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12例临床体会

2011-02-10李院江钱飞徐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
关键词:硅胶管窦道荷包

李院江 钱飞 徐欣

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12例临床体会

李院江 钱飞 徐欣

目的总结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的经验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假性胰腺囊肿行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2例均恢复良好,一次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假性胰腺囊肿;内引流术;活瓣式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8~76岁,平均52岁,9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3例有腹部外伤史,病史6月~4年,囊肿术前经B超、CT或MRI确诊,为单发,直径7~15 cm。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下,取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打开胃结肠韧带,探查囊肿位置,于囊肿低位处切开2.0 cm,切取部分囊壁组织送冰冻切片,囊液送检淀粉酶,吸出囊液600~1400 ml,然后用食指探查囊腔,打开间隔,取出坏死组织,冰冻切片和囊液淀粉酶检查证实为假性胰腺囊肿。向囊腔内置入直径0.8~1.0 cm硅胶管达囊肿最低处,囊腔端剪多个侧孔,用丝线沿囊壁切开处行荷包缝合,收紧固定。于胃体大弯侧切开胃前壁3-4 cm、胃后壁1.0 cm,将硅胶管于胃后壁至前壁切口拉出,将囊肿壁与胃后壁用丝线间断缝合4~6针,再用丝线沿胃后壁切开处行荷包缝合,收紧荷包线,使荷包翻向胃腔,缝合切开的胃前壁,硅胶管由左上腹引出体外。

1.3 结果 12例患者,囊肿~胃内引流管外接无菌引流袋,开始3~4 d每日引流量约150~300 ml,随后逐渐减少至50 m l左右,术后均无发热、腹痛等症状,术后12~14 d带管出院,术后4~6周回院拔管。9例患者(3例失访)随访半年-2年均无腹痛、出血、发热等不适,体重增加2~4 kg。所有患者均行B超、CT检查,囊肿消失,3例术后3周经引流管推注泛影葡胺,囊肿未见显影,考虑引流管已脱入胃腔,拔引流管后,3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均未见造影剂流入囊肿内,5例行胃镜检查,3例胃镜下见窦道口有胰液流出,2例窦道口消失。

2 讨论

假性胰腺囊肿是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后的并发症[1],据统计,假性胰腺囊肿的自然消退率为7% ~60%,其中6周内消退率为40%。多数人认为,诊断假性胰腺囊肿6周内无消退可手术[2]。传统手术系外引流、内引流和囊肿切除三种,囊肿和胃肠道做吻合是目前外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中以Roux-Y空肠囊肿吻合术最为常用,引流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但手术操作相对较复杂,创伤大,患者恢复慢。近十几年来有多篇文献报告假性胰腺囊肿与空肠吻合术后再次手术证实吻合口已闭锁,囊肿也已消失,此种内吻合引流通畅的时间是较短暂的[3]。我院自2000年来应用活瓣式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初步体会:

2.1 该术式早期依靠硅胶管外引流囊肿,待窦道形成,拔出引流管后囊肿-胃窦道处继续起内引流作用,由于术中胃壁与囊肿相通处作了翻向胃腔的荷包缝合,拔出硅胶管后内引流口形成类似活瓣开口,胰腺囊肿内囊液积存时,囊内压力增加,随着呼吸运动或增加腹压,活瓣开放,囊液可顺行流入胃内,当饱餐后或胃蠕动收缩时,胃内压力升高,活瓣暂时关闭,胃内容物不易逆流入囊肿内,逆行感染的机会较小,当胃内压力降低时,活瓣再次开放,形成内引流。

2.2 必须强调,活瓣式胰腺囊肿-胃内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时间必须在30 d以后,引流管采用硅胶管较好,利于窦道形成。囊肿直径不超过15 cm,单发且分隔少,位置比邻胃。

我们认为活瓣式胰腺囊肿-胃内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安全,可靠,且费用低,创伤小的治疗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方法。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09.

[2]田雨霖.胰腺外科手术学.沈阳出版社,1995:203.

[3]夏穗生.实用腹部外科手术技巧.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5.

653100昆明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猜你喜欢

硅胶管窦道荷包
剪下个荷包样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戴荷包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自制r形硅胶管植入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观察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术
系统评价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硅胶管的应用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