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自杀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现状

2011-02-11刘贵浩苏胜华汤捷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意念人格

刘贵浩, 苏胜华, 汤捷

WHO对自杀定义为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动后果,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行动的致死性后果。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率持续上升,已成为我国15~35岁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自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2]。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着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自杀现象进行回顾和总结。

1 社会因素

1.1 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自杀青少年通常来自功能失调或破碎的家庭中。因此,家庭的结构和功能状况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Pavez等[3]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未遂与家族的适应性和亲属的自杀意念密切相关。有自杀行为家族史的青少年比无自杀行为家族史的青少年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如Agerbo等认为,母亲自杀的青少年自杀风险性最高,其自杀风险比无家庭成员自杀的青少年增加5倍,而父亲自杀死亡的青少年自杀风险将增加2倍。Claudine[5]指出,家庭不和睦、母子关系恶劣及家庭缺少温暖等原因都是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Fontana等[6]研究发现,儿童期躯体虐待和性虐待、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不良社交及某些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均与成年期自杀有关。Beautrais[7]通过回顾研究发现,来自父母分居或离异家庭的青少年自杀或自杀企图的风险会增高,并且有自杀企图的青少年与没有自杀企图的青少年相比,他们在5~15岁之间至少经历了3次家庭变故。M ittendorfer等[8]研究认为,家庭成员中有2位以上有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而入院、有自杀未遂或自杀成功的,与只有1位家庭成员入院或有自杀行为的相比,青少年自杀未遂的风险增加2倍多。张杰等[9]研究发现,在中国大约63%的自杀与家庭和婚姻问题相关。

1.2 应激生活事件

所有的自杀青少年在自杀的前1年内,至少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大多数人在死亡之前短时间内遇到过多种多样的问题。Shirley等[10]研究证实,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企图显著相关,而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尤其是童年时失去父母、与父母长期分居等,也与其到青少年后自杀存在高度相关。Feigelman等[11]研究发现,因为朋友自杀而失去朋友的第1年,青少年的抑郁症更加严重,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危险度增加。情感问题也是青少年采取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Olshen等[12]研究发现,在青少年男性中,自杀未遂与其一生中的性侵犯(OR=3.86,95%CI=2.11~7.06)有关;在青少年女性中,最近约会暴力(OR=1.61,95%CI=1.05~2.47)与自杀未遂相关联。国内研究显示[13,14],青少年在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最常见的是:家庭不和、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恋爱受挫等;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刺激事件主要有:严重的人际冲突、严重的学习和就业挫败、受人威胁或羞辱、失恋、父母离婚或亡故、严重的突发性疾病等。

1.3 物质滥用

研究表明,许多自杀的青少年有物质滥用史,尤其多见于较年长的男性青少年。人们在企图自杀前或自杀期间经常酗酒或吸毒,这通常是自杀预防接触不到的人群,使得冲动成为决定采取自杀行为的一个危险因素。在自杀未遂之后,物质滥用是导致后来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16.7%的自杀青少年在死亡前12个月以内就开始了物质滥用,而平均值是死亡前36.5个月左右开始物质滥用[5]。M arkowitz等[15]研究发现,酒精的消费量被认为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酒精的使用与自杀密切相关,过分的酒精滥用容易对自己或他人产生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促进某些与自杀有关的错误认知,同时也抑制了适应性或积极的应对方式。Spirito等[16]研究发现,物质滥用的青少年遭受社会、学业及司法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多,若合并有抑郁等情绪障碍时,则较容易出现自杀行为。

1.4 新闻媒体的报道

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人们的信仰、态度和行为。研究发现,自杀行为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尤其是报纸、电视和书籍对自杀未遂的描述与年轻人自杀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媒体报道本身并不直接导致自杀,关键是报道的方式和内容,煽情的、不负责任的报道完全可能加剧或诱发自杀行为。在影视作品中,自杀行为过度公开化,大力渲染名人的自杀,不断重复播放次数,有的甚至详细分析自杀行为的过程,这往往使人们在处于困境的时候首先想到自杀,认为自杀是一种合理的应对方式和反应,有自我毁灭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在他们熟悉或知道的一个人自杀后采取自杀行为。Katsumata等[17]认为,个体一生中的自杀意念可能与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自杀、自伤的信息及使用电子媒介时感到焦虑或痛苦的经历等有着显著的联系。Lee等[18]发现,通过网络可以获知一些特殊的自杀方法而实施自杀行为,有的甚至通过网络而约定自杀。2 心理因素

2.1 抑郁和无助

研究表明,抑郁是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抑郁病人的症状如无助感、缺乏兴趣、偏执和自卑等均与自杀风险显著相关,而无助感是导致青少年做出自我毁灭行为的一个稳定的预测因素。Jolin等[19]研究表明,患有躁郁症的青少年有较高的自杀风险。Marttunen等[20]发现,大约50%~75%的自杀儿童和青少年患有情绪障碍,其中最普遍的是严重抑郁症。

2.2 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重要的自杀风险因素,同时也是未来自杀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而患有人格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再次尝试自杀的频率也较高。边缘型人格障碍被诊断后的第1年或第2年,自杀的风险性最高,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杀率大约为8%~10%[21],而自杀企图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出现率达 75%,并且其中 10%最终死于自杀[22]。Beautrais等[23]通过对30岁以下的青年按性别进行分层比较,发现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尝试自杀的风险比非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高9倍,而女性为2.3倍。刘贵浩等[24]调查发现,具有D型人格的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者,表明D型人格增加了自杀倾向的可能性。国内其他研究发现,具有低自尊、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及较高水平的精神过敏、冲动、猎奇等人格特征的人更易产生自杀意念;具有爆发性和攻击冲动倾向的青少年容易反复出现自杀未遂行为[14]。

2.3 认知及思维模式

Beautrais[7]回顾研究认为,与年轻人自杀及自杀企图有关的认知特点有消极观念、强迫观念、对行为后果的认知能力差等。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是自杀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研究表明,自杀青少年缺乏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及应对困境的能力,难以选择有效的解决策略[16]。冲动和对自杀危险缺乏考虑也容易让儿童青少年采取自杀行为。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少年自杀是没有计划的,绝大多数是冲动的行为。Hamilton等[25]调查发现,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自杀意念的学生,说明完美主义可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脆弱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自杀青少年普遍存在不完善的思维和信念,拥有较少的应对策略,缺少对未来的考虑,并且通常不会寻求帮助。

3 讨论

自杀行为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是极富挑战和困难的。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青少年自杀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取得了一致性的共识,如家庭环境、生活事件、物质滥用、新闻报道、人格特征、认知及思维模式等多种诱因均可导致青少年自杀,但我们仍需清醒认识的是,自杀行为是个体自身各种弱点的综合结果,没有哪一种危险因素是单独导致自杀的原因,自杀行为是一系列紧张性刺激的累积,作用在那些适应力比较差而保护因子又比较少的个体身上产生的结果。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的一致性结果为判断影响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提供了证据,也为更好地理解各种风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提供了参考。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应对能力、规范新闻媒体对自杀的报道等措施,应当成为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内容。

[1] Phillips MR,Li XY,Zhang YP.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1999[J].Lancet,2002,359(9309):835-840.

[2] Galaif ER,Sussman S,Newcomb MD,et al.Suicidality,depression and alcohol use among adolescents:a re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J].Int J Adolesc Med Health,2007,19(1):27-35.

[3] Pavez P,Santander N,Carranza J,et al.Family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among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J].Rev Med Chil,2009,137(2):226-233.

[4] Agerbo E,Nordentoft M,Mortesen PB.Familial,psychiatric,and socioeconomic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young peop le: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J].Br Med J,2002,325(7355):74-77.

[5] Claudine F,Haw ton K,著.高翔 ,王晓辰 ,译.防止青少年自我伤害[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17-35.

[6] Fontana A,Rosenhek R.Attempted suicide among vietnam veterans:amodel of etiology on a community sample[J].Am J Psychiatry,1995,152(1):102-109.

[7] Beautrais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and attemp ted suicide among young peop le[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0,34(3):420-436.

[8] M ittendorfer R E,Rasmussen F,Wasserman D.Familial clustering of suicidal behaviour and p sychopa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08,43(1):28-36.

[9] Zhang J,Jia S,Wie C,et al.An overview of suicide research in China[J].A rch of Suicide Res,2002,6(2):167-184.

[10] Shirley Y,Maria E,Pagano M,et al.Recent life events preceding suicide attemp ts in a personality disorder sample:Findings from the collaborative longitudin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study[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5,73(1):99-105.

[11] Feigelman W,Gorman BS.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peer suicide on youth suicide[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2008,38(2):181-94.

[12] Olshen E,M cVeigh KH,Wunsch-Hitzig RA,et al.Dating violence,sexual assault,and suicide attemp ts among urban teenagers[J].A rch Pediatr Adolesc-Med,2007,161(6):539-545.

[13] 邱雯婷,冯维.我国近20年来青少年自杀研究述评与展望[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2093-2095.

[14] 金红霞,冯志颖.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6):374-375.

[15] Markowitz S,Chatterji P,Kaestner R.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lcohol policies on youth suicides[J].J Ment Health Policy Econ,2003,6(1):37-46.

[16] Spirito A,Esposito-Smythers C.Attempted and completed suicide in adolescence[J].Annu Rev Clin Psychol,2006,(2):237-266.

[17] Katsumata Y,Matsumoto T,Kitani M,et al.Electronic media use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Japanese adolescent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8,62(6):744-746.

[18] Lee DTS,Chan KPM,Yip PSF.Charcoal burning is also popular for suicide pacts made on the internet[J].BMJ,2005,330(7491):602.

[19] Jolin EM,Weller EB,Weller RA.Suicide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Curr Psychiatry Rep,2007,9(2):122-128.

[20] Marttunen M,Pelkonen M.Psychiatric risk factors for adolescent suicide:a review[J].Psychiatr Fenn,2000,(31):110-125.

[21] John M,Oldham MD.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uicidality[J].Am J Psychiatry,2006,163(1):20-26.

[22] Gunderson JG,Ridolfi ME.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suicidality and self-mutilation[J].Ann N Y Acad Sci,2001,932:61-73.

[23] Beautrais AL,Joyce PR,M ulder RT,et al.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persons making serious suicide attemp ts:a case control study[J].Am J Psychiatry,1996,153(8):1009-1014.

[24] 刘贵浩,郭丽,薛允莲,等.广东省大学生自杀倾向与D型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669-671.

[25] Hamilton TK,Schweitzer RD.The cost of being perfect:perfectionis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0,34(5):829-835.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意念人格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LIVING the DREAM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涓滴意念汇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