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与质控
2011-02-10魏常梅
魏常梅
(甘南州药品检验所,甘肃 甘南 747000)
1 药品微生物检验特点概述
1.1 药品微生物质控过程
药品微生物检验主要有6个方面,包括药品因素、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其中药品因素属于方法验证,而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则属于过程控制。微生物检查的过程控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实验设施,即硬件部分,是进行微生物检查的物质保障;②检验程序,即软件部分,是药品微生物检验有效的结果;③结果判断部分,即调查,最后得出可要的结论。在物质保障方面,主要存在4个部分,①实验室系统;②操作环境;③关键设备;④对照培养基。对于实验室系统的要求,必须有洁净的实验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有效性,即整体10000级,局部100级;②体现在安全性方面,要注意保护样品、人员和环境;③体现在可操作性方面,其中要求操作尽可能方便、快捷、顺畅,另外,干净的实验条件需要专人维护和验证,对于阳性菌实验室,必须达到P2生物安排标准。
如果要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则首先需要起草布局图,然后通过至少两轮的讨论,确定最终的纳入方案。对于实验室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则主要重大放在屏障系统的有效性方面,包括对压差、风速、微粒和照度的管理,对于环境菌库,则需要注意酒精棉球分离微生物和新洁尔灭分离微生物。环境菌库中,洁净环境常见菌(浮游菌)主要有头状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pitis)、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缓症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等。对于操作环境的要求,主要有隔离器,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生物安全柜的相关特点和分类[1]。
1.2 生物安全柜的作用与分类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提出,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交叉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时也能保护工作环境。事实上,生物安全柜更侧重于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防止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根据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差异,生物安全柜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种类型。一级生物安全柜可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而不保护样品。其气流原理和实验室通风橱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排气口安装有HEPA 过滤器,将外排气流过滤进而防止微生物气溶胶扩散造成污染。一级生物安全柜本身无风机,依赖外接通风管中的风机带动气流,由于不能保护柜内产品,目前已较少使用。二级生物安全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柜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69-2005生物安全柜》中的规定,二级生物安全柜依照入口气流风速、排气方式和循环方式可分为4 个级别:A1 型,A2 型,B1 型和B2 型。所有的二级生物安全柜都可提供工作人员、环境和产品的保护。三级生物安全柜是为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4级实验室而设计的,柜体完全气密,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在柜体的手套进行操作,俗称手套箱(Golve box),试验品通过双门的传递箱进出安全柜以确保不受污染,适用于高风险的生物试验,如进行SARS、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等。根据生物安全柜的强制性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569-2005生物安全柜》规定,只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才能真正保护操作人员、实验室环境和操作样本[2]。
1.3 超净工作台的特点与原理
(clean bench)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光电产业、生物制药以及科研试验等领域对局部工作区域洁净度的需求而设计的。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经由静压箱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以垂直或水平气流的状态送出,使操作区域持续在洁净空气的控制下达到百级洁净度,保证生产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
超净工作台根据气流的方向分为垂直流超净工作台(vertical flow clean bench)和水平流超净工作台(horizontal flow clean bench),根据操作结构分为单边操作及双边操作两种形式,按其用途又可分为普通超净工作台和生物(医药)超净工作台。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光电产业、生物制药以及科研试验等领域对局部工作区域洁净度的需求而设计的。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经由静压箱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以垂直或水平气流的状态送出,使操作区域持续在洁净空气的控制下达到百级洁净度,保证生产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这是一种供单人操作的通用型局部净化设备,气流形式为垂直层流,它可造就局部高清洁度空气环境,是科研制药、医疗卫生、电子光学仪器等行业最为理想的专用设备[3-5]。
特点:①操作区为全不锈钢;②外型美观结构合理;③采用自定们上下推拉门系统;④风量可调,双侧电源插座
2 药品微生物检验程序
药品微生物检验程序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接受任务、实验方案、实验准备、样品核对、实验操作、过程监控和培养观察。下面就重点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2.1 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应坚持“平战结合”,物质准备有备无患,应随时保证“来之能战” 。尤其注意常备有效期要求的物品:培养基、冲洗液、滤器、小型实验器材等。
2.2 样品核对
尽快取得样品,确保样品传递过程中的完 整性、安全性、有效性;仔细核对样品及样品资料,高度关注媒体 公布样品(问题样品),同时尽量获取非 问题样品及同类样品,进行比较实验、比 较分析; 样品外观检查、完整性检查。
2.3 过程监控和培养观察
主要考虑以下问题:是不是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微生物来自哪里?长菌与否?浑不浑浊?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还是生物变化?一靠经验,二靠实验,三靠严格程序控制,避免干扰。尤其是需要深入认识微生物本身,微生物变异与保守的相对性;分析方法的可变性与微生物本身的可变性等。
综上,我国的药品微生物检验系统目前尚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不管是在硬件建设方面,软件建设方面还是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我们的不足,也要充分挖掘我们的潜力,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1]耿敬军,张俊.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现状调查与建议[J].中国药房,2006,17(21):22.
[2]穆玲花.对当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综合论述[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7):55.
[3]杜平华,陈涛.对我国现行药品微生物标准限度的分析探讨[J].中国药品标准,2001,2(1):16.
[4]张新妹,鲍英,胡昌勤,等.中国药典2000年版微生物质量检查法中有关培养基的若干问题[J].中南药学,2003,1(3):186.
[5]祝锡林.药品微生物污染的几起特例报告与分析[J].中国药事,2004,18(11):6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