采用游离骨瓣,顶部骨瓣成形需旁开正中线2~3cm。咬除颞骨至颅底,显露颞窝。切开硬脑膜,清除颅内血肿及挫裂伤失活脑组织。严密缝合硬脑膜,放置硬膜外引流管。
1.5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34.5±3.2)d,治愈9例(16.7%),轻残(生活能基本自理)10例(18.5%),重残(生活部分自理至不能自理)16例(29.6%),死亡19例(35.2%)。死亡病例全部为入院即需去骨瓣减压者。
2 讨 论
2.1 作用机制
去骨瓣减压的作用机制被解释为有效的扩大了颅腔容积[1]。但这个解释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据我们观察,本组再次手术患者颅腔容积增加极小,但病情却明显好转。我们认为去骨瓣减压的作用机制包括四方面:①脑顺应性增加。颅内容物增加量与它相对应的颅内压改变量的比值,称为颅内压顺应性。在去除骨瓣前,由于顺应性小,一定程度的脑水肿体积增大时,颅内压增高明显,甚至达到脑死亡程度。而去除骨瓣后,顺应性增加,同等程度的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能明显降低;②抑制脑水肿。去除骨瓣后的头皮软组织具有弹性,能抑制术后脑水肿的发展。尤如骨科使用弹力绑带包扎受伤肢体,过后总会发现比不包扎者水肿轻。从本组8例再次手术的病例看,首次手术时颅内压是低的,有些甚至脑表面离颅骨内板达2cm,由于无相抗衡压力,任其脑水肿扩张,严重脑水肿是其需再次手术的原因;③改善脑血供。本组患侧大脑半球均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致表浅静脉广泛受压,发生脑淤血[2]。部分病例术中清除血肿后,颅内压即下降;④脑干保护作用。骨瓣之所以扩大至颅底,是让水肿的颞叶向外隆突,减轻内侧的脑干压迫。
2.2 手术适应证
有研究者[3]提出术中通过其他方法无法控制颅内压时才考虑去骨瓣减压,但从本组8例再次手术病例看,首次手术中颅内压是低的,术后严重脑水肿的发生才是其需再次手术去骨瓣的唯一原因。如何预计术后脑水肿发展程度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通过本组54例患者,我们体会到,脑疝持续时间越长,术后脑水肿将越严重。去骨瓣减压的手术适应证为:①术中通过其他方法仍无法控制的严重颅内高压;②患侧广泛性脑挫裂伤、水肿,经脑室穿刺引流脑压仍高;③脑疝持续时间(以一侧瞳孔散大开始计算)超过2h。
2.3 术中硬脑膜处理
引流大脑半球的浅静脉分布于脑表面,并且与深静脉间无吻合支。充分敞开硬脑膜后,脑组织不受限制而突出于骨窗,致使脑表浅静脉在骨窗缘处折角过大致闭塞。本组不少病例能证明这点,脑组织突出骨窗部分淤血改变后,迅速缝合部分硬脑膜,让脑组织适量还纳颅腔,骨窗缘处折角增大后淤血改善。因此,我们不主张充分敞开硬脑膜。为了增加减压效果,增大骨窗才是最好的办法。
[1] 司文,江坤,蒋曼,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脑膜减张程度的量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28(4):379-381.
[2] 梁子聪,曾松,庞永通.外伤后急性半球脑肿胀的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5):69.
[3] 方向明,程益林,杨树旭.156例颅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6):78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