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疫病概念考*

2011-02-1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寒性温病瘟疫

江 泳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从古到今,人类历史的演进一直伴随着与传染病的斗争。过去本已基本消灭的鼠疫、天花、伤寒,到当代流行的艾滋病、SARS、禽流感、甲型 HINI流感,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一些本已消灭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即使到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染病的威胁依然存在。现代医学的传染病皆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传染病已不再是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是和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重大社会问题。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与疫病的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医学的理论和经验不仅能用于古代疫病的防治,同样也适用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但是,我们在重视研究中医防治传染病证治规律的同时,也应该将疫病的概念理清。因为只有概念的明确,才能更好地从命名上突出疫病的基本特征主线,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防治。有鉴于此,特撰此文,以飨同道。

1 疫病的概念和分类源流

1.1 殷商时期:出现疫病文字记载

中国几千年与疫病抗争的历史中,流传下了大量的医史文献。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即有“疥、疟、痫、风”等疫病名称的记载。此后《尚书》记录了传染病就是疫疾。《诗经·小雅·节南山》记载,公元前781-前771年,“天方荐疾,丧乱弘多”,说明物候变化会引发疫病[1、2]。

1.2 春秋战国时期:“疫”的名称出现,疫病按疫、疠、热病(伤寒)分类初具模型

这个时期有关疫病的记载较多,《国语》、《春秋》、《礼记》、《左传》、《史记》、《汉书》以及各朝正史的《五行志》中,都有关于瘟疫流行传播和防治的文献记载,且较殷商时期明确提出了“疫”、“疾疫”、“戾疫”等概念名词。如《礼记·月令》中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孟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墨子·尚同篇》中有“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戾疫”。这些论述虽不是出自医学著作,但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疫病已经有了初步认识[1、3、4],已认识到疫病的存在及其发生规律,提出疫病的发生与气候的反常有密切关系等观点。

《内经》[5]把疫病定名为疫、疠。如《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温疠大行,远近咸若”,“疠大至,民善暴死。”又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从这些原文不难看出,其实在《内经》时代,疫病包括疫、疠、热病(伤寒)的概念:作为疫病而言,强调的是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而称为“疠”者,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死亡率高的疾病,其性质属于温热性质;而所谓热病(伤寒)则是指具有温热性质的传染性疾病。受此影响,后世诸多医家将具有温热性质的疫病称为“伤寒”。

1.3 汉代:宗《内经》所训,寒疫概念开始萌芽

到了汉代,疫病的概念在整体上没有脱离传染性疾病的内涵,但在性质上出现一些分化。其以传染性强弱对疫病进行再定义,较《内经》更进一步。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6],说明仲圣仍宗《内经》之说,将疫病称为“伤寒”。但其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说明疫病的概念除“伤寒”之外,已出现“温病”的名称[7]。而受当时气候环境等影响,虽然张仲景明确提出“温病”或“风温”之名,但纵观《伤寒论》所列方证,以温热药物居多,说明他已认识到疫病既有温热性质的一类,也存在寒性的一类。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虽然汉代还没有出现“寒疫”的名称和概念,但疫病的概念内涵已开始扩大为温热性质的传染性疾病和寒性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说文解字》提出“疫,民皆疾也”,一个“皆”字明确点出了疫病是指能传染的病,通称为“疫”,这与当时对疫病概念的认识是吻合的。但《说文》未收有“瘟”字,可以看出至少在东汉,并非将“瘟”和“疫”等同。徐时仪[8]认为“瘟”的本字或为“殟”,并考《广韵》:“殟,病也,心闷。”《魂韵》:“瘟,疫也”之说,认为“瘟”有“心闷”和“疫病”两个意思,不能将二者完全等同。初步体现出在当时对于“疫”和“瘟”是存在概念分歧的,虽尚未明确界定,但至少说明后世多以“瘟”代替“疫”,或认为疫病的概念就是“瘟疫”,似乎存在误传之嫌。

1.4 晋代:疫病概念内涵渐丰,分类逐渐完善

自晋代起,疫病的名称和病种逐渐丰富,除称“热病”、“伤寒”、“温病”之外,还有时气、疫疠等名称,这在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都可以见到。巢氏《诸病源候论·50卷·67门·1739候》不仅在病种方面较《内经》丰富,记载了疟、痢、疸、霍乱、天花、麻疹等疫病病种,还列出时气病、伤寒病、热病、温病、疫疠病等专篇,且其中温病是巢氏重点论述的疾病之一。《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共34论,对温病范围、脉证、传变规律、变证都有细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更明确指出,“温病”是传染性和流行性更强烈的疫病:“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除此以外,巢元方还把伤寒作了划分。《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伤寒令不相染易候》说:“自触冒寒毒之气生病者,此则不染着他人。若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发病者,此则多相染易。”即伤寒中既有触冒寒毒之气发病,不染着他人的一类,也有感受乖戾之气发病且多相染易的一类,从此打破了将疫病等同伤寒的格局。由此可见,晋代疫病的概念已扩大,而巢氏“热病”、“伤寒”的论述,说明疫病根据疫戾之气的寒热性质,分为温热性质的疫病和寒性的疫病;而对于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的疫病,巢氏称为“温病”,虽然与后世温病学说的温病概念同名但内涵不同,并为后世温疫和瘟疫概念区分和分类奠定了基础[9、10]。

1.5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兴起

明清时期温病与疫病分离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瘟疫、杂疫概念出现,温疫和寒疫的分类明确,但瘟疫与温疫混用。当时的一些医籍设有瘟疫(或温疫)专篇,代表性的有孙一奎的《赤水玄珠》、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江瓘《名医类案》、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楼英的《医学纲目》、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吴谦的《医宗金鉴》等。这个阶段瘟疫的概念明确出现。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瘟疫病的专著,如吴又可的《温疫论》、戴天章的《广瘟疫论》、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刘奎的《松峰说疫》等。但对于同样的疫病它们有的称瘟疫,有的称温疫,因为在温疫学派医家看来,瘟疫就是温疫。

清代温病学自成体系,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创建,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为代表的四大温病学家出现是其显著标志。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 9种,并认为“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明确指出温疫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温病。吴氏这样划分,不仅对温病病名起到统一和规范的作用,直至现在四时温病大部分还沿用上述病名,且明确将温病与温疫区别开来,仍宗《内经》说,强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温病才是疫病。明清还出现多部瘟疫专病的书籍,如郑灵渚的《瘴疟指南》、郑肖岩的《鼠疫约编》、郭右陶的《痧胀玉衡》、韩善徵的《疟疾论》、隋万宁的《羊毛瘟论》、陈蛰庐的《瘟疫霍乱答问》、连文冲的《霍乱审证举要》、金德鉴的《烂喉丹痧辑要》、夏春农的《疫喉浅要》等。书中所论之疾,如鼠疫、疟疾、霍乱等也是西医传染病的名称;疫喉、烂喉丹痧等与西医的白喉、猩红热等病相似,说明中医学在古代所治疗的疫病,包括被现代传染病学明确诊断的传染病,也说明疫病具有传染性这个毋庸置疑的概念特征。

清代还有医家对疫病按寒热属性进行分类,认为疫不但有热性的还有寒性的。如《中国医学大成·增订叶评伤暑全书》说:“夏月亦有病凉者,偶遇暴风怒雨,不及加衣,或夜失覆,或路行冒犯,皆能为凉证,此非其时有其气,谓之寒疫。”这较巢元方更为清晰地将疫病分为温疫和寒疫[11、12]。

《松峰说疫》则明确把疫分为三类:一是瘟疫,“初不因感寒而得,疠气自口鼻入,始终一于为热”。二是寒疫,“不论春夏秋冬,天气忽热,众人毛窍方开,倏而暴寒,被冷气所逼……众人所病皆同,且间有冬月而发疹者,故亦得以称焉”。三是杂疫,“其症千奇百怪”。《松峰说疫·卷三》列72种杂疫,除共有的六经见症外,又各有不同表现,如小儿皮肤上有大小青紫斑点是葡萄疫;喉痹失音、颈大、腹胀如虾蟆是捻头瘟;头上并脑后、腮、颊、目赤肿而痛是大头瘟;胸高胁起、呕汁如血是瓜瓤瘟等。虽称杂疫,因大多性质属热,本质上仍是温疫[13]。

邹汉璜撰论述寒疫证治的专著,名为《寒疫论》,认为夏秋之交暑热重而腠理疏,胃气不固,寒邪客之,不病痢即病疟,并从寒疫的原理、传变途径、病因病机、方药治则等各方面论述。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疫病与温病已明确界定,且在概念和分类上更为清晰,尤其是按照性质分为温疫和寒疫,但这个阶段瘟疫或温疫等同,就是指的疫病,因为明清医家所见到的疫病以温热性质为多,所以才将疫病称为温疫或瘟疫,实为疫病的代称。

1.6 现代:明确区别温疫、瘟疫和寒疫

现代温病学把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温病称为温疫[14],而对于温疫中属湿热性质的称湿热疫。如《温疫论》中所言,属燥热性质的是暑燥疫,如《疫疹一得》中所言。这种将温疫细分为湿热、燥热两类,较之温疫的内涵更为清晰完整,更符合临床实情,有助于临床分证论治,但仍没有将瘟疫和温疫界定开。宋乃光[15]认为,古医籍中对于疫病有称疫、疠、瘟疫、疾疫、温疫的不同,认为疫在古代是传染病的统称,而“疾”同“病”,所以疾疫就是疫病,就是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而疠和瘟同义,都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温疫有二义,其一就是同瘟疫混用,在古代多个时期都是指疫病;其二仅指温热性质的疫,因疫不只有温热性质,还有寒性、湿性和燥性等。

2 疫病中医概念

2.1 疫病是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疾病

通过梳理上述疫病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从《内经》起就是从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强弱来认识疫病概念的。《内经》不仅明确指出疫病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且用“温”疠、热病的概念,揭示了疫病的温热性质,用“疫”和“疠”之别来提示疫病有传染性强弱之分。之后的医家在《内经》基础上,虽然经历了一段温疫和瘟疫混淆不清的阶段,但最终清楚地界定了瘟疫与温疫虽都属于温热性质的疫病,但二者的不同在于瘟疫更强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自《伤寒杂病论》起就开始出现了寒性疫病的内涵,提示疫病既有较为多见的温热性质的一类,也有具有寒性的一类,进一步扩大了疫病的概念认识。而清代医家又在温热性疫病中将一些比较特异的疫病命名为杂疫。

由此可知,我们不能像现在很多文献中将疫病称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更不能将瘟疫与温疫混淆不清。事实上,古代医家对疫病的定义是:凡是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都叫疫病,而无论其传染性是否强烈、流行是否广泛。

2.2 疫病分类及概念

疫病按邪气性质,主要分为温热性质的疫病和寒性的疫病两大类,其中温热性质的疫病包括温疫、瘟疫和杂疫,寒性疫病即寒疫。其各自概念如下:

温疫是指具有温热性质的疫病,寒疫自然是指具有寒性的疫病。这二者强调的是疫病的性质。而所谓湿热疫、燥热疫都属于温疫病的范畴,是温疫概念的延伸。瘟疫则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病,甚至导致死亡,这是强调其程度剧烈,但在性质上仍属于温热性质。杂疫则是主症各异、流行范围小的一类温热性质的疫病,内涵上仍属于温疫范畴。但由于其变化多样、表现各异,所以单列一类更为恰当。如此分类并理清含义后,通过病名就可把握疫病病性寒热,传染性强弱,流行面大小,以初步展现疫病特征,给疫病防治方案提供初步信息。

[1]刘 宁,李文刚.论温疫学说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北京中医,2005;24(6):370-372.

[2]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8,93,150,151.

[3]刘景源.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及文献版本源流(一)[J].中医教育,2002;21(6):45-47.

[4]刘景源.中医疫病学与温病学的历史沿革— —先秦至隋唐时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7):32-35.

[5]王 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02,403,404,459,460,489.

[6]郭 雍.仲景伤寒补亡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143.144.

[7]方药中.评伤寒与温病之争[J].中医杂志,1984,25(2):4.

[8]徐时仪.说“瘟”[J].中医药文化,2006,(3):13-14.

[9]宋乃光,刘景源.中医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46.

[10]张专才,宿 敏,白石山,等.传统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OO8;14(6):3-6.

[11]邱模炎,高杰东,黄福开.中医疫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9.

[12]陈丽云,吴鸿洲.试述《松峰说疫》诊治疫病特色[J].时珍国医国药,2008,13(11):2732-2733.

[13]袁长津,何清湖.现代中医疫病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3-56.

[14]宋乃光.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上)[J].北京中医,2006;25(1):51-52.

猜你喜欢

寒性温病瘟疫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绘画中的瘟疫(上)
Bian Que
瘟疫算个啥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