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结合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观察1
2011-02-11于洪燕苏丹李丽李湘琴
于洪燕,苏丹,李丽,李湘琴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盆底缺陷,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1]。PFD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2];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3]。PFD主要症状包括尿失禁、肛门失禁、便秘和盆腔器官脱垂等。近期来本院盆底中心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年龄趋于年轻化。我们对这些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同时通过对盆底肌及周围核心肌群的训练达到肌肉运动的协调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月本院胃肠外科门诊和住院部的35例不同类型的PFD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1~83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3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①患者必须满足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②在反复尝试排便的过程中,至少满足以下2条:a.球囊逼出实验或影像学检查存在排出障碍的证据;b.测压法、影像学检查或肌电图显示盆底肌肉不协调收缩(如肛门括约肌或耻骨直肠肌),或基础静息状态下括约肌压力松弛小于20%;c.测压法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推进力不足。所有患者均经过泌尿系和/或妇科B超、肛门直肠测压、纤维电子结肠镜、排粪造影和钡灌肠检查,排除盆腔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无心肺疾患及全身疾病,无认知能力障碍,能够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生物反馈治疗 采用加拿大莱博瑞公司生产的UrostymTM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及附带软件系统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在训练前对各种检查资料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生物反馈治疗程序。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原因、训练目的、疗程及如何配合、注意事项等,记录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程度及评价指标。
治疗在安静、光线柔和、温度20℃~26℃的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将生物反馈探头与导线连接好,润滑探头及肛周,将探头插入患者肛门内,插入深度以探头金属环达到肛门直肠测压中肛管静息压处为准。嘱患者取舒适坐位,坚持此姿势10 min。进入生物反馈治疗系统,根据病情选择好程序,根据患者肛门收缩和放松时的肌电图变化调节基线,进入动画训练模式,指导患者根据视频动画进行有效地盆底肌训练,并让患者认真体会怎样做才是有效地运动,以便回家坚持每天进行肛门收缩、放松训练2次,每次训练20 min。动画训练模式10 min。结束后进入被动训练,即电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根据患者的感觉阈值调节电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有针刺感觉而不产生疼痛,或患者感觉到盆底肌肉在不自主地强烈收缩为准。进行电刺激时,嘱患者全身放松,播放一些有助放松的音乐,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生物反馈治疗以15次为1个疗程,每5次为1个阶段。第1阶段,每天进行1次生物反馈治疗;第2阶段,每2 d进行1次;第3阶段,每隔3 d或4 d进行1次。最终使患者逐渐达到在脱机状态下也能进行有效地自主训练。
在每次训练结束后,嘱患者回家继续进行家庭训练,提高患者对家庭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说明此疗法主要依靠自我按时训练,仪器监测与反馈只是帮助自我训练的手段,而不是治疗的全部。家庭训练坚持至少半年以上。
1.2.2 运动训练 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4]。PFD主要由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或盆底肌运动不协调导致。加强对盆底肌肉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控制力的发生、传导、大小、方向,增强盆底支持组织的力量,协调盆底肌之间的运动。盆底肌群是人体的核心肌群之一。所谓的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主要指腹横肌、骨盆底肌群以及下背肌这一区域。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5]。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系统性、针对性两大原则。系统性是指在制定训练目标、确定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方法上要有连贯性;针对性是指对不同的患者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找出致病原因,根据病因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运动计划的制定分3个阶段:第1阶段,徒手训练,地上铺训练专用垫,不借助任何器械进行力量与平衡功能的训练;第2阶段,垫上运动,在10 cm厚的软垫上进行第1阶段的训练内容;第3阶段,不稳定支撑上的力量训练,在平衡球上进行各种动作训练。
在运动计划的实施阶段,注意观察患者对各个动作的接受能力,在进行每个动作前,向患者讲明此动作的目的,治疗师先进行一次分解动作与连贯动作示范,让患者跟着做一遍,最后让患者自己训练,治疗师在旁边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平衡训练动作保持40 s,力量训练动作重复40次。开始时有些患者达不到要求,可鼓励患者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在几次训练后达到标准要求,每次训练20 min。在医院训练结束后,回到家里还要进行家庭训练,每天2次,每次20 min。在家训练时,要注意安全,所有动作都要在地上练习,可铺瑜伽垫加以保护,不要在床上进行训练。对于年龄较小、自控力差的患者,训练时最好有家长在旁监督,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1.3 疗效评定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主诉及治疗前后各种症状对比,1个疗程治疗结束时对疗效进行评价。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所有患者都能按要求完成在院训练与家庭训练。治愈2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85.7%。在有效的病例中,起效时间1~10 d,平均4.2 d;治疗高峰时间7~25 d,平均11.7 d。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有效率为52.4%。
3 讨论
PFD涵盖泌尿外科、妇科、结直肠外科三大领域的相关疾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膨出、直肠脱垂)以及慢性盆腔疼痛、便秘、粪失禁等为主要病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我们的患者资料中,年龄40岁以下的PFD患者占患者总数的61.9%,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饱受着此种疾病的困扰。目前,PFD已经引起泌尿科、妇产科、肛肠科、骨科等专业学科的重视,人们尝试用多方法对PFD进行治疗。
随着盆底疾病研究的广泛开展,对盆底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1990年Petros[6]提出骨盆底整体理论的概念,随后各种理论相继提出,这些理论对盆底手术的实行和推广有着指导意义。但是手术不仅创伤大,造成患者痛苦,而且据文献报道,盆底手术仅达到解剖学重建,对于功能的恢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我们建议对PFD患者先以保守治疗为主。有研究显示,生物反馈治疗对于便秘和大便失禁的有效率分别为62.4%和67.2%[7];对于运动训练与生物反馈共同治疗盆底疾病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本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生物反馈治疗与运动训练,并坚持家庭训练,有效率达到85.7%,治疗结束后1个月有效率为52.4%。这说明运动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而且此种治疗方法无创伤及副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开支,是一种有效、简便、可行的治疗方法。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未对全部接受治疗的PFD患者长期疗效予以跟踪和评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对此类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1]谢晔玲,施如霞,鞠华妹.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5):577-580.
[2]林婉君,张云山.妇科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6):407-410.
[3]王建六,魏丽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1):5-7.
[4]朱兰.女性盆底支持组织解剖及其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4):207.
[5]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9.
[6]Petros PE.The Female Pelvic Floorfunction,Dysfunction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l Theory[M].Heidelberg:Springer,2006:14-51.
[7]Heymen S,Jones KR,Scarlett Y.Biofeedback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a critical review[J].Dis Colon Rectum,2003,46(9):12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