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与护理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1-06-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4期
关键词:手部医务人员医护人员

李 春

(湖南省洪江市人民医院,湖南 洪江418100)

医源性感染是威胁患者安全的主要问题。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要求医疗单位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手部卫生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1]。为探索如何使医院感染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将“医院感染防控关键在执行力”作为2009年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的主题,提示广大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掌握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将观念变成行动,开创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探寻存在的问题以进行有效干预,特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对医院临床医护人员330人次进行手卫生调查,其中医师128人次,护士202人次。现场随机抽取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师、护士的手卫生情况。其中从事临床工作时间最长的21年,最短1年。

1.2 调查方法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湖南科学出版社《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采用现场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3月,由护理部协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及检验检测人员现场对医护人员洗手前后进行微生物学采样检测。

1.2.1 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推荐使用肥皂水六步洗手法或快速手消毒液六步洗手法涂檫方法。

1.2.2 微生物学监测方法

按照《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进行,采样方法用棉拭子涂抹法。检测方法为细菌总数检测法。

1.3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医务人员对洗手方法掌握情况

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洗手率

2.2 医务人员洗手前后的监测情况

医务人员洗手前后手部均带菌,而洗手后带菌量明显减少(t=5.2,P<0.01)。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cfu/cm2,±s)

表2 医务人员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cfu/cm2,±s)

人员n洗手前洗手后t值p值护士202106.83±19.716.35±18.623.010.001医师128254.12±50.0318.17±25.036.820.001合计330161.16±8.9315.82±6.915.270.001

3 讨 论

3.1 提高医务人员全员手卫生状况势在必行

本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洗手前手部平均带菌量为(161.16 ±8.93)cfu/cm2,洗手后手部带菌量明显减少,平均带菌量降至(15.82±6.91)cfu/cm2,充分说明洗手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因此医院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所有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以达到防控医院感染的目的。

3.2 因地制宜使用肥皂水洗手和快速手消毒剂均可达到手卫生效果

调查显示,肥皂水洗手和快速手消毒剂均可选用,而在有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首推感应流动水装置加洗手液加风干机为最理想,可有效避免重复污染。而快速手消毒剂六步涂檫法要比流动水洗手更快捷、高效、简便,不受洗手条件制约,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中既保证了消毒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已为临床一线护士广为接受并收到良好效果。

3.3 洗手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与洗手时间不够、动作力度不够、洗手方法不规范,忽略洗手的重要部位,洗手设施不合理及洗手后再污染有关。

3.4 护士的洗手合格率明显高于医师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洗手方法的正确率和微生物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医师,说明护士在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分析原因,,一是与护理部协同医院感染办落实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大有关。二是护士对护理部及医院相关的管理制度普遍依从性较高有关。三是护士接触患者的机会多,相应增强标准预防的意识有关。而加强我院其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和手卫生意识成为当务之急。

4 对 策

4.1 提高全员手卫生意识是先决条件

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掌握洗手指征,实施规范化洗手方法,确立洗手的信念,即洗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身,更重要的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以集中讲座和在全院张贴彩色醒目的洗手标志,全院动员,营造手卫生的氛围。不但提示本院员工,而且对患者、探视者、患者家属、来院参观人员等提高手卫生的意识收到良好的效果[2]。有研究表明,常规洗手合格率仅为47.9%,六步洗手法可达到医院III类环境手卫生质量要求,合格率为97.9%[3]。

4.2 改善洗手设施是提高洗手依从性的基础

完好的洗手条件及合理设施是手卫生的基础,而方便到达的洗手池是提高洗手依从性的先决条件。感应流动水装置加洗手液加风干机为最理想,可有效避免重复污染,有条件的地方可尽量争取使用。使用手快速消毒剂是保证手清洁度的有效措施,建议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随身携带,随时使用。

4.3 部门领导重视及榜样作用有助于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效果

专职感染管理部门及相关质量控制部门共同监督落实,领导重视和榜样作用有助于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效果。同时建立手卫生监督机制,科室医院感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室日常感染监控任务,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监督,医院感染办定期下科室进行考核与微生物学检测,同时鼓励患者及家属提醒医护工作人员执行手卫生要求[4]。

[1] 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45-1746.

[2] 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187.

[3] 郭春兰,陈军.感染伤口换药后操作者手污染的监测与手卫生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421-422.

[4] 甘华秀,李玲,陈玉平.医院护工洗手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8):35-38.

猜你喜欢

手部医务人员医护人员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