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气管牵线法行小儿气管切开30例

2011-02-11孙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4期
关键词:横纹气肿插管

孙丽丽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此法在基层医院却很少应用于小儿。原因是医师常认为小儿气管切开困难多、危险大、并发症多而顾虑重重,影响了患儿的有效抢救。小儿气管切开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熟悉其解剖生理特点是导致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气管切开的危险和困难被过于夸大,如能掌握其解剖、生理特点,提高手术技巧,既可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气管牵线法实施小儿气管切开术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12岁。喉梗阻16例(急性喉炎8例,喉部烫伤2例,喉异物6例),昏迷5例(脑外伤、脑炎、中毒等),格林巴利综合症5例,肺部感染4例。

1.2 方法

除喉梗阻外,其余病例均先行气管插管,小儿颈前自上而下有三道横纹,第二道横纹相当于环状软骨下缘,第三道横纹相当于胸骨上切迹,在第二、第三颈横纹间沿中线切开逐层分离(注意避开甲状腺、胸腺),暴露气管前筋膜并适当分离(深度不超过气管前后径的1/2),充分暴露气管环(已做气管插管的,将气管插管撤至环状软骨弓处,待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套管后再拔出),在气管两侧,距中线2~3mm处,分别用4号丝线褥式缝合各一针(最好能缝跨2个气管环),线尾至少留5cm,线尾打结,使缝线呈环状,用止血钳夹持向两侧牵拉,气管环外凸。在在气管前中线自上而下纵行挑开2~4气管环,插入气管套管,牵引线用胶布固定在颈部两侧。术后7d气管瘘口形成,拆除牵引线。

2 结 果

一次插入气管套管成功率100%。并发症: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1例,对症处理后痊愈。

3 讨 论

3.1 小儿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①任何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所致的呼吸困难。②呼吸机能失常和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的呼吸困难。③呼吸机能不全需人工呼吸的患儿。④辅助性气管切开:一些手术为预防血液或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或便于麻醉和施行手术,需先行做气管切开术,以辅助其他手术或麻醉的进行。

3.2 施行气管切开的优点

①可避免因气管插管引起喉狭窄。②便于施行人工呼吸和呼吸机的使用。③可防止和纠正呼吸代偿不全。④可随时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其通畅,增加通气量和换气功能。⑤易排出二氧化碳,矫正血碳酸过多症。

3.3 正确掌握小儿气管切开术的时机

以往总误认为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多,病死率及术后护理困难等,所以总是等到呼吸困难严重,患儿明显发绀,万不得已时才做气管切开术。近年来临床证实,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过迟,为此,争取掌握气管切开术的时机是很重要的即应不必要的手术,更不可拖延时机,危及生命。

3.4 小儿喉部组织柔软、娇嫩,喉的位置高,颈段气管位置较深,颈前标志不清,气管切开术虽在操作程序上与成年人基本相同,相比之下困难多,危险大,术中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为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人们积极在手术方式、手术技巧上寻求突破。关于小儿气管切开方式、方法的改进国内外有诸多报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小儿气管前壁造瘘法:优点是方便插管,可以预防气管塌陷狭窄、脱管窒息等并发症,但该方法仅适用于年龄较大、需长时间戴管的患儿。②改良式小儿气管切开术:该术式沿袭了传统纵切口,将气管切口与皮肤对位缝合,避免两侧创面暴露,减少出血、气肿等并发症。但拔管后颈部切口处会遗留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③舌形气管瓣切开术:采用该术式可以使气肿、气管狭窄、脱管窒息等并发症大大降低,但该术式是否适用于小儿,临临床为此争议很大。

3.5 采用气管牵线法,虽然只是对传统气管切开术一个简单改进,但对减少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意义重大,气管壁牵线法与传统气管切开相比较,有以下优点[1,2]:①气管套管插入方便:传统气管切开术在气管切开后,需用弯血管钳或气管撑开钳探入切开的气管内,钳页打开后方可插入气管套管。小儿气管壁软,管腔狭小,钳页的插入使得本已狭窄的管腔更加拥挤,增加气管插入的难度,气管套管的插入往往难以一次成功,反复插管的刺激极易引起小儿气管痉挛,造成窒息;同时由于小儿颈前软组织疏松,反复插管易形成假道造成皮下气肿等。而气管牵线法在插入气管套管时无需辅助器械,只需牵拉牵引线暴露气管切口,上提气管,使气管切口张开插入气管套管,大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也极大地减少对气管及周围组织不必要的损伤。②预防脱管窒息:气管套管脱出是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小儿肺功能较弱,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缺氧状态,脱管抢救不及时易窒息引起死亡。急救时紧张忙乱,患儿烦躁不安,极其不配合,迅速准确找到气管切口,并用血管钳撑开绝非易事。采用气管牵线法,只需牵拉气管两侧牵引线,便可迅速打开气管切口,及时插入气管套管,缓解呼吸困难,抢救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③防止气管狭窄的发生:小儿气管环较软,气管套管插入时易引起切口边缘向内翻卷,日后会引起气管狭窄。而气管牵线法在插入气管套管时向两侧牵引,使气管切口边缘呈外翻状,避免气管狭窄。④方便更换气管套管:传统气管切开术后在气管颈前瘘道没形成前,更换气管套管时易将套管插入颈前软组织间隙,引起窒息或假道,尤其在首次换管时更容易引起危险和意外。而气管牵线法更换气管套管时,无论颈前瘘道是否形成,只需在牵引线的引导线,很好的暴露气管切口,顺利的更换气管套管,极少出现套管插入不正确或窒息的状况。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阎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横纹气肿插管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On the Generic Taxonomy of Opisthotropis balteata (Cope, 1895)(Squamata: Colubridae: Natricinae): Taxonomic Revision of Two Natricine Genera
小儿推拿“四横纹穴”定位考究
新型外螺纹横纹管管外强化传热分析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带蒂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皮瓣在拇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