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对心理疗法的贡献
2011-02-11张玉英
张玉英
陕西中医学院伤寒金匮教研室,陕西 咸阳 712046
张仲景是东汉时代伟大的医学家,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医学心理学,但在辨治疾病的过程中重视心身调理的思想却是很明确的。兹就张仲景运用心理疗法作一简述,以便同道研究讨探,利于承先启后,开拓创新。
1 阐发经旨,祝由疗疾
“祝由”即祝说病由,古代是以宗教迷信形式出现,如画符、念咒、求神治病的一类活动。“祝由”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始见于《内经》,而仲景继承发展了《内经》这种疗法,曾在《伤寒杂病论卷第二·平脉法第二》中记载:“师曰:人脉皆无病,暴发重病,不省人事者,为厉鬼,治之祝由,能言者可治,不言者死”。仲景通过四诊合参详细辩治,认为用药物难以奏效的患者,必须采取祝由疗法,即医者通过语言、行为、意念等各种方式,解除病人自我心理压力及封闭状态,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息。振奋精神,调动内因,调整逆乱气血,达到断绝病因的心理治疗目的。至于“能言者可治,不言者死”就是说能够接受说服,开导劝告等祝说病由疗法,就会减轻病情,促使病愈,甚则可收不药而愈之效。若不能接受,祝由疗法病人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疾病上,怕病情变重,怕不能治愈,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忧愁之中,病难治,甚则不治。祝由疗法相似于疏导,转移式的心理疗法。
2 以诈治诈,假病自愈
诈病就是假病、装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证情复杂,难以识辨。而仲景对诈病的识辨和治疗颇有独特,如《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一》 “师曰,病家来请云,病发热烦极。……设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耹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百处乃愈”。仲景主要依据,脉象的常变,疾病的起因,发病经过,诊时的行为体态,情感反应正常与否等方面,进行辨析,测知病人虽有发热烦极之证,望之而向壁安卧,不惊起耹视,又三言三止,为无痛苦可言,且察之无呻吟声,脉自和,则知为诈病,采取以诈治诈的方法,危言要用大量吐下药,及针灸恐下之,病人畏毒药、针灸则病随之自愈,这种心理疗法颇似现代所称的行为矫正,暗示疗法范畴。
3 配合药物,暗示疗法
即假借或配合选择适当的方药治疗,暗示病因的消除,达到治疗目的。此法仲景主要用于治疗百合病,妇人脏躁病等,如《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三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的第一条说:“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据百合病的表现相似西医中的神经管能症,而神经管能症除了心肺阴虚外,一般多因精神郁结引起,因此在治疗上。仲景结合临床实践明确指出,“诸药不能治”。言外之意,若单纯以药物治疗,即是任何药物疗效都不会理想,必须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适当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再从仲景所治百合病的方药分析,其方剂药味单纯,仅一、二味药,能否适应复杂的病情,显然是通过有意的夸大药物治疗效果,使病人产生自我暗示作用,在解除心理病因的基础上,再根据病情适当选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特别是百合病仅复用药不愈,又见口渴者,用百合洗方。难道仅一味百合煎汤外洗能疗内病,显然是借助药物治疗,暗示消除病因通过心理调理以愈病。其次《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六·辨妇人病脉证并论》中论述用甘麦大枣汤治“妇人脏躁”仍属以辅助治疗,促进心理上重新调整。再如,仲景在《伤寒杂病杂论卷十二·辨痉·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论述用烧 散治房劳复。其褌烧 读(kun即裤之意),散的组成与用法,取妇人中裩近隐处,……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可知,男女各取其对方褌裆烧灰冲服,使毒邪从阴窍而出,治疗病后房事不慎而致精亏毒热上炎之疾患,治法历来被看作是《伤寒杂病论》中的糟粕,不够重视,实则烧褌散虽无药理价值,但对病人的精神治疗作用,是任何药物也替代不了的,充分体现了仲景心理治疗的学术思想。
4 导引吐纳,调神养心法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卷第三·杂病例第五》中论及“若人能养慎,不会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时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意即在疾病的早期应注意尽量少服药物用导引、吐纳等疗法。其导引、吐纳类似气功疗法。膏摩是用药膏熨摩体表一定部位的外治法。实则导引、吐纳等就是通过意念为主导下的姿势调节呼吸锻炼,身心松驰等环节,使注意力及想象力高度集中,若病者可在安谧宁静的环境中安定心神洁心静养,无忧无思无虑,精神相依,精神合一,这样通过活动身体,调整气血的运行,有助于协调和恢复内脏生理功能,达到去病的目的,从而治疗和预防心神疾病,延年益寿。这种导引吐纳疗法亦属静养式心理疗法。
仲景精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身心疾病,在分析、诊断、治疗方面,首先重视心理因素,比单纯用针药疗效更捷,为心理治疗之先导,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局限,仲景并没有自成心理学体系,许多心理学思想还很模糊,心理治疗不够系统,有的内容还有糟粕成份,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仲景辨治疾病中的医学心理内容,去其糟粕,发展中医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