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临床护理体会
2011-02-10张梅红
张梅红
(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焦作 454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一组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特点是慢性反复咳嗽、略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现将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内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6例,男53例,女l3例,年龄为50~84岁,平均72.1岁,均反复多次住院治疗。经临床X线摄片及肺功能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康复、治疗中是十分重要,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慢阻肺患者精神负担是较重的,另外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带来的每况愈下,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态度,控制呼吸,放松心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应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常常和他们谈心、聊天,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了解他们心理变化,同时,家人也应给予积极的鼓励、诱导和关心。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焦虑、恐惧会在良好的心理护理中明显减轻。经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延缓了疾病的发展,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上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从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利。
1.2.2 营养指导
COPD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呼吸功增加,呼吸负荷加重,COPD患者能量消耗增高,但由于缺氧、气急、使用药物或右心衰竭等原因饮食摄入不能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低,因此常常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削弱机体免疫机制,也损害呼吸肌功能和肺功能[2]。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脂肪的饮食[3]。热量比例蛋白质占l5%~20%,其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脂类占20%~30%,糖类占50%~60%,为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应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为预防因便秘而引起呼吸困难,还应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纤维素。
1.2.3 氧疗护理
纠正缺氧的重要手段是吸氧,氧疗对运动能力、血液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精神状态和肺生理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4]。护理人员应根据呼吸闲难程度随时调节氧流量,一般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29%~33%。为保证氧疗通畅、安全,护士应在有效吸氧期间每15~30min巡视1次。
1.2.4 呼吸道护理
对于COPD患者至关重要是合理、有效的呼吸道护理。为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通气障碍,解除支气管痉挛,护理人员应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稀释排出,缓解缺氧症状。
1.2.5 气管内吸痰
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对于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保证其呼吸道通畅的最有效措施。为免加重缺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中间可对需反复吸引的患者给氧;吸痰时需边吸边退出吸引管,左右旋转吸痰管,为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管开口要位于前端,操作手法应稳、轻、准[5]。
1.2.6 康复期护理
由于膈肌在通气中起到重要作用,COPD患者护理的重点是突出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训练(膈肌训练)。方法如下:①腹肌训练:吸气时鼓腹,不要在吸气时收缩腹肌,呼气时要腹部下陷。②“吹笛状”呼气法:即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呈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嘴唇,徐徐吹出;③放松训练:为消除紧张情绪,首先向患者解释和示范如何放松。另外膈肌训练还常采用按气法,即以一手按在上腹部,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压力,将腹部徐徐隆起,呼气时腹部下沉,此时该手稍稍用力,以使腹压进一步增加,迫使膈肌上抬,该压力既可诱导呼吸的方向和部位又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训练时呼吸次数开始时2次/天,10~20min/次,以后要控制在8次/min左右,熟练后可随时进行。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医疗体育为主的有氧运动及呼吸体操,呼吸体操包括四肢活动和弯腰、扩胸、下蹲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与腹式呼吸,体操分为坐、立、卧位体操,熟练掌握后按顺序转移到坐位和立位体操,但原则先从卧位体操开始锻炼。有氧体力训练有爬斜坡、上下楼梯、步行及慢跑、太极拳等[6]。
2 结 果
66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均较前减轻,病情好转出院,有效率95.1%。
3 讨 论
老年人由于肺功能低下,全身情况较差,最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在进行化痰、抗感染、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合理氧疗、呼吸道护理、气管内吸痰、康复期护理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症状,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l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46.
[3]金珠风,吴玲玲.马斯洛需要层次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91.
[4]金雪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及其心理护理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5,7(2):217.
[5]黎建敏.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进展[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65.
[6]陈双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