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临床体会

2011-02-11张惊湖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8期
关键词:疗效显著砂仁郁金

张惊湖

内蒙古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半夏泻心汤出自 (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指征是治疗中焦寒热错杂之痞症。近年来,笔者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各种较顽固的胃炎,疗效显著,现将资料简述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治疗90例,其中男36例,年龄25~65岁,平均44岁;女54例,年龄22-69岁,平均45岁。经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52例,萎缩性胃炎38例。病程在半年以内者20例,半年至一年者42例,一年以上者28例。

1.2 治疗方法

基本主方:党参15g,半夏12g,黄连6g,黄芩10g,干姜6g,炙甘草6g,木香10g,郁金15g,白芍15g,砂仁6g,焦三仙各10g,红枣5枚

加减:肝郁重者加柴胡,胃寒重者加良姜,胃阴不足者加沙参和石斛,伴心悸者加茯苓,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显著者加蒲公英。

1.3 治疗结果

90例患者,多数服药3~6剂见效,10剂左右疗效显著,最长服药25剂,平均7~14剂,结果治愈40例,疗效显著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2% 。

2 典型病例

患者刘雪峰,男,45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2007年9月15日接诊。主诉:胃痛已一年半,经胃镜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经常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以及抗幽门螺旋杆菌药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终不痊愈。接诊时,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淡红薄黄苔,脉弦滑数无力。辨为中虚气郁,寒热错杂。

处方:

党参15g,半夏12g,黄连6g,黄芩10g,炙甘草6g,干姜6g,郁金12g,白芍15g,木香10g,砂仁6g,焦三仙各10g,红枣5枚。

服药3剂见效,6剂疗效显著,为巩固疗效疗效又服4剂基本痊愈。三年后因过量饮酒复发,后又按基本方略事加减,服12剂痊愈后,至今未犯。后经胃镜检查基本正常。

3 讨论

临床所见,凡顽固性胃炎,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等,病因上属纯寒纯热者较少。多数属寒热错杂、虚实相兼、升降失调、气机痞塞、不通则痛。因辨证治疗上存在难度,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寒热并用之典型方剂,本为治疗中焦寒热错杂之“痞”症。根据多种胃炎病机表现为寒热错杂,试用本方,疗效确切。方中芩连苦寒以清热,姜夏辛温以散寒,佐以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脾胃之虚,复升降之职。又考虑脾土之虚,多有木乘,或兼瘀滞,故加郁金以舒肝、行气、活血;木香行气止痛;白芍平肝;砂仁和焦三仙健胃消食,以助肝运。诸药合用,具有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行气血的作用。笔者近20余年来,在临床上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各种寒热证型不明显且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胃痛,多能缓解,甚或治愈。

猜你喜欢

疗效显著砂仁郁金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76例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栾氏四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研究
翠绿宝石长脉冲激光脱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砂仁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