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经》五疫及其概念演变论疫病的分类*

2011-02-11桑希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内经医家疫病

桑希生

(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07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 150040)

从《内经》五疫及其概念演变论疫病的分类*

桑希生1、2

(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07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 150040)

最早的五疫分类方法,是基于五行理论进行的,也是与病因分类相符合的。最早温、瘟的文字不分以及后来的温、瘟的含义不分,使得这种分类方法没有被继承下来。本文追溯五疫的分类方法及其含义,是为了提示当今研究中医疫病的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这样才会有内涵清晰而准确的研究成果。面对当今学界很多模糊外感病因分类及其规律的现象,本文试图阐明五疫分类的重要价值。

疫病;分类

从SARS到禽流感,再到现今“甲流”的发病与流行,又促使人们开始与疫病有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医界受明清温病学术的影响较大,以致大多业内人士谈及传染病甚至感染性疾病皆从温病论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疫病的整体分类结构。因此,针对目前不明疫病分类的状况,从病因学分类角度理清疫病的分类问题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从历史上看,不同的年代疫病的发病特点有很大的不同,说明疫气的性质在病因属性方面有着很大的特征性。追求病因的性质特征,应是疫病研究的首要问题。然而历代医家难免受时代所限,对疫病有一定程度的混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早在《内经》时期,就已经提出“五疫”的概念。如《素问·刺法论》[1]:“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保不相移易者?[1]”在《素问·本病论》中将五疫又明确分为“木疫”、“火疫”、“水疫”、“土疫”、“金疫”。其中“木疫”文后又描述“状如风疫”。似乎还有六气或这种五行运气分类,虽前无可考史料,但这显而易见是区别疫病特征的分类。五行运气能代表致病邪气的性质特征,这也是最早的分类方法。

后世医家中,又有《松峰说疫》将疫分为寒疫、湿疫、杂疫三类,概与其当时所见有关。其他医家论及五疫者较多,但均引《素问·刺法论》原文为主,所论多为温疫,其中以吴鞠通的观点最为明析。《温病条辨·卷一·补秋燥胜气论》[2]:“按《内经》有五疫之称,五行偏胜之极,皆可致疫。虽疠气之至,多见火证,而燥金寒湿之疫,亦复时有。盖风火暑三者为阳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温疠,湿燥寒三者为阴邪,与秽浊异气相参,则为寒疠。”[2],是对五疫较为客观而准确的解释。

追溯五者,“风疫”最早见于《素问·刺法论》,但并没有过多论述,其后医家也未阐明。究其原因,并非风疫少见,可能与识别不清有关。一者风邪易夹合其他邪气,二者疫风多为偏邪,三者风邪最易化热成毒,其致疫也应多具以上特征。例如,疫病黄疸、天行嗽等。现今的SARS、流感等多具有风之特征,似为风疫之属。《三因极一病证方论》[3]有桂枝黄芩汤:“治风疫,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痛,腰脊痛,发热恶风,其证皆如太阳伤风,但脉阴不弱,相传染为异耳。[3]”这也是对风疫较完整的记载,书中还提出以败毒散治温疫、大柴胡汤治燥疫、五苓散治冬发湿疫、五积散治秋发寒疫等。

“寒疫”的概念最早见于《伤寒论·伤寒例》[4]:“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4]”这是将正伤寒疫与时行寒疫加以界定的论述。《世医得效方·集证说》[5]:“头重颈直,皮肉强痹,或蕴而结核起于咽喉颈项之侧,布垫毒于皮肤分肉之中,名曰寒疫。[5]”以上是从病因及症状表现来论寒疫。后世医家又有寒霍乱的证治等,并创立了麻黄饮、保真汤、补火丸、金沸草散等治疗寒疫的方剂。论寒疫的医家较多,及至《松峰说疫》将寒疫自分一类可以看出,古之寒疫发病亦不在少数,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由于《伤寒论》的较早问世及广泛影响,寒疫的理论体系及临床研究成为中医学外感病学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疫”的论述较风疫为多,但内容亦散见而不系统。《世医得效方》[6]:“乍寒乍热,损腓伤气,暴嗽呕逆,或体寒发斑,咳嗽引气,名曰湿疫。[6]”这是对“湿疫”较早的提法及症状描述。书中还论及“秋多淫雨,人患湿疫”,提到了湿疫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并以五苓散治疗。《普济方》也提出以“沃雪汤治湿疫等”。《伤寒大白》[7]:“湿疫,即时行伤湿病也”[7],与寒疫、温疫、燥疫并列。《温热经纬》[8]:“温疫白苔如积粉之厚,其秽浊重也,舌本紫绛,则邪热为浊所闭,故当急急透解。此五疫中的湿疫,又可主以达原饮,亦须随证加减,不可执也。[8]”进一步阐明其时湿疫的证治。《吴医汇讲》明确了“土疫即湿疫”的观点。《研经言》[9]云:“要之湿疫乃疫中之一端。[9]”湿疫的概念及临床证治屡屡被提及,但是较为系统的证治理论尚未形成,薛雪的《湿热条辨》似乎可作参考。

有关“燥疫”的论述医家少及。《世医得效方》[10]云:“身体颤掉,不能自禁,或内热口干舌破,咽塞声嘶,名曰燥疫。[10]”又云:“春合温而清凉,夏发燥疫,治以大柴胡汤。”这里不仅描述了燥疫的主证,也提出了以大柴胡汤为主方的治法。《重楼玉钥续编》更提出以养阴清热汤加味治疗时行燥疫。《伤寒大白》[11]:“燥疫,即时行伤燥病也,燥热之症,多伤于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故燥火之症,每多烦渴喘逆,当用清燥之药,如人参白虎汤,清燥汤等,切忌温燥。[11]”更描述了燥疫的发病特征及易伤肺、大肠。《伤寒用药赋》:“燥疫,生地或麻子仁煎汤下,或冷水下”[12]。谈到燥疫的用药特点,以润通泻下为主。从以上描述看,燥疫在历史上时有流行,也被医家所记载,较具特征的白喉或喉疫即属于燥疫之类,但有关燥疫的系统论述却不曾见。

“温疫”是医家于疫病中谈论最多的,温疫是感受温邪而导致的疫病。最初的“温”与“瘟”是混用的,渐渐“瘟”与“疫”同,用“瘟疫”作总称,指代所有疫病。至元明清温病盛行时,瘟疫也较多,很多医家亦将“温”、“瘟”相混。但有一些医家,在概念上仍有着明确区分。如《松峰说疫》即指出,瘟疫分“温疫”、“寒疫”、“杂疫”三大类,明确地指出“温疫”系感受温热邪气所引起的疫病。至叶天士等更明于此理,并对这类疾病的发生有了深入而系统的阐发。虽然如此,至今仍有“瘟疫”与“温疫”不分广泛认同。通过以上粗略论述可以看出,《内经》五疫是对疫的最早分类,属木、火、土、金、水五行分类法。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明确其为风、寒、湿、温、燥五邪疫分类法,至此疫病总的分类明确而概括。

由于历史上寒疫与温疫发病较多,因此医家对二者也较重视,尤其是温疫的发生。风疫、燥疫、湿疫的发病,由于没有受到大多数医家的重视,一方面与其发病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很多医家对疫病的病因学认识不足,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流传,后人在继承上也就有了时空的限制。

从五疫分类法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疫疠的认识还是源于五邪的基础理论,即疫是自然界的邪气,但致病较甚,传染性强,呈一定程度的暴发流行,且不同的疫病有各自的规律特征。这与其后医家认为疫非风、非寒、非暑、非燥,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的认知明显不同。从历史上看,显然五疫分类更具高度。《松峰说疫》对疫的分类,虽然没有把疫等同于温病,同时将温疫独立开来认识,但对风、燥、湿疫的认识不足,将其归为杂疫之中,而杂疫之中显然有偏邪所致者,姑且称其为偏疫,如大头瘟。

古人对疫的分类又有另一种方式,即疫与疫毒。疫毒是较疫更重的一种传染病,其性为毒,发则为血分,迅速发斑,而疫不属于温者,即难发斑,这隐含了疫的另一种分类。古人多论时疫,时疫为季节性传染病,为时气成疫,其单发者为时气之病,其多发而传染者为时行疫疠且发病范围局限,多为小疫。以上可以概括地讲,疫有几种基本的分类,从最早的五行五疫分类法演化为运气病因分类的风疫、寒疫、燥疫、湿疫、温疫,从疫的流行程度分大疫、小疫,从疫的发病特征分正疫、偏疫,从致病轻重分时行疫、正疫与疫毒,从邪气上看可以有邪-疫-疫毒关联性。在疫的流行发病过程中,似有邪疫疫毒的可转化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转化即可实现。

近几年,疫气的流行又成为医学上急切应对的重大问题,中医学探讨疫病的规律,首要的工作就是迅速进入疫病的第一线,从证候学上总结其发病、致病特点,探明其病因学特征、致病特点及传变规律,以探讨治疗方法。

由于温病学说的广泛影响,产生温、瘟相混的问题,以致很多医家将瘟疫统论为温疫。更有崇尚寒温统一的观点,一切外感病不分风、寒、湿、燥、温、热等。这种混淆或忽略病因学的观点,模糊了疾病分类的界限和原则。从SARS到甲型H1N1流感,临床多从温疫论治,这与瘟、温相混有关。从病因分类上看,其发病特征更像是风疫或有兼气特征。若从温疫论治或是分阶段的治疗,是否符合中医外感病的理论,值得深思。而其由轻到重、由浅入深的病位病机层次传变规律又如何体现呢?

学习古人对疫的分类方法,并不是说古人的观点是今天的指导原则,而是从中学习中医基本的理论观点。当今的医学研究中,应提炼正确的认识方法与理论。那些见到瘟疫而一概从温论治,见邪即温的外感病认识方式,如何才能体现中医学外感病的认识理论呢?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81.

[2]李刘坤.吴鞠通医学全书—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3.

[3]王象礼.陈无择医学全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9.

[4]张国骏.成无己医学全书—注解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3.

[5]元·危亦林撰,王育学等校注.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5.

[6]元·危亦林撰;王育学等校注.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5.

[7]清·秦之桢撰.伤寒大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74.

[8]清·王士雄;图娅点校.温热经纬[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

[9]清·莫枚士;王绪鳌,毛雪静点校.研经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7.

[10]元·危亦林撰;王育学等校注.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5,36.

[11]清·秦之桢撰.伤寒大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75.

[12]明·李;金嫣莉等校注.医学入门—伤寒用药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293.

R254.2

A

1006-3250(2011)10-1063-0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2008ZX10005-013);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疗规律与机制研究”(200907001-4);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医学湿的理论研究”(20110490561)

2011-05-09

桑希生(1967-),男,山东菏泽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在站博士后,从事疫病防治规律和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研究,Tel:13436329378,E-mail:sangxisheng@126.com。

猜你喜欢

内经医家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