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2011-02-10张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1期
关键词:危重我院生命

张秋

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且多以危重急症的形式表现而危及生命。其次意外伤害明显增多,如交通事故、各种天灾人祸等。然而,人们仍然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患者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对现场救护伤患者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也就使处在生死之际的患者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为改变人们旧的传统的救护观念,使新的现代救护技术被人们所接受、了解和掌握,满足人们珍爱生命、渴望长寿和好的生活质量的愿望,我院急诊科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对现代救护技术有所发展和创新,结合全国各地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现代救护技术模式,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 传统救护技术与现代救护技术的对比

1.1 传统救护技术 当人们因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或交通事故、意外损伤而受到伤害时,最先来到患者身边的人只能对患者做些简单的照顾护理,如将患者放平稳,对外伤做一些止血包扎等,然后尽快寻找交通工具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室,由医师给予诊断处理。在现场,面对着生命奄奄一息的呼吸、心跳骤停者,常常是一筹莫展,导致丧失挽救生命的良机,甚至加速了患者的死亡或残疾。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危重急症与灾害事故的挑战,传统的救护概念及由此派生出的急救服务运作方式,已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完成使命[1]。

1.2 现代救护技术及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 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使民众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掌握基本的救护理念和技能,在现场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护(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打开气道、止血包扎固定等),一直持续到救护车到达或患者到达医院为止,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医院的进一步救治刨造条件[2]。

现代救护技术属院前急救,在院前急救方面最重要的战略性观念的转变是推行社会性心肺复苏,普及心肺复苏现场抢救技术,使心肺复苏初期处理技术从医务人员专业领域扩大到社会集团人员的共同责任,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这项工作本多由红十字会来完成,但我们国家除几个大城市外,多数城市红十字会单独完成此项工作能力有限。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以医院为主体,医院提供人力、财力,与红十字会联合,走出医院,对民众教授现场初级救护技能,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3]。

2 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的创新性

2.1 救护实施场地的创新 旧的传统救护技术实施场地是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急诊室。而新的现代救护技术实施场地是事发现场(如患者家中、公路上、工作场所或公共场所等。

医院以外的种种环境中)。

2.2 救护实施人员的创新 旧的传统的救护实施者是医生、护士。新的现代救护技术实施者是第一个到患者身边的人,如患者的亲属、同事、司机、警察、保安人员、服务员、社区及农村卫生工作者等。

2.3 观念的创新 旧的传统观念是医生护士在医院等患者,新的观念是医生护士走出医院来到社会上培训民众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2.4 医院功能的创新 医院不再是只在医院内救治患者,而是走出医院到社会上为民众健康服务。

3 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使公众掌握如下的性能指标

①现场评估,判断病情;②现场挽救生命的原则及步骤;③现场救护的生命链;④昏迷的判断;⑤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⑥人工呼吸、心脏按压;⑦不同类型危重患者的不同体位和搬运方法;⑧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⑨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救和应急处理。

4 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目前国际上,公众掌握“现代救护”技术最好的当属美国和香港,大约成人中10%以上接受过正规培训。在这些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了突发事件,患者或受害者多会自救,最先来到他们身边的第一目击者们多会对他们施行正规救护,争取到“救命的黄金时刻”的几率很高,为医院下一步救治奠定了基础。在美国的家庭和公共场所、社区里都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是世界急救史上的一次大的革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是世界上公众掌握现代救护知识最好的城市,该市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场抢救成功率约占60%。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善待生命-预防意外伤亡和暴力”的口号,全世界都在积极的向公众普及现代救护知识,以提高人类的自我保护能力。这项工作在国外完全由红十字会来完成[4]。

我国现代救护知识普及工作滞后于发达国家,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大城市刚起步。北京市卫生救护培训中心只对一些企事业人群进行培训,讲解AED的操作,但已深受欢迎。

我们这项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已开展一年,今年共举办了10次培训班,受培训人员约1500人次。培训内容分别为心肺复苏术、溺水的抢救、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置(如硫酸烧伤、爆炸伤、机器轧伤、火灾烧伤的自救与互救、心肺复苏术)、电击伤的自救互救、心肌梗死的救互救、昏迷患者的正确体位及正确的搬运方法、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止血包扎、药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5]。

5 应用现代救护技术新模式的作用意义

通过我们的培训,四平市各阶层掌握自救互救知识的人群越来越多,受意外伤害的人群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减轻了社会、家庭的负担.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我们医院是免费、无代价的开展这项工作,并没有增加社会及群众的经济负担。但我们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向他们宣传介绍我院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各专科的特色,在此过程中,可以加深、强化他们对找院的认识、了解和依赖,这将大大提高我院的知名度,拓宽了影响面。发生突发事件,患急危重病,患者及第一目击者首先会想到中心医院。被抢救过来的患者多了,到中心医院住院进一步治疗的人也多了。据统计,今年我院急诊科患者就诊人数,重危患者抢救例数较去年增加1/3以上。我们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1]刘斌志,柯佳敏.论社会工作在医院急诊服务中的运用.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2):13-14.

[2]魏红云,高钰琳,冯现刚.院前急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5,11(1):78-79.

[3]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4]张颖,高秀芬,史忠岗.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3-54.

[5]周秀英.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

猜你喜欢

危重我院生命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