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儿童保健指导与早期教育
2011-02-10刘承刘伟
刘 承 刘 伟
(1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妇幼保健院,吉林 白城 137000;2 吉林省白城市传染病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提及早期教育一般人都会关注教师的言行,教育的发展,其实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更多把目光聚焦到儿童的成长方面,而儿童的成长不仅是体格的生长发育问题,更加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智力发展问题。儿童最先接触的鉴定人往往不是教师,而是我们医师。与教师不同,医师指导的对象不是儿童本人,而是通过对儿童的检查得出相应结论,进而为家长提出儿童训练方案。我于2006年参加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通过对白城市、洮北区七个乡村社区的218名0~6岁儿童进行的智力筛查中,发现儿童在精细动作和大动作方面普遍缺乏锻炼,这就促使我在此后的工作中将儿童智力量表部分融入保健指导工作,希望真正做到实现“提高人口素质,保证人口质量”这一远大目标。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体格发育相互影响,其包括感知觉、运动、语言、心理功能的发育。神经系统功能成熟与教育学习等外界刺激相互作用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育。
儿童神经心理的发育,大量反映在日常行为,将儿童能力归纳为若干有共同特征的能区,如大运动、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会等能区,但其感觉-运动、语言与以后的认知、智能活动有直接关系。虽然智力量表的目的是检查智力障碍的程度,但反过来看检查的这些项目正是儿童这一时期应该具备的,如果儿童这时处于非疾病因素下的不良环境,就会导致其行为发育的明显减弱,行为能力受的抑制;相反,在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发育的速度也能加速。这就要求医师在进行保健指导工作时担负起双重的职责。
其实现在的年轻父母都非常关注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事情”,我们医师应该根据儿童生长不同时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儿童应具备的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即智力量表中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写字、翻书这类小事,在儿童1岁时就会随处涂鸦,乱撕,看是一件无足挂齿的小事,但在3~6岁的孩子学习时要做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孩子具有相当水平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运动能力才能胜任。有的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就会影响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当然,从医学角度讲运动能力发展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但医师及时指导,家长配合抓紧锻炼,既可以促使正常儿童的发育,又可以提早发现儿童的隐患,使保健工作与早期教育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为了锻炼孩子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运动能力,以运动刺激小脑的自动化机制,改善脑部管理阅读、书写、注意力、动作协调等特定区域的效率,我向家长介绍五种练习方法,让父母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练习。
1 拼 图
拼图作为一种智力的游戏,家长都会为孩子购置一款。但并不是说拼的块数越多,图案越复杂就越好。使用那些图案简单的大块拼图即可。从发展孩子的运动技能来讲,拼图的目的在于:在发展孩子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同时,提高孩子运用小肌肉进行精细运动的能力和空间技能,并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同时想象、思维能力发育。
2 绘画,剪纸
说到绘画必然用到笔,怎样握好笔却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感觉和记忆技能做支撑,要想拿好笔,用好剪刀,一定要多做练习。此外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还有泥工、折纸、编织、演奏、搭积木、插片、打弹子、翻绳等。父母可以配合孩子用筷子或镊子等做夹豆子的游戏,用剪刀剪纸。这些活动既可增进亲子关系又可提高孩子的兴趣,尤其对那些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的孩子可以起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3 玩 球
不管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球星”,他依然需要练习拍皮球和接球,因为孩子需要发展基本的“手——眼协调”和反应技能。通过练习较好地建立大脑反应和肌肉动作之间的记忆联系,做好手眼协调工作。
4 系鞋带、按扣子
若干年前,衣服需要系扣子,鞋子需要系鞋带,孩子的精细动作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得到锻炼。可是现在的童装穿脱起来十分方便,造成孩子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玩给娃娃换服装时达到锻炼的目的。或给孩子穿一些带扣子(按扣也行),带拉链的服装(上衣)和需要系鞋带的鞋子,使孩子在锻炼小肌肉的同时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5 走直线,练平衡,锻炼大肌肉运动能力
保持身体的平衡也是发展运动技能的重要内容,而且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有不少活动对平衡身体有要求。可是,平衡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练好的,父母可以寻找机会和孩子一起练习金鸡独立的动作。在家里画一条直线练习走平衡,或踮着脚尖上台阶等。
锻炼大肌肉的活动还包括跳绳、攀登、投掷、单脚跳、走走跑跑交替运动等一系列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的大小肌肉得到锻炼,孩子一定会进步的。
孩子的左右侧肢体要尽量均衡发展,虽然孩子偏爱用哪只手,在2岁时就表现出来了。并且相关研究认为,从先天的角度看,孩子的动作技能发展水平与他喜欢用左手还是喜欢用右手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爱用左手的孩子显得动作不够利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所用的物品是为优势手为右手的人设计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用具,即使做不到也无妨,不要强迫孩子改变优势手。因为事实表明,无论优势手是左手还是右手,孩子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发展。
通过精细动作和大运动的培养,使3~6岁的儿童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获得神经系统多项协调发展,语言、思维、想象力趋于成熟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开辟广阔天地,并提供充足的能源,为学龄期、青春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完善个人社交行为,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更好的改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