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32例护理体会
2011-02-11王淑英
王淑英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500)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其病程长,临床症状迁延不愈,往往给患者造成较长时间的病痛,特别是涂阳复治性肺结核,不仅给患者带来疾病的痛苦、精神的创伤,也是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结核病的治疗多年以来一直是使用西药治疗,即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等。但是在以上这些药物治疗中,常常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胃肠反应、肝功能损害、过敏、耳鸣等,不少患者因此中止化疗方案,使一些患者形成难治性结核,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很大困难[1,2]。长久以来,探索一条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的治疗结核病的途径,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迫切希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结核病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29岁,浸润性肺结核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7例,颈部淋巴结核2例,均为初治患者。
1.2 方法与临床表现
均采用2~3HRZE/4~6HR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异常者加肝泰乐口服;合并糖尿病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类赫氏反应在抗痨治疗2~5周出现,临床均表现有发热,其中高热11例,中等度热16例,低热5例,出现胸闷4例。X线胸片:2例表现为肺中叶综合征,怀疑肺部肿瘤,1例出现纵隔、肺门广泛的淋巴结肿大。1例颈部淋巴结增大,1例反复出现胸腔积液。
1.3 用药方法
1.3.1 内服参芪益肺丸、百地滋阴丸
早晚各1丸,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3~4个疗程。
1.3.2 外贴润肺化核膏
先将膏药在微火上加温至软,贴于病变内脏相应的体表穴位,3~5d更换1次,每次敷2~6贴。
1.3.3 西 药
服用国家项目药品,每日1板,顿服,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抗炎及支持疗法。
1.4 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反应
润肺化核膏外贴时少数患者用药后皮肤出现药疹且伴有瘙痒感,西药服用后有恶心等症状。
2 结 果
32例患者出现类赫氏反应后有19例给予强的松口服,30mg/d,治疗2~4周体温正常者强的松以每周5mg减量停药;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22d;其中2例肺中叶综合征及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在抗痨治疗同时作支气管镜检查和淋巴结活检,除外肿瘤后给予强的松治疗3周病灶吸收好转。1例浸润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继续抗痨治疗1个月后体温正常,有1例胸膜炎患者出现类赫氏反应2周自动出院回原籍治疗。31例患者门诊随访6个月均吸收好转[3]。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用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结核病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反应及解决措施,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慌等不安情绪,使患者精神处于愉悦境界中,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嘱患者在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营养。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过度,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护理措施:①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愿意把自己的顾虑、担心、烦恼告诉护士,同时注意开导患者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向患者介绍恢复较好的患者的经验及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②护士要和患者一起分析病情,讲解治疗措施的重要性,让患者参与治疗护理。③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住院期间教会患者或家属注射胰岛素,告诉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3.2 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
①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丰富的营养对疾病的恢复起很重要的作用,要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豆浆、蛋类、鱼类、肉类、蔬菜、水果等。②休息、活动指导:当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非活动期可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室内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清新、阳光充足。③隔离知识指导:为防止结核菌传播,要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等,其痰及分泌物进行焚烧或严格消毒,用具、食物要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出入公共场所要带口罩,待痰菌转阴后可在家里接受治疗。吸烟者劝其戒烟。④用药指导:鼓励患者治疗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可随意间断或减量、减药,因不规则用药可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治疗效果。宜将药固定放置于容易看到的地方,以免漏服。⑤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肝功、肾功、测听力、视力等。⑥出院指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加机体抵抗力;定期门诊复查,若出现原发症状加重或大咯血,应立即就诊。
[1]钟贵才,纪建平,彭建明,等.两种方法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8,46(16):38.
[2]李玉杰.浅谈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5):191.
[3]陈小华,梁珏,李蜀,等.肺结核病患者初治失败后的负性心理分析及干预[J].现代医院,2008,8(5):55.
[4]田淑英.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9):67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