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1-02-10琼刘秋鹤杨俊杰李娟王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9期
关键词:药制剂剂型实训

陈 琼刘秋鹤杨俊杰李 娟王海燕

(1 河南省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464000;2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462002)

高职高专《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陈 琼1刘秋鹤2杨俊杰1李 娟1王海燕1

(1 河南省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464000;2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462002)

从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中药人才的目标出发,通过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第二课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中药制剂技术;教学改革

中药制剂技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介绍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药材加工制成适宜剂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1]。是中药类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执业中药师、中药药剂师等各类职称晋升或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对于高职高专层次学生来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中药剂型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和制剂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在中药产品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新药研发、上市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能够适应生产、管理、销售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当前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中药人才的要求,我校特对本门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构建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用性,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因此在修订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重点突以出职业岗位群为导向的指导方针。改变过去的专科教育中压缩本科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课时的分配上,改变过去理论课必修考试,实践课选修考查的做法,重点保证实践课的课时,理论课为实践课让路。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制药企业现行的以GMP为标准的制药岗位群的需求来制定。以不同的制药品种为纲,以单元操作为目,以制药流程为序,紧紧围绕着关键能力的培养去组织教学内容。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之比达到1:1,另外开设有实训周。

2 建设特色教材,突出实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课程组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下,在教育部高职高专处和全国高职高专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进行组织编写的本门教材。名称上改变了过去的沿用本科的以学科教育主体的《中药药剂学》的叫法,称作《中药制剂技术》,以突出高职高专教学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内容主要包括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中药制剂技术与其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突出常用剂型的有关概念、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根据制法特点选用国家药品标准中收录的典型具体实例说明,充分体现剂型的特点、处方组成、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以提高本学科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与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紧密挂钩,以收录现行适用、成熟规范的现代技术和管理知识为主。因此其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突破了传统教材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局限,突出了职业技能特点。

实践教学方面,教材后附有实验指导,力求选用最新研究资料,密切联系教学、生产、科研和临床实际,以适用于中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既有常规剂型,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栓剂、软膏剂的制备,又有新技术如包合技术、微囊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参观中药生产企业的内容,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性思维的目的,体现了本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3 以一线生产前沿为指导,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医药高职教育所确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技术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和素质要求,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确定本教学内容,力图密切联系中药制剂生产实际,强调GMP管理,反映中药制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现状,体现药品制剂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各岗位对中药制剂专业知识的要求。教学中重点突出常用剂型的有关概念、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根据制法特点用具体实例说明,充分体现剂型的特点、处方组成、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以提高本学科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中药制剂技术近些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剂型不断涌现,传统的“丸、散、膏、丹”和沿用了几十年的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常规剂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些过去的新剂型比如软胶囊、滴丸等已经常态化,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 、脂质体技术、微囊技术、冻干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新的制剂辅料不断涌现,中药前处理技术、中药活性成分或活性部位、中药药效与毒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因此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为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中药现代化的要求,教学中加了药物制剂新剂型新技术等前沿内容。为了保证知识的前沿性,教学内容以新版《中国药典》、新版GMP为标准,对本学科涉及的相关内容、生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了修订,突出了本课程的时代特点。

4 改革实践教学,创建“实验—实训—实岗”实践教学体系

《中药制剂技术》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剂型的设计、制备、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因此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但传统的《中药药剂学》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类型单一,重复性操作过多[2]。实验教学所用仪器、设备大多仅仅能够满足传统剂型的生产,而且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设备为主,与生产实际中通过GMP认证的自动化、流水化生产线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甚至脱节,教学模式僵化、手段落后等,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应对《中药制剂技术》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实验-实训-实岗”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验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主,通过课程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实岗环节解决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衔接问题,培养学生的关键技能。通过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1 精简实验过程,优化实验教学

传统的《中药药剂学》实验耗时较长,每个剂型生产之前都有提取、精制、浓缩步骤,往往一个实验需要分很多次才能完成。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为了缩短时间,我校开设有专门的粉碎、提取、精制、浓缩实验,在生产剂型时,提前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中药材进行粉碎、提取、精制、浓缩步骤,做好准备工作,从而精简了实验过程,让同学用节约的时间开展其他剂型的实验,这样大大拓展了同学的实验项目,增强了实验动手能力。

4.2 建立“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 课程实训模式

传统《中药药剂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着分散性、片面性的缺陷,各个实验独立进行,缺乏整体联系。通常是老师讲实验,学生抄实验,然后机械照做,最后填写报告。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实践操作训练和“填鸭”状态,导致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缺乏实验整体观。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的科学思维能力,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3]。

我校在学期课程将结束时为本门课程设立 “综合性”的实训周。课程实训模拟实际生产流程,以某一中药品种作为实训内容,从下发主配方、生产指令开始,经过领料,加工,制剂,到最后包装,中间穿插质量检验环节,完全模拟GMP管理的生产流程进行,并按规定填写批生产记录。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职业氛围。课程实训还有两个特点,是 “设计性”和“开放性”。实训项目由老师划定范围,学生自己结合成生产团队,自己拟定题目,然后查阅资料,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待老师批准以后,开始操作。老师充当“QA”角色,给实训进程打分,作为实践考核项目之一。

4.3 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进行实岗教学

为了缩短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方便学生就业,我校进行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的实岗教学。为了同生产一线接轨,满足企业的需要,我校实行“双证”制度,即拿到毕业证的同时,拿到对应的职业技能证。在实岗教学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针对的对毕业生进行岗前职业技能培训。本门课程对应的主要工种是中药提取工和药物制剂工。经过培训,使学生全面掌握上岗所需的职业技能,能够达到立即能上岗的水准。我校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通过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的技能考核,拿到对应的等级职业能力证书。

实岗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地教学。我校利用与羚锐制药集团和河南辅仁药业信阳分公司距离近的优势,在上述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到企业里进行实地教学。并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作为该课程的兼职实践教学老师,给学生讲实际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点和注意事项,和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实现“零距离”上岗。

5 改革考核方法,突出素质教育

为了突出素质教育,我校改变过去的“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手段,采用全方位的综合考评来评定学生素质。在理论考试中,逐步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考核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增加实践操作考核比重,实践教学考核占总成绩的50%。

6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放实验室

第二课堂活动对加强素质教育,优化课内,强化课外,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有着积极意义[4]。学生自发成立有“中药协会”和“中药实验小组”,由本专业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研究实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操作的主体。同时还可以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激发和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成效也逐渐显示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全面的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专业的毕业生深受制药企业的欢迎,很多的同学在实习期间就得到企业的好评并就业。经过回访,很多毕业生短时间内都能在企业里站稳脚跟,很多同学都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

[1] 陈琼.中药制剂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桂双英,钱金粉,周亚球,等.《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 55-56.

[3] 刘雅敏,董玉秀,李民,等.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9):103.

[4] 杨俊杰,尹健,梁利香.高职高专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药学教育,2006,20(6):1-2.

R-03

A

1671-8194(2011)09-0312-02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09(042)

猜你喜欢

药制剂剂型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